孩子犯錯,父母別太“瞎”操心,讓他們學會自己負責

孩子犯錯,父母別太“瞎”操心,讓他們學會自己負責

很多父母在孩子犯了錯時,總是千方百計地去替孩子承擔事情的後果,如孩子任性摔碎了家裡的碗碟,不但沒有責備孩子,反而拿掃帚、簸箕幫孩子收拾殘局;孩子亂扔東西,不指出孩子的錯誤,默默幫孩子收拾好......

孩子犯錯,父母別太“瞎”操心,讓他們學會自己負責

其實,父母的這種做法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不僅會讓孩子失去責任心,更會讓孩子喪失自我檢討的能力,不懂得反省自己的錯誤,從而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樣的錯誤。

孩子犯錯,父母別太“瞎”操心,讓他們學會自己負責

世界上幾乎所有的人都是從犯錯中成長過來的,有的人變得愈發聰明,有的人卻重複著同樣的錯誤,區別就在於他們有沒有在犯過的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因此,明智的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承擔自己犯下的錯誤,讓他/她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

孩子犯錯,父母別太“瞎”操心,讓他們學會自己負責

王先生有一個懂事的女兒璐璐,雖然他也很愛女兒,但是他卻採取了一種“裝瞎”的方法。

在璐璐8歲那年,她報名參加了校慶的表演節目。有一次,她去學校排練節目,由於走得匆忙,忘了帶伴奏磁帶。王先生髮現了,卻沒有做聲,因為他覺得女兒經常忘帶東西,提醒她一次,她的依賴心理就會增加一分,如果長期以往形成了習慣,以後就還得提醒她一百次、一千次,倒不如藉機會讓她受點教訓,改掉丟三落四的毛病。

當到學校時,璐璐才發現忘記帶磁帶了,她打電話給爸爸,請他給她送磁帶到學校。當時,王先生正好週末在家休息,完全可以給女兒送過去,但是他並沒有這樣做,而對女兒說:“你忘記帶的東西,你自己想辦法解決吧。”

沒辦法,璐璐只好向老師什麼情況,請求老師把排練的節目順序調一下,然後頂著烈日趕回家取磁帶......

孩子犯錯,父母別太“瞎”操心,讓他們學會自己負責

有了這次教訓以後,璐璐很少再犯丟三落四的錯誤了。

在女兒犯了錯誤時,沒有“多管閒事”去幫女兒補救,而是讓她“自作自受”,自己承擔後果,自己想辦法解決,讓女兒“吃一塹,長一智”。雖然多跑了一次,卻讓以後少跑無數次。

孩子犯錯,父母別太“瞎”操心,讓他們學會自己負責

18世紀法國教育家盧梭認為:“兒童所受到的懲罰,只應是他的過失所招來的自然後果。”

當孩子犯了錯誤時,父母不應對孩子進行過多的指責,也不要越殂代皰替他們操心受過,而應該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使孩子在接受懲罰的同時,學會自我反省、自己想辦法彌補過失,從痛苦體驗中吸取教訓,完成成長的蛻變。

孩子犯錯,父母別太“瞎”操心,讓他們學會自己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