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銀行降準看全國經濟:不一定引起房價再次暴漲

前有菏澤、珠海、廣州等地放鬆限購限售,後有降準放水,政府這是在救樓市嗎?樓市難道要回暖了?要不要快點出手買房

,等房價漲回來再買就遲了啊。別急,先聽我給大家分析一下。

降準釋放了1.5萬億資金,淨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

降準對房價走勢的影響


1.降準是不是為了救樓市?

1月4號,克強總理在銀保監會座談會中強調:運用好全面降準、定向降準的工具,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

克強總理剛講話完畢,這邊央行配合默契,當天晚上就宣佈再次降準,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釋放的1.5萬億元資金,淨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加上2018年的4次降準,這次可是1年時間內的第5次降準了。

央行一直放錢出來,那房價是不是也要往上提一提呢?關於這一點,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到底央行為什麼要降準。

有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去年的4次降準,分別是在1月、4月、7月和10月,而今年的首次降準也是在1月。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是每隔3個月就降準一次,從中也可以看出來,絕不是說因為去年下半年樓市進入低迷期了才要降準的。

那降準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緩解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說白了,降準是為了提經濟,而不是漲房價。

從一個關鍵指標就能看出來經濟出現問題:製造業PMI。

18年12月,中國製造業PMI,29個月以來首次跌破50這個榮枯分界線。什麼是製造業PMI呢,這是一個採購經理指數,綜合考慮產品訂單、生產、僱員、配送、存貨等方面指標,代表著製造業的整體增長或衰退。

而PMI指數50是榮枯分水線。如果PMI大於50%,表示經濟上升,反之則趨向下降。12月製造業PMI是49.4,說明中國製造業經濟在慢慢走向衰退。

這一點從GDP增速也能看出來,2018中國第一、二、三季度的GDP增速分別是6.8%、6.7%、6.5%,明顯出現下滑趨勢。

所以為了提振經濟,防止增速繼續下滑,國家當然要出手了,最直接的方式那就是調整貨幣政策,向市場放水,注入資金嘍。


從銀行降準看全國經濟:不一定引起房價再次暴漲

全國製造業PMI綜合(%)


實際上現在的貨幣量也的確跟不上我們中國經濟發展。貨幣是經濟市場交易的載體,貨幣的增速理應和經濟增速保持同步。

而咱們中國雖然GDP增速是有所下滑,但是前三季度GDP增速仍有6.7%,按實際價格算,也就是名義GDP增速能達到9.8%。如果貨幣發行完全匹配經濟發展,那M2增速也該有9.8%。

實際上考慮到要保持經濟增長,合理的M2增速應該比GDP增速高兩三個百分點,也就是說M2增速要12-13%才算合理。然而實際上我們M2增速是多少呢?只有8.3%,遠低於理想值。

這說明什麼?說明現在貨幣是處於缺水的狀況,哪裡有資格說什麼大水漫灌。降準不過是為了補水,進行合理的宏觀調控。

這次降準就是一次正常的宏觀調控,M2仍然處於低位,今年還會繼續有降準出來,接下來國家的貨幣政策一定是不斷在走向寬鬆的。

2.降準後房價會不會上漲?

經濟畢竟是國家大事,我們升斗小民更關心的還是切身相關的事情:房價到底漲不漲?

光2018年降準就已經有4次,一共淨釋放了2.3萬億的資金。包括7月、10月分別淨釋放7000億和7500億,不亞於這次8000億,然而樓市還不是在八九月進入低迷拐點。降準=漲房價?這條公式從來就沒有正確過。

為什麼2008年、2015年降準後09年和16年房價就能大漲呢?大家不能忽視一個前提條件,那兩年的M2增速可遠高於現在的8%。尤其是2009年M2增速28.4%,當年房價增幅也是10年來最大的,達到23%。

大家看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出來,房價漲幅和M2增速是具有明顯相關性的,沒有高M2增速就不可能有房價暴漲。


從銀行降準看全國經濟:不一定引起房價再次暴漲

房價漲幅與M2增速



另一方面,國家也絕不會允許房價再來大漲。有些朋友看到菏澤、珠海、廣州等城市調控鬆綁之後,就覺得房價反彈了。

但是調控是調控,房價是房價,絕不能混為一談。中國樓市有一個特徵,那就是逆週期調控。包括克強總理最近也說到:加大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的力度。

什麼意思呢?在房地產方面,就是房價漲得越快,樓市越火熱就越要嚴厲調控,房價要下跌了,樓市冷清了那就放鬆調控。反過來也可以說,調控越嚴的時候樓市行情也好,調控放鬆了就說明樓市是的的確確不行了。

所以為什麼菏澤、珠海、合肥等城市要放鬆調控,實在是現在樓市行情不好,為了不讓房價大跌,防止樓市崩盤,不得不放鬆調控。

國家也怕大家誤會,所以這些城市調控剛放鬆,住建部就召開會議,提出2019年要以“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為目標,官方態度很明確——“穩”!不管出幾次降準都好,2019年別想有什麼房價大漲,如果說2018年是樓市調控年,那2019年就一定是樓市穩定年。

那難道一通降準操作下來,滿天刷屏,居然跟購房者毫無關係嗎?也不對。雖然降準漲不了房價,但在其它方面也會給大家帶來一些好處。



降準會給購房者帶來什麼好處?

1.降準帶來的利好

實際上不僅是這一次,哪怕是2018年的4次降準,國家都在強調資金不能流進房地產,要支持實體經濟,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

然而實際上,錢是放出來了,不流入樓市也做到了,但真的就流入到了實體企業了嗎?也沒有。

其實整個市場上的貨幣談不上緊張,主要是貨幣沒有湧入它該去的地方。所以為什麼央行不繼續增發貨幣,將M2增速控制在8%。所謂的缺錢不是資金不夠,而是結構性缺錢,資金沒有得到合適的利用。

央行是釋放了資金,但優質的企業不缺錢,缺錢的企業不優質,銀行對於放款非常謹慎,只有相對較少的優質中小企業才能獲得銀行貸款。

結果5次降準下,錢是流出來了,但央企不要,房企不給,中小企業不敢貸,最終導致銀行內澇。

那麼既然銀行實際上不缺錢,這筆錢要貸給誰?資金都是逐利的,既然經濟不好,給企業貸款風險高,那就貸給大家買房啊。

房貸的抵押品是房產證,不管貸款人出什麼問題,銀行起碼也能收回一套房子,而房產又一直以來都是最保值的資產。房價再跌,撐死了跌30%就不得了了,最多給你貸款7成的銀行怎麼都虧不了。

實際上,房貸利率的漲幅在2018下半年就已經明顯降緩。到了去年11月,首套房貸利率5.71%,和10月打平,終結了連續22個月的上漲趨勢。

最近多個城市的房貸利率都有所下降,廣州、北京的首套房貸最低只上浮5%,上海甚至可以做到基準利率的95折。

前一段時間,還有杭州媒體報道稱杭州某銀行規定房屋按揭貸款最長可貸到80週歲。我們正常貸款最多也就貸到70歲,而杭州有銀行就可以通過“接力貸”,父子一起貸款間接延長了貸款年限,真的是做到

“貸貸相傳”


從銀行降準看全國經濟:不一定引起房價再次暴漲

首套房貸利率



所以,我預測接下來的2019年,房貸利率會鬆動,尤其是在支持剛需層面,首套利率上浮必定下調,甚至不排除有降息的可能。

雖然房價不能大漲特漲,但是房貸利率下降也不錯,以後買房利息不用給那麼多。對於購房者來說,尤其是對剛需來說,2019年完全就可以適時入手。

而對於需要優化房產,需要賣房的人來說,同樣要抓住這波機會。尤其是那些持有三四線房產的朋友,利用好房貸利率下降帶來的購房需求,會更容易將房子脫手。

2019年,房價不會暴漲不代表不能投資房產,房價保持穩定,購房成本在減少,這時候反而有利於我們買房。那什麼時候適合出手,應該如何出手呢?

2.2019年的購房時機

根據我個人判斷,4月份會再來一次降準。

一方面,根據前5次的降準頻率來看,每3個月就會降準一次,只要經濟趨勢沒有重大變化,這個頻率應該不會改變。

另一方面,到時候兩會也該舉行完畢了,期間對樓市的態度和信號相當關鍵,如果國家的態度對房地產是利好的,對樓市調控放鬆的意見是緩和的,那麼相應的支持也會出來。

到時候資金更寬裕,政策更寬鬆,銀行給出的房貸利率下降力度會更強。這個時間點,部分價值被低估、價格一直被壓制的城市和一些有重大利好的城市,會率先回暖,譬如深圳、廣州、蘇州、武漢、西安、長沙、南京、徐州、燕郊等城市,就可以在此時出手。

除了4月,年尾的十一、十二月也是一個購房的時間節點。到了年底,各種樓市調控該放鬆的放鬆,房貸利率該降的下降。

而對於房企來說,年底是衝業績的時候,價格會有更大的優惠。不管是政策還是價格,都會相對寬鬆,雙重優勢下,是最適合那些三四線剛需出手的時機。

最後提醒大家一點,房貸利率不能成為你買房的理由。

不能因為房貸利率降了,就覺得有便宜可以佔,不存在的。決定是否投資一個地方的房產,永遠都只是一個判斷標準:收益

而對於此時此刻的中國來說,就是房價漲幅。你房貸利率再低,低到基準利率8折,也要4%,但是中國租金收益率普遍只有3%以下,沒有足夠的房價漲幅,一切都沒有意義。

哪怕你是剛需,相比房貸利率的下降,房價下跌所節省的成本絕對是遠高於房貸利率的下降。對於絕大部分的三四線城市,如果你不是剛需,那完全不應該在那裡買房。

如果你是投資,又不知道你想買的三四線城市適不適合投資,那就直接不買,寧願錯過也不買錯。當然,最好的方法是學習如何判斷城市的投資價值,關於這一點大家可以多聽課進行自我提升,我的課程裡面也會有全面的實操方法,用最精簡的語言告訴大家如何判斷城市的投資價值。

購房時機的選擇和城市的選擇,我已經告訴大家。但是正如我一直所說的,2019年房地產進入後房產時代,整個投資邏輯都在發生變化。

選對了城市不代表你可就一勞永逸了,後房產時代的地段選擇、學區的重要性、地鐵房的挑選標準等等都和過去不同,這裡面涉及的內容太多,我無法在這裡一次過給大家講清楚。

有機會,我會在以後跟大家詳細講講在選對城市的基礎上,怎麼選擇地段、挑對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