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回顧:這是誰的黃金一年?

無論是推動女性體育運動的日益普及,還是應對大併購案創造的新品牌機會,營銷人員在許多行業都度過了蓬勃發展的一年。與此同時,快時尚零售商的銷售額也在飆升,但故事可能即將改變。

女子運動被更多人接受

2018回顧:這是誰的黃金一年?

對於女子運動來說,這是非常出彩的一年。5月,英格蘭女子足總盃決賽吸引了45,423名觀眾,比2017年多出了1萬名粉絲。而在今年夏季,英格蘭曲棍球隊收到了120,000張參加倫敦女子曲棍球世界盃門票的申請,其中英格蘭隊比賽被狂熱地訂購到 40,000張。

該領域的成功吸引了新的觀眾,激起了新的品牌興趣。女子體育信託基金會(WST)8月份與Nielsen體育和英格蘭曲棍球合作發佈的數據顯示,59%的英國觀眾對至少一項女子運動感興趣。其中51%為女性,49%為男性,粉絲群的性別比例相對平衡。

與此同時,品牌廣告主們正在縮小男女運動賽事之間的贊助差距。根據Nielsen的數據,2013年至2017年,女子體育賽事贊助的交易數增加了47%,平均交易規模增加了38%。

廣播公司正在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為英國有42%的人表示如果可以通過電視免費觀看,那麼他們就會觀看更多女子運動,而表達出想通過免費在線網絡收看此類比賽意願的被調查者佔比37%。

英國廣播公司(BBC)承諾每年額外加播1000小時的網絡直播賽事,包括首次直播女子足球超級聯賽(WSL)。除此之外,英國電信體育臺(BT Sport)與國際曲棍球聯合會(FIH)簽署了一項為期四年的協議,以獲得所有主要的世界盃和職業聯賽比賽的直播權,天空體育與WST合作開展「#ShowUp」推廣活動,鼓勵英國群眾通過觀賽或參賽的方式來支持女子運動。

品牌入駐女子體育賽事的機會預計將在2019年勢頭正盛,女子英式籃球世界盃將於7月在利物浦拉開帷幕,而女子足球世界盃將於6月正式登陸。

紙媒是體現信任的媒介

消費者和廣告主依舊在增加對數字媒體的忠誠度,紙媒一直處於惡性循環也早已不是什麼秘密。用數據說話,結論一目瞭然,根據媒體機構Zenith的報告,消費者閱讀報紙期刊的時間自2011年以來下降了45%,2018年上半年全國新聞品牌的廣告支出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2%。

所以,2018年出現的一個對紙媒來說很亮眼的現象很讓人欣慰——報紙成為許多品牌誠摯表達歉意的首選媒介,這些品牌認為在這件事上,紙媒是值得信賴和受尊敬的平臺。

早在二月份,Oxfam在一些全國性報紙上刊登了一整頁廣告,向它的支持者道歉。事由是在海地地震後,該企業的工作人員受到性行為不端的指控。值得注意的是,這則廣告出現在「泰晤士報」上,這篇文章首先曝光了這一醜聞,又立即回應了這一強勢反響,以此希望贏回信任。

僅僅一週之後,肯德基也採取了類似的方法——儘管是一種非常不同的危機——因雞肉供應短缺被迫暫時關閉數百家餐館。肯德基在「太陽報」和「Metro」刊登整頁廣告,重新排列首字母縮寫為「FCK」,並道歉說「我們錯了」。這個案例成為2018年最令人難忘、最受讚譽的營銷活動之一。

不過,最引人注目的可能是數字巨頭Facebook決定因劍橋Analytica公司的醜聞向公眾道歉,不僅僅是通過自己的網站渠道,還在英國最大的報紙上刊登整版廣告。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刊登了一封長信,說:「我們有責任保護您的信息。如果我們做不到,我們理應被懲罰。

所有這些廣告都顯示了印刷品的威嚴仍然存在。雖然有很多反對者並且關於印刷品瀕死的討論仍在繼續,但仍然有很多時候選擇報紙和雜誌進行廣告宣傳是最有意義的。 Radiocentre和Ebiquity針對效果最優的宣發渠道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報紙實際上是第3大最有效的頻道(排在電視和廣播之後),這項調查有12個衡量指標,包括顯著性,投資回報率和情緒反應,這與廣告主的刻板認知完全不一致。

在危機時期,報紙重新堅守了自己,被譽為值得信賴的信息來源,這增加了道歉公告的分量。雖然其他渠道可能更適合觸達群眾或命中目標受眾,但紙媒仍然具備許多營銷人員應對危機時所需要的莊嚴性和重要性。

消費者數據權利受到支持

2018回顧:這是誰的黃金一年?

即使數據使用權的問題老生常談,今年也有關於數據權利的一件大事。2016年「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最終通過歐盟議會,時至2018年5月25日是一個新時代的開端——消費者可能會在品牌商向他們收集和處理個人資料時有更多主動權。

毫無疑問,GDPR關注營銷人員的工作理念並提供了一套新標準,但事實上,這一年最大的數據故事與2014年的歷史性漏洞相關——劍橋Analytica購買並使用Facebook用戶的數據來創建細分模型,基於此建立了一個政治諮詢機構,幫助特朗普贏得了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

此次醜聞導致劍橋Analytica公司破產。而根據「數據保護法」規定,Facebook因未能阻止這件事的發生而被英國信息專員辦公室(UK InformationCommissioner’s Office,簡稱ICO)索取額度最高的罰款。GDPR生效之前,類似這種事件發生的處罰額度僅為50萬英鎊,而不是全球營業額的4%。Facebook樹大招風,備受關注。

同時,AggregateIQ(AIQ)是第一家得到ICO通知的公司,因為它違反了新規定。這家加拿大公司被指控與劍橋Analytica公司有聯繫,並在2016年英國退歐公投中提供數據導向的廣告服務,雖然AggregateIQ公司否認這一事實。 ICO稱AIQ正在配合,但未能做到的話可能導致高達1700萬英鎊的罰款。

對於大多數品牌而言,這些公司的業務活動並不尋常,因此我們很可能要等到2019年進一步做出判斷,以看清營銷人員必須謹慎到何種地步。數據和廣告技術公司一直被競選參與者盯上投訴,而ICO告訴Experian,Acxiom和Equifax等公司,他們必須進行數據審計。

營銷人員現在必須「默認用戶的隱私權」,品牌必須透明,並能明確地告知客戶如何使用數據以及尊重他們的偏好。最具前瞻性的公司認為,這不僅是提高數據質量、以更人性化的方式處理直接溝通的機會,而且也是基於密不透風的同意協定進行創新,提供創新而優質的數據服務。

這對消費者來說有益無害,他們與品牌的信任關係必須基於數字時代而建。

快時尚的迅猛發展

2018回顧:這是誰的黃金一年?

今年,「快時尚」零售商的風采獨佔鰲頭。像Asos,Boohoo和Missguided這樣的公司都不斷刷新銷售增長的記錄,這得益於他們比商業街上的零售商速度更快,更優惠地滿足愈加苛刻的消費者需求的能力,其中許多零售商仍在努力轉向電子商務。

Asos的1840萬活躍客戶幫助零售額增長了26%,而Boohoo的銷售額飆升了228%,利潤增加了40%。與此同時,Missguided在夏季贊助了ITV最新季度的Love Island,每個晚上熱播的這部真人秀,助推他們服裝銷售額一路看漲到40%。

快時尚零售商所提供的流暢體驗吸引了信奉「即刻就買,現在就穿」生活理念的消費者。快時尚零售商創造新的時尚設計,並在短短几周內製作出價格低廉的成衣,並完成向客戶發貨。結果,英國人現在購買的衣服數量是十年前的兩倍,超過歐洲其他的任何國家。

然而,這樣做的代價不僅僅是對實體零售商造成衝擊,也給環境生態帶來巨大負擔。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迅速躥升,購置衣物的水足跡(water footprint,指在日常生活中公眾消費產品及服務過程所耗費的那些看不見的水)不斷增加,每年有數十萬噸的衣物最終成為被居民丟棄的廢物。

現在快速時尚目前正蓬勃發展——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但當消費者意識到它將在未來對更廣闊世界造成的威脅,可能我們過幾年再來講述的就是一個結局迥然不同的故事。

今年大品牌的收購

2018回顧:這是誰的黃金一年?

對於企業整合和大規模收購來說,2018又是繁忙的一年——僅在上半年,併購價值就創紀錄地達到2.5萬億美元(1.9萬億英鎊)。

這些併購案中,一些是抵禦競爭的必要舉措,一些是為了挽救整個企業,還有一些的初衷是增強市場競爭力。

2018年對於英國食品雜貨業來說是個多事之秋。今年Tesco以40億英鎊完成對批發商Booker、Sainsbury's和Asda的收購計劃,並宣佈將整合這些業務的戰略。

Tesco的收購使它能夠以批發市場進入,速度比零售市場增長的更快。如果得到競爭監管機構的批准,它與Asbury’s的合併將在英國創造出新的超市行業領導者。

在英國的其他地方,SportsDirect一直在各處投入現金,以9000萬英鎊購買垂死掙扎中的百貨連鎖店House of Fraser,以及購買作為預包裝管理一環的EvansCycles。不幸的是,這一舉動導致了大量的人員失業和商店倒閉。

美國有線電視巨頭康卡斯特(Comcast)將在收購天空廣播公司(Sky)後,將其媒體帝國擴張至英國。此前,康卡斯特在9月的拍賣中出價300億美元,令魯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旗下的21世紀福克斯(21st Century Fox)出局。

還有一些公司也一直在進行戰略性交易以擴展到其他市場:例如,可口可樂收購了Costa Coffee,百事可樂收購了Soda Stream。與此同時,去年收購Jimmy Choo的Michael Kors將意大利時尚品牌Versace添加到其不斷增長的產品組合中,而Wagamama則被出售給了Frankie&Benny's的母公司。

現在,Uber正在洽談收購Deliveroo,這家公司原本就是Uber自家旗下食品配送服務UberEats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不過,據說Deliveroo決心保持其獨立性。

隨著技術和消費者行為的進化,企業必須更具戰略性地思考,來跟上這種變化的步伐。我們預計這些交易將持續到2019年及以後,無疑這為負責管理這些新品牌組合的營銷人員帶來新挑戰。

Free Prize!

聖誕、元旦「雙節」將至,Marteker在知識星球的社群「Martech技術營銷圈」推出3天有效的免費體驗卡

通過免費體驗卡邀請加入的成員,僅可在體驗期內查看近30天內發佈的內容,且不能發主題(含寫作業)、評論、點贊、提問和私信。

每人只可使用同一星球的體驗卡1次,到期後不可查看星球內容。

「Martech技術營銷圈」已上傳資料包括:

Scott Brinker著作:軟件驅動的營銷ROI

Scott Brinker著作:A New Brand of Marketing

Isobar 2019趨勢報告

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報告:2018新營銷白皮書

Forrester對2019年的預測報告

斯坦福全球AI報告

德勤:2018年CMO洞察報告

小紅書KOL養成方法論

埃森哲新零售全渠道中臺解決方案

2019年短視頻內容營銷趨勢白皮書

2018智慧零售發展趨勢報告

更多中英文資料陸續添加中……

翻譯:Sibyl

2018回顧:這是誰的黃金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