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解讀:十年DRAM芯片廠商風雲錄

数据解读:十年DRAM芯片厂商风云录

從十年數據來看,DRAM市場呈現了非常的不穩定性和週期性。

文︱亞亞君

圖︱TechSugar

故事得從2007年年初開始說起,DRAM芯片價格不斷下跌,據DRAMeXchange當年數據顯示,2007年和2008年,全球DRAM廠商損失了100億美元,臺灣廠商損失了42億美元。究其原因,是廠商此前對內存需求過於樂觀,在2006年時大肆擴張12英寸產能。2007年新產能的投產(2007年Q1到2008年Q3全球12英寸DRAM晶圓廠增產56%,而57%的8英寸晶圓廠停產)導致了嚴重的供過於求,從而引起價格連跌。

這種供過於求的局面延續到了2008年,當然加上下半年的金融危機,讓2008年成為了DRAM產業毀滅性的一年,據DRAMeXchange的數據顯示,DRAM顆粒價格2008年下滑近75%。危急時刻,必然連接出現大事。這一年3月,南亞科正式宣佈與美光聯盟。10月12日,美光宣佈獲得奇夢達持有的華亞科股權。此外,臺系廠和美光,爾必達等技術母廠更緊密的合作,進而形成以美光與爾必達為首的二大聯盟,聯合抗韓。

数据解读:十年DRAM芯片厂商风云录

圖1

数据解读:十年DRAM芯片厂商风云录

IC Insights預測了2018年DRAM收入將破一千億美元

這一年DRAM產業已由企業間的競爭漸轉為國與國的戰爭。奇夢達獲得州政府(Saxony)、銀行與母公司(Infineon)的支持達4.55億美元,韓國海力士亦獲得債權銀行近5.5億美元金援,臺灣政府方面在也籌備準備國發基金千億紓困臺灣DRAM產業。

2009年第一季度,奇夢達宣佈破產,同時也停止與華亞科、華邦的代工產能及關閉美國廠。這一動作牽連不少相關廠商,據悉,當時與奇夢達合作的臺灣合作伙伴南亞科、華亞科差點發生技術來源斷炊慘況,最終轉向與美光合作,獲得授權後才把技術銜接上來。此外,由於DRAM價格上漲和PC銷售的火爆,該年第四季度DRAM收入環比增長42%,同比增長113%。

2010年似乎是戲劇性的一年,從圖1中可以看出該年整體收入暴增77%以上,這得益於2009年第四季度的DRAM增長的效應,而這種價格上升趨勢在2010年開始放緩,甚至到了第四季度,DRAM價格下跌約40%,但Q4產能增長了16%。這嚇人的第四季度裡,除了韓國美國的DRAM廠,其他都在虧損。

数据解读:十年DRAM芯片厂商风云录

2011年第一季度,DRAM價格繼續下跌,但美國和韓國的DRAM仍繼續盈利,此外,由於日本地震和消費者信心下降的原因,DRAM的資本支出也變得保守,但技術仍在演進,30nm製程已經成為了日韓美DRAM廠的主流。在第四季度泰國水災對HDD出貨造成影響,個人PC出貨量環比下降10.4%。

2012年韓國DRAM廠穩穩的拿著近70%的市場份額,其中三星在移動DRAM市場賺得盆滿缽滿,且該部分又是所有內存產品中利潤最高的。排名中,爾必達與美光緊隨其後。臺灣廠商方面,南亞科把重點轉向DRAM,產能處於滿負荷狀態。

2013年,DRAM價格上漲,廠商表現良好。但SK海力士無錫工廠火災,讓其在第四季度的排名落後美光(也得益於爾必達該年被其收購),排在了第三位。DRAM平均售價的上漲,也推動著DRAM產業在該年度繼續進步。

数据解读:十年DRAM芯片厂商风云录

2014年第一季度,DRAM產業收入接近100億美元,整個行業也正在走向寡頭時代。SK海力士從無錫工廠火災事件中全面復甦,也實現了 38nm到29nm技術的成功轉型。而三星是業內最早向25nm轉型的公司,這也讓其收穫頗豐,擁有行業內最高的運營利潤率。美光則將戰略重點遷移至移動和服務器內存,同時也在規劃著20nm製程產品。

2015年第一季度,由於DRAM平均價格下降11%以及筆記本電腦和智能手機市場的季節性影響,全球DRAM市場收入環比下降7.5%。該年同樣三星憑藉著技術實力(最新的20nm工藝)領銜著行業發展,和SK海力士兩家合起來的市場份額佔到70%以上。製造商也開始將PC DRAM產能分配給服務器和移動市場,不過移動DRAM價格下降幅度較大。

2016年第一季度DRAM產業收入下滑16.6%,原因是市場供應過剩和平均售價下滑。第二季度變為了正增長,究其原因正如DRAMeXchange研究總監Avril Wu所說:“PC電腦和服務器出貨量均為平均水平,但中國智能手機的出貨量非常強勁,這也帶動了前三大DRAM製造商把產品轉向了 移動市場。”果不其然,在第三季度手機出貨量增長導致了庫存需求激增。智能手機的超級週期讓頭部DRAM廠商,如嗑藥一般。

数据解读:十年DRAM芯片厂商风云录

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DRAM收入創下新高,當然該年的四個季度都在不斷創造新高。從技術層面來看,三星除了持續提升18nm製程產出外,為期近兩年的DRAM漲價帶動了廠商的高獲利。此外SK海力士也在年底開始導入18nm生產,但轉型不易。中國臺灣廠商,南亞科在第四季度大幅成長26.9%,主要歸功於20nm轉換良率超乎尋常。

2018年DRAM在增長最快的細分產品中名列前茅,這得益於過去兩年平均售價的強勁上漲。IC Insights預測了2018年DRAM市場將增長39%,這是2017年爆發式77%增長的後續行為。

從過去十年行情來看,DRAM有非常的不穩定性及其一定的週期性。在IC Insights對2019年的預測中,DRAM將增長乏力,總銷售額可能會下降1%,此外不確定的經濟和貿易情況也會對其產生影響。

数据解读:十年DRAM芯片厂商风云录

《T訪談》往期回顧:

数据解读:十年DRAM芯片厂商风云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