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商控股以融助產,引導金融活水更好地澆灌實體經濟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資源配置和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更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金融因順應實體經濟需要而產生。金融業的發展歷史,就是不斷改進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過程。

近幾年中國金融業改革開放不斷深化,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加大。但與此同時,金融業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脫實向虛”的傾向,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有待進一步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維護國家金融安全集體學習會議上提出,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金融環境,疏通金融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在實體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金融服務比較薄弱的小微企業方面,更是需要通過加強信貸政策指引,鼓勵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提高小微企業資金的可獲得性,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在這方面,基於供應鏈核心企業信用擔保發展而來的供應鏈金融可以針對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予以很好的解決。

依託“產融結合、以融助產”的經營戰略,近年來國商控股集團致力於以供應鏈金融助推實體經濟發展。國商控股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傳統的供應鏈金融主要以銀行或供應鏈核心企業為主導,在實際操作中會遇到金融機構對供應鏈業務流程理解不夠深入、核心企業無法實現更深入的同業融合等問題。而隨著互聯網及金融科技的發展,國商控股致力於打造一個專業的第三方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幫助供應鏈上的更多企業用戶建立一個涵蓋企業各方面經營數據的信用評價體系,通過對數據的整合分析,累計企業信用,從而對企業進行符合其經營規模和信用情況的精準授信。相對於傳統的供應鏈金融,國商控股基於企業經營數據整合分析的授信模式不僅有效降低了企業融資門檻,更能綜合反映企業信用情況,減少了違約情況的發生。”

事實上,國商控股為企業提供的不僅是產品,還有整個服務體系,其產品佈局底層數據全、授信額度高、審批實效快、資金成本低,產品可以一鍵式對接,通過系統方式自動把賬戶體系、風控體系、資金配套體系、運營體系進行關聯整合。

與此同時,金融科技對包括供應鏈金融在內的金融領域在客戶服務及風險防範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們結合大數據、雲計算、深度學習與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入分析和挖掘客戶信息,以此為基礎建立的客戶畫像在很大程度上規避了信用風險。”國商控股負責人對此表示。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業發展和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金融活水更多、更好地流入實體經濟,在促進經濟茁壯成長的同時,也會促進金融迴歸本源,有效防控風險,確保行業平穩健康發展。

未來,國商控股將繼續堅持“產融結合、以融助產”,持續向振興實體經濟發力、聚力,提升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引導金融活水更好地澆灌實體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