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林學院發展印記

SXAU

丨韶華氤氳 初心依舊 有態度有情懷的官微平臺丨

四十年春風化雨、春華秋實,乘著改革的春風,一代代林學人艱苦創業、務實創新、無私奉獻,把林學院從起先的單一專業,發展成為農、工、理綜合類學院。現對林學院四十年來的大事件作一回溯,以資共勉。

發展概括

林學專業

1.教工隊伍的壯大

2.科學研究的春天

林學系

1.多層次辦學

2.建立完善標本室

3.研究水平不斷提升

4.科技成果轉化突出

林學院

1.增辦新專業

2.改善實踐教學條件

3.科研水平不斷提升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林学院发展印记

林學專業初創期

(1974—1980)

教工隊伍逐步壯大,教學任務順利進行

林學專業創辦於1974年9月,1977年國務院決定恢復高考,林學專業走向正軌,開始正式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大學本科學制恢復為四年,教學任務增大,加速教職工隊伍建設成了當務之急。通過從林業單位抽調補充,選拔優秀畢業生進修提高等途徑,林學專業教職工總數由剛創立時的16人增加到33人。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林学院发展印记

林學專業74級畢業照

迎來科學研究的春天

1978年3月,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鄧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著名論斷逐步成為全國人民的共識,林學專業教師也積極主動,爭取各種可能的途徑,結合教學實踐開展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林学院发展印记

郭晉平等獲得山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自然類)

如結合林業生產實際問題,在華北落葉松全光育苗、森林立地質量劃分、針葉樹種植園建立、刺槐超級苗選擇、歐美楊無性系培育、楊燁次生林利用和改造、樟子松猝倒型立枯病防治和楊葉黴斑病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較好成績,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杜天彪、關允喻參加了《中國主要樹種造林技術》的編寫,完成了“箭桿楊”樹種的編寫任務。1979年詹紹寧的“編制我國立地指數表的方法”項目獲得山西省科技成果三等獎。

林學系的建立與發展

(1980—1998)

1980年1月學校對原有系和專業進行調整,設立林學系,同時增設森林保護專業。林學系的建立使山西省高等林業教育翻開了新的一頁。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林学院发展印记

森林保護專業80級畢業照

學科建設取得新突破,實施多層次辦學

1989年根據山西農業發展的急需增設了水土保持專業,當年順利招收30名本科生。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提高辦學層次,林學系於1985年獲得森林植物學碩士學位點,成為全校10個碩士學位點之一,使林學系在碩士的培養和教育方面邁出了第一步。1998年春天,林學系獲得森林保護學碩士學位授權點。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林学院发展印记

水土保持專業80級畢業照

建立完善標本室

1985年開始籌建植物標本室,林學系師生足跡不僅遍佈山西境內山川平原,而且遠涉東北、西北、河南、福建等地採集標本。使種子植物標本達294科,2061屬,標本重量達萬餘份。並編撰了《山西省木本種子植物檢索表》、《關帝山種子植物名錄》等,完成了山西中藥資源、野生果樹資源調查等項目。植物標本室被列入《中國植物標本館索引》中。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林学院发展印记

動物標本室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建立了森林昆蟲和野生動物標本室,擁有山西省森林和果樹昆蟲乾製、浸泡和玻璃標本30萬多號,生活史盒裝標本300多套。其中有完整的山西蝶類、山西果疥蟲、山西天牛和蛀幹害蟲、,以及擁有山西關帝山、中條山等林區的完整昆蟲區標系標本。擁有林木病害蟲標本130餘個種類,真菌標本120餘種類。擁有鳥類標本13個目200餘種、獸類及水生動物標本100餘種。

研究項目水平不斷提升

1984年張志勇等參加的“山西省森林病蟲害普查結果”項目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高守慧作為“包蘭鐵路沙坡頭地段固沙造林工程的設計與實施”的主要研究者於1987年獲林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於198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常培英主持的“雪藏二次乾溼交替法對提高針葉林樹種質量的生理生化反應”、張志勇等完成的“用查跡異地取樣編制鑽蛀性害蟲青楊天牛生命表的研究”獲1994年山西省二等獎。常培英主持的科研項目“用於提高根系和乾旱陽坡造林效果的植物保活助長劑——根寶”於1996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發明四等獎。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林学院发展印记

常培英教授獲國家技術發明獎四等獎

同期,華北落葉松種子發芽促進和發芽指標、青楊天牛綜合防治、疥害調查與防治等項目也獲得了省科技進步獎。高守慧、張志勇、常培英作為國家級有特殊貢獻的專家,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

與此同時林學系還主編出版了《林木培育》、《圖說梨樹栽培技術》、《工礦區水土保持》、《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專著,參編出版了《中國主要樹種造林技術》等9部著作。

科技成果轉化突出

常培英主持研製的“根寶”營養配方,於1991年通過省級鑑定,1995年獲得國家級新產品證書。林學系全力以赴,及時進行成果轉化,將“根寶”在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推廣使用,使針葉樹和經濟樹木成活率提高15—20%,生長量提高10%以上,取得了非常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林学院发展印记

常培英教授研製“根寶”

張志勇主持的燻蒸毒籤防治幾種蛀幹害蟲的試驗,於1984年獲林業部科技成果三等獎。林學系從1984年起,抓住這一科研成果,積極組織生產,面向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大面積推廣應用,防治蛀幹害蟲有效率達95.5%以上。

林學院的建立與發展

(1999—今)

1999年組建林學院,成為山西農業大學最早組建的三大學院之一。建院以來,面對全國高等教育迅猛發展的勢頭,伴隨著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學院進一步加強學科建設力度,提升辦學層次,全面促進教學質量提高,以適應社會高速發展對高級專門技術人才的需求。

積極增辦新專業,凝練重點建設學科

1999年增設園林專業,2001年增設農業水利工程專業,2006年增設生態學專業,至此林學院本科招生專業涵蓋了農、理、工三個學科門類。林學專業於2004年北確立為山西省普通高校首批本科品牌專業,2012被列為山西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2014年獲國家第一批覆合應用型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林学院发展印记

園林專業991班畢業照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林学院发展印记

水利專業011班畢業照

在加強本科專業建設與發展的同時,學院的學科建設也不斷取得成就。

2000年

開始招收農業推廣林業領域碩士研究生。

2001年

同時獲森林培育學和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兩個碩士學位授權點。

2003年

增獲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和生態學兩個碩士學位授權點,並同時獲批森林培育學博士學位授權點。

2004年

森林培育學列入山西省重點建設學科行列。

2011年

成功獲得林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2012年

獲批風景園林一級學科授予權和農業推廣林業碩士學位授權點,並增設森林經理學碩士學位授權點。

同年獲批設立林學博士後流動站,學院學科建設體系基本完整,形成了1個林學博士後流動站、1個森林培育學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1個農業推廣林業碩士學位授權點的學科體系。

2017年

學院的學科建設再獲佳績,成功獲批林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林業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2018年

林學學科進入山西省重點學科行列,標誌著林學學科的發展與建設體系日趨完善,形成了林學本科、林學碩士一級、林學博士一級、林學博士後流動站、林業專業碩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系列完整的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體系。

増加資金投入,改善實驗教學條件

在學校大力支持下,2004年投資100餘萬整修了實驗室,投資100多萬元更新了實驗臺。同時增加了實驗室面積,使全院實驗室建築面積達3622m2;另有林業站實驗教學溫室及準備室570m2

林學院積極爭取學校支持和資金投入,將植物標本、昆蟲標本、動物標本、林木病害標本及木材標本等集中管理,新增加了標本櫃,擴展了標本室使用面積,建立了院標本室,同時建立了院中心實驗室、院數字林業實驗室、生態實驗室等新的實驗教學場地。2017年春林學院搬遷至崇實樓,學院辦公及實驗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學院總使用面積達到了4196.8 m

2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林学院发展印记

昆蟲標本室

在改善實驗教學環境的同時,於2004年和2005年,學校連續兩年共投資180餘萬元,2006年投入學科建設經費60萬元,購置實驗儀器。2014-2016年中央財政投入600萬元購置儀器設備,2017年投入271萬元建立學校植物學公共實驗室,2018年投入17萬元進行林業站基礎設施建設。為本科生的實驗和實踐教學、研究生和教師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

2002年在山西省林業廳和山西省林木種苗站的支持下,爭取到山西農業大學林木良種繁育基地建設項目,投資80萬建立林學院側柏基地,為改善林學院實踐教學條件發揮重要作用。

依託學科,搭建多層次人才培養平臺

北方功能油料樹種培育與研發山西省重點實驗室2018年獲批。為了充分發揮學科研究優勢,加強實踐育人平臺建設,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為導向,構建高水平北方功能油料樹種選育與研發中心和高水平人才培養基地,解決北方功能油料樹種選育與研發中良種繁育、基地化育苗、功能物質提取等重大關鍵技術問題,為山西木本功能油料產業的全面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申報獲批北方功能油料樹種培育與研發山西省重點實驗室。

山西省林學研究生聯合培養基2018年獲認定。為了進一步加強人才培養與科研院所間的科教合作,整合社會優質資源,實現優勢互補與資源共享,建設全面開放的研究生教育創新體系,有效提高研究生創新、創造、創業的能力和水平,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以林學院為牽頭單位,以山西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為共建單位,申報了山西省林學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獲得山西省教育廳的認定。

山西省林業危險性有害生物檢驗鑑定中心2018正式運行。強化與相關部門協同育人平臺建設,充分利用專業人才優勢,服務地方林業發展需求,與山西省林業廳(林業省林業和草原局)共建的“山西省林業危險性有害生物檢驗鑑定中心”(晉林辦防檢[2017]131號),掛靠林學院,於2018年正式承擔全省林業危險性有害生物鑑定,開展風險評估、預測預報,為山西林業生產防控決策提供依據。中心的運轉鍛鍊了教師,也為培養真正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專門人才提供了平臺。

植物學公共實驗室、林業實驗站、協同創新基地。2018年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之際,植物學公共實驗室的建設和林業站基礎條件的修建,大力改善了校內實踐教學條件。學校對 “山西農業大學--太原康培集團有限公司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協同創新基地的認定,推進了與企業共建校外專業實踐教育基地的步伐。

依託學科,綜合運用校內外資源,科教融合,產學研用相結合,搭建多層次實踐育人平臺,為能夠以高水平科學研究和社會發展需求項目,支撐高質量研究生和本科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科研水平提升,教材建設取得突出成就

組建林學院以來,共獲得25項國家自然基金資助項目,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資助1項,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4項,農業部公益行業專項4項,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基金1項,高等學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支持計劃1項,省級資助項目67項,這些研究項目的開展,帶動了林學院的應用基礎研究水平。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林学院发展印记

林學院教師所編部分教材

教師團隊主編參編專著17部,主編國家自然基金資助教材1部,參編21世紀教材6部,參編高等農林院校教材3部,“十五”規劃教材10部,“十一五”規劃教材10部,“十二五”規劃教材15部,“十三五”規劃1部。

下一個四十年

我們攜手共進再創輝煌

- END -

來源 / 林學院孟偉

審核 / 範曉峰

山西農業大學(黨宣)新媒體中心

更多精彩盡在官方微博@山西農業大學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我們:晉小儂(微信號SXAUjxn2015)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林学院发展印记

明天的林學院更加美好↓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