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市長鄧偉根:江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擔當

中國經濟週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中國經濟週刊-經濟網 鄒錫蘭

每年兩會,來自各省市的地方負責人都會成為聚焦對象。對於一向以親民、實幹、潮流而出名的江門市長鄧偉根“鄧sir”更是如此。

3月6日,北京,在兩會間隙,全國人大代表、江門市市長鄧偉根接受國內外20多家媒體聯合採訪,其中提到江門大灣區經濟、小微雙創、全域旅遊等重要話題。

“珠三角作為中國的三大引擎之一,灣區經濟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是大勢所趨。雖然江門的GDP在這個大灣區當中不算舉足輕重,但無論是拓展方向和潛力,或者是整個珠三角從東到西的構築,江門這個角色是不可或缺的。江門在這個大灣區中應該有作為、可以有作為、也必須有作為。”

堅定主戰場、增長極新定位

這兩年,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著力打造以深圳、廣州為龍頭、珠三角7個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支撐、輻射帶動粵東西北協同發展的“1+1+7”創新格局,輻射帶動全省創新發展。

其中 “1+1+7”區域創新格局,即以深圳、廣州為龍頭,連同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7個地級市共同創建。其中江門在裡面擔當重要角色。

“在1+1+7的創新格局當中,江門的特色還是明顯的,我們的華僑優勢要發揮出來,接下來打造我們的大灣區經濟,我們自己發展的路徑也是往這個方向走。”鄧偉根表示。

在地理位置上,江門對接廣佛都市圈和深港澳經濟圈兩大龍頭,是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途徑。此外作為“珠西戰略”策源地,江門市在這幾年搶抓機遇,堅定主戰場、增長極新定位,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據瞭解,該市的裝備製造業佔全市工業比重從2014年的24.7%提升到2016年的27.4%,工業技改投資年均增長93.5%,連續三年增速居廣東省前列。

江門市市長鄧偉根:江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擔當

全國人大代表、江門市市長鄧偉根

“江門在發展新一輪的產業選擇上,第一個要貫徹省委省政府的珠江西岸先進裝備產業帶這個戰略構想,加快補足我們廣東在裝備製造業、先進製造業的短板。”鄧偉根表示。

對於廣東新機場珠三角新幹線機場的選址問題。鄧偉根表示,“對於江門來講,我既關心機場在哪建,更關心這個機場怎麼用。深信現在無論機場選址在哪,對江門都是一個極其重大的機會,特別是我們江門的北門戶:鶴山和開平一帶。因為機場都是在那裡附近,應該它是跨了佛山江門雲浮,差不多這幾個邊緣的城市,它們都是有利的。”

打造全球華僑華人雙創之城

“雙創”被視創業創新帶動就業的有效方式,是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結構升級的重要力量。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再次提到,持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強對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支持,打造面向大眾的“雙創”全程服務體系。

在小微雙創方面。作為全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範城市、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江門市,可以說相當有發言權。

“江門是首批小微雙創城市,如何厚植民營經濟、草根經濟、小微企業,實際上我們這兩年也做了很多探索,圍繞著小微雙創去培育更多的市場主體,來厚植我們的經濟厚度,形成我們經濟發展的活力。同時我們要加快放管服的改革來培植民營經濟的厚度。我們圍繞小微雙創,也結合江門華僑比較多的優勢,提出打造全球華僑華人雙創之城。”鄧偉根表示。

從過去五年來看,江門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並在全國率先制定科技型小微企業認定標準、“小微雙創”指數評價體系,出臺實施“1+8”科技創新扶持政策和“雛鷹計劃”及“1+15”政策體系。

五年裡,江門市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2倍,總量達357家。新建了3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院士工作站、115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門火炬創業園、江門高新區成為國家級“小微雙創”示範基地,推動“中國青創匯”、中國(江門)“僑夢苑”華僑華人創新產業聚集區、南方教育裝備創新產業城等“雙引雙創”平臺落戶,成功舉辦“中國青創匯”雙創周活動。

發展全域旅遊的江門樣本

今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完善旅遊設施和服務,大力發展鄉村、休閒、全域旅遊”,“全域旅遊”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引發社會關注。

“江門實行全域旅遊已經兩年了。我記得2014年我來江門,2015年提出旅遊強市,在政府工作報告都有寫,現在看到總理的報告也有提到全域旅遊,我們是更加堅定信心。”

鄧偉根介紹,江門的全域旅遊雖然早走了兩年,但還正是開篇的時候,先從台山、開平啟動。台山、開平、恩平都具備旅遊的特色,資源地貌非常豐富,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海岸、森林、基本農田光等等,各種旅遊資源、空間資源、文化資源、區位資源,都極其有利於江門打造全域旅遊的典範。此外,江門是全省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申報中國國際旅遊目的地的城市。

據瞭解,在過去五年,江門市圍繞供給側改革,制定了有江門特色的“六新六去”工作清單。江門也成為“中國國際特色旅遊目的地”創建城市和全省旅遊綜合改革示範市,全市旅遊總收入連續五年增長超過20%,五年實現收入翻番。此外還全面啟動了中國僑都潮人徑建設,引進赤坎古鎮華僑文化展示旅遊項目、地中海俱樂部等旅遊項目。

鄧偉根提到,經過兩年多的建設,中國僑都潮人徑已經建了幾千公里。接下來,江門或將構建一個統一網址,“讓400多萬的江門籍華僑華人找到家的感覺,找到根的源頭。這個要看時間。實際上我們是想謀劃華僑華人文化活動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