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行星內部建立一個空間站,建立一個有人居住的“殖民地”

科幻作家經常會在小說中描述,一個在掏空的小行星內部建造的太空基地。

現在,現實生活中的科學家們已經做了計算,並認為這個瘋狂的想法是非常現實的。

維也納大學天體物理系的三位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論文,認為在小行星內部建造一個“殖民地”是切實可行的。

這個基地將通過旋轉產生人造重力,使人類生活更舒適。

科學家的計算還表明,小行星的強度足以容納該基地,並經得起旋轉。

在小行星內部建立一個空間站,建立一個有人居住的“殖民地”

如果選擇正確的尺寸,並且知道小行星的組成和小行星的強度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那麼掏空小行星建造空間站是可行的。

科學家補充說:“關於空間站的設計和實施,甚至關於在掏空的小行星內建立殖民地的建議已經存在。”

“現有的研究專注於通過旋轉小行星內部的結構來創造必要的人工重力。”

在小行星內部建立一個空間站,建立一個有人居住的“殖民地”

目前,人類只是開始意識到可以進行小行星採礦,小行星採礦可能是如此的有利可圖,它能夠為地球上的每個人賺取相當於750億英鎊的收入。

下一步,在小行星內部建造一個適宜居住的環境將是極其困難的,尤其是當你考慮到長期失重的生活對人體的可怕影響時。

天體物理學家補充說:“在一個開採的小行星內建立基地維持人類生命是一項需要許多領域專業知識的任務。”“我們需要空氣來呼吸,水來飲用,適當的循環系統,還有食物和光線。”然而,人體保持健康最重要的先決條件之一是重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