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的記憶——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專欄之十二

興 安 贊 歌

2013年4月我通過內蒙古自治區公務員的考試,很幸運的被興安盟科右前旗索倫鎮政府錄用,2013年12月份通知我開始上班,我和家人是驅車從通遼來到興安盟的,這也是我們第一次來到興安盟,記得那天下著大雪,但是大雪並沒有掩蓋住興安盟的美麗風景,一路上家人對此地美景讚不絕口,雪山、流水、樹木、行人、車輛、建築物都是那麼美麗,這就是我對興安盟的第一印象。

40年的記憶——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專欄之十二

現在我已經來到興安盟五年之久,並且已經在這裡紮根,結婚生子。要說通遼是我的第一故鄉,那麼興安盟就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已經深深的愛上這個地方了。我起初不是特別瞭解興安盟近40年的變化,但是通過與長輩的交談,瞭解了一些它的蛻變歷程。現在人們對生活滿意度很高的,尤其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覺得工資待遇提高了,交通出行方便,特別是現在開通了高鐵,人們生活水平得到極大的改善,並且現在業餘生活非常豐富多彩,政府修建了美麗的公園、 植物園、遊樂場、廣場等等娛樂的場所和設施,讓我們擁有可以去玩耍、散心的地方,提高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並且使各族人民更加的團結。這可以看出興安盟的經濟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百姓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質量得到提高,群眾滿意度高、幸福指數提高。


40年的記憶——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專欄之十二


我還想說說興安盟的美麗自然風光。我覺得興安盟一年四季的風景都是那麼令人嚮往的,每個季節有每個季節的特色,每個季節都婉如一副美麗的畫卷,春天的萬物復甦、夏天的綠蔭繁茂、秋天的碩果累累、冬天的白雪皚皚,想想都覺得美麗,心曠神怡。正因為興安盟有美麗的自然風景,每年才會吸引大量的外地遊客來遊玩,為當地的百姓帶來了不小的經濟收入。

40年的記憶——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專欄之十二

通過近幾十年的快速發展,興安盟的變化是看得見的,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鄉建設水平和投資提高、環境衛生條件得到保障、交通條件發展迅速等方面。對於我來說,在興安盟工作和生活,我覺得自已特別的知足,特別的幸福,我愛我的第二故鄉:興安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