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查幹騰魚天下知

人間騰魚妙,大美查干湖

查干湖位於吉林省松原市境內,查干湖,蒙語為“查干淖爾”,意為白色聖潔的湖。它是全國十大淡水湖之一,是吉林省最大的天然湖泊,被譽為“聖水湖”。查干湖是科爾沁草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更是一個漁產富饒的聚寶盆。

人民日報:查干騰魚天下知

查干湖春夏如玉,冬日如銀,是造物主對勤勞的東北人民的無私饋贈,又如丹青大師妙筆再現的一個美麗而神奇的“天外”世界。

最喜夏日,查干湖廣袤的湖面如一塊晶瑩的翡翠。乘小船,泛舟湖上,飛濺的水花不時親吻著你的肌膚。煙波浩渺中,水鳥在頭上盤旋呢喃,讓你不由得想到李商隱“青鳥殷勤為探看”的佳句。船至蓮花區,目之所及,若是楊萬里在此,也一定驚詫於那“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壯觀。陽光下,不時有魚兒躍出水面,金光閃閃,置身於此,你會忘了喧囂,忘了煩擾,深深喜歡上這聖水湖上的獨特怡然。

“冰湖騰魚”是吉林八景之一。說起“冰湖騰魚”,就不能不親近冬日查干湖,不能不一睹查干湖冬捕之勝景。


人民日報:查干騰魚天下知


東方未白,北緯45°的查干湖早晨風冷氣寒,坐上漁獵者的馬車或爬犁在查干湖上前行,如在水晶宮上劃過,任風來,任雪飄,馬蹄陣陣,車老闆的鞭子聲,爬犁和冰面的摩擦聲,融成了一曲特有的音樂。

隨著揮舞的鞭子在空中劃過的完美弧線,東方見白。此時,你才發現,這群漁獵者、這群東北漢子,一個個身著羊皮棉襖、頭戴狗皮帽子,腰上繫著紅綢,與那銀白的世界相得益彰,臉龐上綻開著祈望豐收的微笑。

隨著震天的鑼鼓聲驟起,祭湖儀式拉開了帷幕。九名喇嘛誦讀經文祈福,之後將酒灑在裝滿漁具的馬爬犁上,繼而雙手將紅綢包高高舉過頭頂,將其投入到冰洞裡,所有的虔誠都隨著那一拋,拋進了這方聖水湖,拋進了今年的收成裡。魚把頭用“抄撈子”在事先鑿好的冰洞裡撈出“開湖魚”,蒙古族少女給漁者們遞上奶幹、炒米和大碗的壯行酒。這群東北漁獵漢子,一飲而盡後躍上馬爬犁,在鞭炮聲和查瑪舞的旋律中,駛向聖湖。


人民日報:查干騰魚天下知


查干湖的風,等待這群漁者已有三季,終於等來了人湖親近的時刻。漁者到達冬捕地點後,立刻“各就各位”。冰鑹鑿洞、破冰下網。一張大網最長的320餘丈,將這巨網下到冰面下,需鑿近百個洞,然後用長長的木杆輔之以鐵鉤子,在冰下“穿杆引線”,將網牽引到一個個冰眼。這是個技術活。沒到過查干湖,你很難想象這一“鴻篇鉅作”,很難想象東北漢子還能如此細膩地完成這麼高難精準的動作。


人民日報:查干騰魚天下知


騰魚勝景,湖聚吉祥。隨著第一網魚從冰下熱氣騰騰而出,你滿眼都是活蹦亂跳的魚。一網幾十萬斤魚的勝況,只有查干湖可見。去年頭魚拍出了91.88萬元的高價,朋友圈裡大家戲言,“辛辛苦苦幹了一整年,不如查干湖一條魚值錢。”

關東漁獵文化和民俗冰雪旅遊,也隨著冬捕次第展開:冰上龍舟賽、足球賽、風箏賽、冰雪徒步賽、冰雪攝影賽、冰雪歡樂園、民俗體驗遊、春捺缽體驗遊等等,瞬間點熱了冰雪大東北!

看,查干湖正以其嬌美之姿,純潔剔透的性情,向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頷首微笑。

(本文首發於《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8年12月20日第11版,原題為《查干湖:看冰湖騰魚》)@吉林日報 @吉報副刊@松原日報


人民日報:查干騰魚天下知


薛興民,筆名崑崙,吉林省作家協會會員。在《領導文萃》《演講與口才》《青年文摘》《詩歌月刊》《福州晚報》等報刊發表文章多篇(首)。出版有《成功學習計劃》《語文基礎知識》《納情深深可傾城》等暢銷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