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字句篇章修辭,莫用古語及今爛字,詩有六式

今天和大家聊一下論字句篇章修辭。

(一)莫用古語及今爛字

王氏反對寫詩用古語及陳言,他提出:“凡屬文之人,常須作意。……巧送言詞,精練意魄,所作詞句,莫用古語及今爛字舊意。改他舊語,移頭換尾,如此之人,終不長進。為無自性,不能專心苦思,致見不成。他不但反對用古語及今爛字舊意,還反對將別人舊語改頭換尾。可見他主張用語詞要有創新,要有自己的特點,要能專心苦思,不落人案白。這一見解是可取的。至於古人精妙之語,他認為可以幫助構思發興,但不能襲用來寫作。王氏此觀點與陸機“謝朝華於已披,啟夕秀於未振”的觀點一脈相承。

這裡是文章圖片\1.jpg

(二)詞語“淵雅”、“不難”、“不辛苦”說王氏在“詩有六式”中提出:

一日淵雅,如或一覽意窮謂之浮淺。阮胡宗詩“中夜不能寐,起坐彈鳴琴。,二日不難,王仲宣詩:“朝入憔郡界,曠然銷人憂”。此謂絕斤斧之痕也。三日不辛苦,王仲宣詩:消遙河堤上,左右望我軍。”此謂婉而成章也。(顧龍振《詩學指南,卷三王昌鈴《詩格》)上述“淵雅”即言盡意不窮,以阮鬧宗《詠懷詩》有憂慮禍患之意為例。不難即語言自然,不雄琢,以王仲宣《從軍詩》為例。“不辛苦”即婉而成章,如王仲宜《從軍詩》:“朝發鄴都橋,暮濟白馬津,逍遙河堤上,左右望我草”,語言天然渾成,似得來全不費功夫,故為不辛苦之義。王昌齡所提“不難”、“不辛苦”的觀點,亦見於《文鏡秘府論·南卷·論文意》。總之,對語詞的運用要求自然清新、委婉含蓄。

論字句篇章修辭,莫用古語及今爛字,詩有六式

(三)論一聯兩句之間的關係

王昌齡《詩格》談到一聯兩句之間的關係,常常是下句補充上句之意。如《文鏡秘府論·地卷·十七勢》:“第八,下句拂上句式。下句拂上句勢者,上句說意不快,以下句式拂之,令意通。”詩例:“夜聞木葉落,疑是洞庭秋”、“海鶴時獨飛,永然滄洲意。”這與王昌齡所說“詩有上句言物色,下句更重拂之體”。之意相類。又如《十七勢》:“第十一,相分明勢。相分明勢者,凡作語皆須令意出,一覽其文,至於景象,恍然有如目擊,若上句說事未出,以下一句助之,令分明出其意也。”如李湛詩:“雲歸石壁盡,月照霜林清。”這是“一覽其文”,兩句語意均明的例。崔曙詩:“田家收已盡,蒼蒼唯白茅”,這是籍助下一句使第一句意義分明的例。(四)論起句、落句法

論字句篇章修辭,莫用古語及今爛字,詩有六式

《文鏡秘府論·地卷·十七勢》中記載:王昌齡《詩格》提出起句的方式有六種:

1.“直把入作勢”——“若賦得一物,或自登山臨水,有閒情作,或送別,但以題目為定,依所題目,入頭便直把是也。”就是詩句一開頭便直接敘出題旨。如《送別詩》:“春江愁送君,慈草生氛氳。”即是適例。

2.“都商量入作勢”——“每詠一物,或賦贈答寄人,皆以入頭兩句乎商量其道理,第三第四第五句人作是也。”就是先用兩句話泛論道理,旋即引起後面的發端。例如王昌齡《上同州使君伯詩》:“大賢奈孤立,有時起絲綸,伯父自天察,元功載生人。”頭兩句是泛論,第三句即入題。

論字句篇章修辭,莫用古語及今爛字,詩有六式

3.“直樹一句,第二句人作勢”——“直樹一句者,題目外直樹一句景物當時者,第二句始言題目意是也。”如王昌齡《登城懷古詩,:“林蔽寒蒼茫,登城遂懷古。”第二句才敘題目本意。

4.“直樹兩句,第三句人作勢”——“亦題目外直樹兩句景物,第三句始人作題目意是也。”如王昌齡《留別詩》:“桑林映阪水,雨過宛城西,留醉楚山別,陰雲暮悽悽。”前二句寫景,第三句道出題意。

5.“直樹三句,第四句入作勢”——“亦有題目外直樹景物三句,然後即入其意,亦有第四第五句直樹景物,後人其意,然恐爛不佳也。”如王昌齡《代抉風主人答》:“殺氣凝不流,風悲日彩寒,浮埃起四遠,遊子彌不歡。”前三句寫景,第四句為點題句。

論字句篇章修辭,莫用古語及今爛字,詩有六式

上述第3、4、5種方法都是先描寫景物,後帶起題意。王氏認為前三句寫景還可以,如四句、五句寫景,然後再入題,則“不佳”了。

6.“比興人作勢”——“遇物如本立文之意,便直樹兩三句物,然後以本意入作比興是也。”這是以比興手法作為開端人題的。如王昌齡《贈李侍御詩》:“青冥孤雲去,終當暮歸山,志士權苦節,何時見龍顏。”

《文鏡秘府論·地卷·十七勢》記載:王昌齡還提出落句的方式兩種:

論字句篇章修辭,莫用古語及今爛字,詩有六式

1.“含思落句勢”——“每至落句,常須含思,不得令語盡思窮,或深愈堪愁,不可具說。即上句為意語,下句以一景物堪愁,與深意相愜便道。仍須意出成感人始好。”這是說落句要含蓄,應語盡而意未盡。他反對語盡意盡,或雖有深意卻無具體景物相愜,使人不易體會。如王昌齡《送別詩》:“醉後不能語,鄉山雨霧界。”既含蓄又形象。用“鄉山雨界霧”的景物使“醉後不能語”的深意具體形象化。

2.“心期落句勢”——“心有所期是也。”如王昌齡詩:“青桂花未吐,江中獨鳴琴。”注云:“言青桂花吐之時,期得相見。花既未吐,即未相見,所以江中獨鳴琴。”這是說落句中孕含有心中所期望的意思。

論字句篇章修辭,莫用古語及今爛字,詩有六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