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隊69勝加29.6分拿不到MVP,97年馬龍憑什麼搶走喬丹這一榮譽?

在喬丹第二次復出的96-97賽季,在前一年打出72勝10負的戰績後,這一年的公牛常規賽又摧枯拉朽一般的取得了69勝13負的戰績,場均球隊淨勝分可以達到10.8分。至於喬幫主,則一如既往的拿下了29.6分5.9籃板4.3助攻1.7搶斷以及場均命中率達到48.6%的出色數據。

帶隊69勝加29.6分拿不到MVP,97年馬龍憑什麼搶走喬丹這一榮譽?

按理來說,這一年喬丹作為最出色球隊的最出色球員應該毫無疑問的會獲得當年的常規賽MVP,可這一年的MVP卻被常規賽64勝的西部第一爵士隊的當家球星馬龍拿走了。那麼,到底馬龍是憑藉什麼“搶走”了理應屬於幫主的MVP呢?

第一點:審美疲勞

帶隊69勝加29.6分拿不到MVP,97年馬龍憑什麼搶走喬丹這一榮譽?

在前一年取得72勝的當時歷史最好常規賽戰績後,97年的公牛被人們賦予了更多的期待,儘管他們依舊取得了69勝的歷史第三的常規賽成績,但在媒體和球迷眼中這就是那支公牛隊退步的表現。

再加之,95-97賽季馬龍場均砍下了27.4分9.9籃板4.5助攻1.4搶斷的並不輸喬丹的全面數據,所以MVP傾向於了馬龍。

第二點:馬龍有隊友BUFF加成

帶隊69勝加29.6分拿不到MVP,97年馬龍憑什麼搶走喬丹這一榮譽?

這裡所說的“BUFF加成”是指:這一年爵士隊的另外兩個核心斯托克頓和霍納塞克的表現,整體上不如公牛隊的進入了進攻三陣和防守一陣的皮蓬和以場均16.1籃板取得了籃板王的羅德曼。由此對比,馬龍帶隊取得西部第一的成績相對難度更大。

第三點:喬丹太強了

帶隊69勝加29.6分拿不到MVP,97年馬龍憑什麼搶走喬丹這一榮譽?

不論是從第一次退役前的三連冠來看,還是從第一次復出後的第一冠來看,幾乎所有人都認同喬丹是那個時代的王者,自然那些年多數的個人榮譽都被喬丹拿走了。在這種情況下,大家自然更樂意見到有一個人可以出來挑戰這個王者,而97年這個人被選為了馬龍。

帶隊69勝加29.6分拿不到MVP,97年馬龍憑什麼搶走喬丹這一榮譽?

綜合上述的三點理由,對於馬龍是憑什麼搶走喬丹MVP的,我只想說:當時的聯盟就打算這樣做,只不過馬龍表現最好。

如果幫主沒能打出極其誇張的表現,並且公牛戰績不能超過72勝,那麼MVP就不會是幫主的,因為沒有人不想看有人挑戰並激怒王者的精彩好戲。

帶隊69勝加29.6分拿不到MVP,97年馬龍憑什麼搶走喬丹這一榮譽?

當然最終在總決賽,我們看到了馬龍激怒喬丹的後果,同時也誕生了那句:郵差週末不上班的名言。只是唯一比較讓人可惜的是,如果97年的MVP歸屬老流氓,那喬丹的生涯就會湊齊一波“666”的成就,而不是現在的“656”。

歡迎各位球友在評論區發表看法!

帶隊69勝加29.6分拿不到MVP,97年馬龍憑什麼搶走喬丹這一榮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