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代批子女作業已成社會常態,學生“減負”等於家長“增負”

老師要求家長批閱孩子的作業,沒按時完成任務,還要當眾‘點名批評’?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每天的課程完成後,老師都會給我們家庭作業。

家庭作業的存在無可厚非,這是為了幫助孩子鞏固課堂學習知識,也可以讓老師直觀地瞭解,孩子到底有沒有掌握課堂上傳授的知識。

不過最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移動網的逐漸普及,教育似乎也搭上了信息時代的‘便車’?

家長代批子女作業已成社會常態,學生“減負”等於家長“增負”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都反映,家庭作業似乎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

我的女兒今年1年紀,週末要做將近20張卷子

孟女士來自陝西西安,80後她女兒今年剛剛一年級,本以為把孩子送進小學後會輕鬆一點。

但是她沒想到,自從女兒上了小學之後,自己肩上的壓力竟然“急轉直上”!

“女兒週末的作業竟然有二十張卷子,而且還要打印、塑封、這真的是一年級的孩子能完成的嗎?”

孟女士直言。

“而且老師最後也不會收這個卷子,到頭來還是我們幫老師批改。”

家長代批子女作業已成社會常態,學生“減負”等於家長“增負”

孟女士的語氣有些抱怨,也有些無可奈何。

而且,與她有類似遭遇的家長還有很多。

我有一對雙胞胎,每天晚上至少十點才能睡覺

章先生來自遼寧瀋陽,他的雙胞胎今年上小學三年級。

除了批改作業外,章先生夫妻倆還要批重點、批分,回頭還要和孩子一起分析當天難點,孩子的錯誤出在什麼地方。

家長代批子女作業已成社會常態,學生“減負”等於家長“增負”

“實在太累了,我們的工作本來就很忙,再承擔這樣的任務,真是感覺力不從心。”

章先生的語氣很憔悴。

而且在章先生的微信群裡,能看到老師不時還會對“工作不積極”的家長點名批評。

家長代批子女作業已成社會常態,學生“減負”等於家長“增負”

家長代批子女作業已成社會常態,學生“減負”等於家長“增負”

看來,章先生的遭遇也不是個例。

家長代批子女作業已成社會常態,學生“減負”等於家長“增負”

還記得筆者小時候,就曾經聽說過“減負”,但是減負是否真的得以實行了呢?

教育部門是否起到了監督作用呢?

答案肯定是沒有的。

家長代批子女作業已成社會常態,學生“減負”等於家長“增負”

不過,除了教育部門的原因外,筆者認為家長的身上也存在一些問題。

捫心自問,身為家長的你是否存在“學習攀比”的心態呢?

假如“你認為”孩子有更好的學習機會,你是否也會不經過孩子的同意,單方面為孩子‘增負’呢?

也許,家長這方面也存在推波助瀾的作用吧?

對於‘校內減負,校外增負’,你怎麼看?

(假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個贊或關注吧,您的支持是筆者最大的鼓舞!)

家長代批子女作業已成社會常態,學生“減負”等於家長“增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