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調整前後對照,十月起,上班族的工資將發生這些變化

期待已久的國慶長假要來了,然而這個10月令人期待的不只是長假,還有即將“變多”的工資。

9月7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佈《關於2018年第四季度個人所得稅減除費用和稅率適用問題的通知》,明確對納稅人在2018年10月1日(含)後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統一按照5000元/月執行, 並按照新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計算應納稅額。

個稅調整前後對照,十月起,上班族的工資將發生這些變化

10月起個稅有何變化?

10月1日起個稅主要有兩方面變化,一是起徵點由原來每月3500元高到了每月5000元;二是將適用新稅率表,中低收入稅率級距拉大。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此表示,新個稅規定擴大了低檔稅率級距,廣大納稅人將不同程度享受到減稅紅利,特別是中等以下收入群體獲益更大。僅以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到每月5000元這一項因素來測算,修法後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占城鎮就業人員的比例將由現在的44%降至15%。

個稅調整前後對照,十月起,上班族的工資將發生這些變化

重點來了,上班族工資將如何變化?

起徵點和稅率變化將如何影響給上班族工資,中國網財經記者列了不同收入群體的納稅額變化。

個稅調整前後對照,十月起,上班族的工資將發生這些變化

從上表可見,10月1日之後,扣除“五險一金”等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上班族將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5000到15000元的收入群體個稅納稅額將減少五成以上,20000-30000元的收入群體個稅納稅額將減少三成以上。新個稅的福利將不同程度惠及每一個收入群體。

此外,新個稅法還增加規定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作為專項附加扣除,以及允許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三類收入在扣除20%的費用後計算納稅,預計將於明年1月1日起實施。

鏈接:個稅相關概念

個人所得稅是以個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徵稅對象所徵收的一種稅,是政府利用稅收對個人收入進行調節的一種手段。

個稅起徵點(正確叫法為個人所得稅基本費用扣除標準或免徵額),即稅法規定的徵稅對象中免於徵稅的數額。免徵額部分不徵稅,只對超過免徵額的部分徵稅。

應稅項目:1、工資、薪金所得;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4、勞務報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許權使用費所得;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8、財產租賃所得;9、財產轉讓所得;10、偶然所得;11、其他所得。

應納稅所得額=(月收入-五險一金-起徵點-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