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全州這個小鎮推進鄉村振興有妙招,“三產融合”譜華章

廣西全州這個小鎮推進鄉村振興有妙招,“三產融合”譜華章

9月下旬,以“豐收中國·醉美全州”為主題的全州縣慶祝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在才灣鎮隆重舉行。一時間,才灣古鎮成為了豐收、吉祥的代言地,也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廣西全州這個小鎮推進鄉村振興有妙招,“三產融合”譜華章

天湖街集鎮風貌,展現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為何全州縣的首屆豐收節設在才灣鎮舉辦?才灣鎮有何獨特的魅力和優勢?

近日,我們走進才灣鎮,這個素有“魚米之鄉”之美譽的古鎮,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展現出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萬畝農田,金穗飄香;千畝沃柑,生機盎然;建設中的米粉加工園區不斷強化著工業支撐,特色精品路線向八方來賓展示著屬於才灣的特色旅遊……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打造中國新農村。今年以來,在全州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才灣鎮圍繞全縣“強農業、壯工業、建新城、興旅遊、活商貿、惠民生”的總體思路,緊扣“黨建領鎮、農業富鎮、工業強鎮、旅遊興鎮、生態美鎮、民生和鎮”的工作目標,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主動適應當前經濟工作新形勢、新特點,確立了“生態、特色、品牌”三大主攻方向,統籌推進農業、工業、旅遊業為主的三大產業融合發展,譜寫了新時代的農村振興新篇章。

夯實農業基礎推動農業產業向“新、高、精”邁進

金秋送爽,瓜果飄香。

漫步在才灣鎮的村莊和農田,記者發現,一條條村村通公路平整、寬敞,把散落於各處的村莊緊密連接,佈下了便捷的交通網;一條條引水渠內,清水流淌,灌溉著阡陌交錯的萬畝良田。

廣西全州這個小鎮推進鄉村振興有妙招,“三產融合”譜華章

萬畝良田,金穗飄香,豐收正當時。

談起今年的豐收,才灣鎮七星村的農戶蔣胡兵感慨良多。蔣胡兵說,去年“7·1”特大洪災過後,作為全州縣受災最嚴重的鄉鎮之一,才灣鎮的農田水利設施遭受了極大的破壞。今年以來,為了幫助農民順利耕種,政府加大水利設施維修力度,為他們今年的豐收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據才灣鎮政府的工作人員介紹,今年以來,才灣鎮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這一總體目標,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經濟發展為著力點,不斷增強農村經濟發展後勁,強化特色產業發展驅動,全鎮農業得到較大提升。村村通道路的修建,引水渠的拓寬等,就是才灣鎮農村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的體現。才灣鎮進一步落實全州縣“億元工程”前期建設和在建工程等各項工作,做好災後重建工作,完成了14條村連通公路的驗收和結算,對34處公路進行維修,投入126萬元對18處水毀公路進行修復,並完成一處便橋的修建,全長10公里的肖家灣公路正在開展硬化工作,紫嶺村委下家嶺段,山川中心小學段,五福村委小洞至半邊街段硬化工程共計投入94萬餘元。此外,才灣鎮加大水利設施維修力度,維修完堰壩40處,引水渠護坡36處,引水渠879米,防洪堤3處、110米,山塘3個,極大地修復、完善了農田水利設施。

9月底的一天,記者跟隨才灣鎮政府的工作人員來到全州縣才灣鎮愉園沃柑生產基地。全州縣才灣鎮愉園沃柑生產基地由全州縣愉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創建,規劃面積5000畝,主要栽種品種為沃柑和W·默科特,愉園沃柑生產基地是才灣鎮沃柑種植產業區的核心區。

站在核心區的觀光臺上,放眼望去,周圍的幾座山頭均被一棵棵蒼翠的沃柑樹染上了綠色。時間回溯到2016年初,核心區所在的幾座山頭,有的還是一片荒蕪,有的長滿了雜樹和亂草。僅僅一年多的時間過去,這裡已經大變樣。愉園沃柑生產核心區的負責人卿熙化告訴記者,目前基地沃柑的種植總面積達1200畝,屬於全州縣頗具規模的沃柑種植基地之一。

回顧核心區的打造過程,卿熙化說,上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給予的極大關心和支持,功不可沒。

廣西全州這個小鎮推進鄉村振興有妙招,“三產融合”譜華章

鎮黨委書記趙瑞文深入果園查看提子長勢。

2016年1月份,核心區成立,隨之而來的就是土地流轉的問題。核心區涉及兩個村委的100多戶居民,要做通農戶的思想工作,是一項艱鉅的任務。為此,才灣鎮專門組織成立了土地流轉工作小組,挨家挨戶上門做農戶的思想工作。有些農戶在外務工,工作人員除了電話聯絡,甚至專門驅車赴外地登門做思想工作。短短4個月的時間,核心區成功流轉土地近千畝。2016年5月,核心區栽種下了第一批沃柑苗。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才灣鎮政府繼續做土地流轉工作,最終完成了1200多畝土地的流轉。

為了回饋政府和當地農民在核心區打造過程中給予的支持和幫助,卿熙化帶領他的隊伍開始通過自己的方式反哺一方百姓。愉園沃柑生產核心區通過“黨支部+公司+貧困戶+農戶”的模式,走出了一條“黨支部引領,企業做示範,貧困戶、農戶跟著幹,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致富新路子,輻射帶動全鎮100餘戶貧困戶種植沃柑近2000畝。才灣鎮愉園沃柑種植黨支部成立了“產業扶貧聯盟”,將發展意願相同的農戶,形成一個產業發展利益聯盟共同體,統籌產業規劃、生產和銷售,以愉園沃柑連片種植基地建設為契機,發展壯大全鎮沃柑種植,破解了脫貧攻堅單打獨鬥的問題。

全州縣才灣鎮愉園沃柑生產基地的發展只是才灣鎮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據才灣鎮鎮長蔣士春介紹,今年以來,才灣鎮還著力推動農業產業向“新、高、精”邁進,並取得了不俗的成效。

首先是加快打造高品質種植業,努力推動種植業向高端精品化發展。按照“高定位起步、高要求規劃、高標準建設”的思路,對原有柑桔、葡萄低產園進行改造,加快發展以沃柑為主的高端高效產業。今年上半年,才灣鎮新種植沃柑、W.默科特共8000餘畝,富硒水稻10000餘畝,其中100畝以上標準化沃柑種植園11個,500畝以上標準化沃柑種植園3個,在總量及示範點建設上取得了“雙突破”。

在注重高端品質的同時,立足“精”,加快推進粗放農業向精細化立體農業升級。把“綠色生態、產出高效、產品安全”作為推動傳統農業向精品生態農業轉型升級根本出發點。發揮現代農業開發公司帶動引領作用,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加快“稻+魚(蛙)+瓜(果)”等高效立體共作農業模式的推廣,幫助普通農戶破解傳統低效農業發展“天花板”,走出了“點上有示範,面上有推廣”的產業發展新路子。今年上半年,才灣鎮升級打造了輻射面積三千餘畝的七星冷水魚養殖示範點和100餘畝的金堂黑斑蛙養殖示範基地。

廣西全州這個小鎮推進鄉村振興有妙招,“三產融合”譜華章

鎮長蔣士春檢查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在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才灣鎮的扶貧攻堅也寫下了佳績。在產業扶貧方面,才灣鎮已發展的新型經營主體有15個,覆蓋了2個貧困村,發展產業基地15個,通過發展產業基地直接帶動了238戶貧困戶發展種植;基礎設施方面,2018年計劃實施扶貧項目庫基礎設施32項,截至目前已完工5項;貧困戶繳納新農合達100%;“雨露計劃”宣傳到戶,覆蓋面達100%。

強化工業支撐推動工業產業向“三化”提升

作為魚米之鄉的才灣鎮,其工業的發展也並不遜色。

今年上半年,才灣鎮共引進項目6個,完成招商引資4.3億元,佔全年任務71.7%,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8億元。依託產糧大鎮的優勢,鎮內米粉企業、大米加工企業得到快速發展,實現了一二產業融合發展。目前,全鎮9家米粉企業年均消耗大米2.59萬噸,產值可達1.13億元,產量約佔全縣米粉產量57%;九提香、吉利大米廠兩家大米加工企業年消耗稻穀可達3.45萬噸,年產值約1.1億元。與此同時,位於才灣鎮的勇旺粉業、米蘭香、徐七二等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均完成二期工程建設,鎮內企業規模化發展趨勢進一步突顯。

廣西全州這個小鎮推進鄉村振興有妙招,“三產融合”譜華章

才灣的米粉加工產業,遠近聞名。

工業產品實現“品牌化”。才灣鎮把激發企業創新內生動力和提升產品品牌影響力作為拉動企業效益增長的“兩駕馬車”,今年以來,才灣鎮通過組織企業參加展銷會,邀請媒體進行對外宣傳等方式,加大了全鎮各企業產品對外推介力度,為企業品牌“走出去”扶上了馬,並送了一程。時下,才灣特色幹米粉、徐七二特色農副產品、海洋坪臘味系列、優質富硒大米等,均受到了廣大消費者青睞。今年5月,徐七二食品有限公司還獲得了自治區重點推薦品牌的榮譽。

才灣米粉加工產業,遠近聞名。近年來,才灣形成了產業化、規模化的米粉加工產業。為推動鎮內米粉行業生產工藝統一、產品質量標準統一、品牌標識統一,把米粉產業和米粉產品打造成金牌產業和拳頭產品,才灣鎮依託國道322線便捷的交通優勢和區位優勢,正規劃建設佔地面積約900畝的米粉產業園。

9月28日下午,位於全州縣才灣鎮米粉加工園區的桂林全州米蘭香食品有限公司的標準化生產車間內,一根根幹米粉正在晾曬架上散發著淡淡的米香味。作為目前桂林市自動化程度高、設備配套全、規模較大的桂林米粉加工企業,桂林全州米蘭香食品有限公司設生產線3條,年加工生產能力達2萬噸,加工大米2.22萬噸,年產值1.03億,可解決勞動力就業120人。

桂林全州米蘭香食品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汪麗告訴記者,近年來,才灣鎮高度重視米粉產業的發展,其中米粉產業園的打造,就是最好的體現。目前,桂林全州米蘭香食品有限公司的舊廠區和新廠區均被列入米粉加工園區內,為公司的做強做大,提供了更好的契機。“米粉加工園區的打造,一方面有助於我們米粉加工產業的規模化發展,另一方面提升了全鎮米粉加工產業的生產環境和企業形象,有助於吸引客商的關注,更有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汪麗說這些話語的時候,言語中充滿自信。

才灣鎮鎮長蔣士春說,米粉加工園區建成後可容納上規模企業12家,年產量預計可達7.2萬噸,年產值超過3億元。屆時,才灣的米粉產業將走向“集聚化”的發展道路,米粉總量、產品品質以及品牌效益將得到大幅提升。

搶佔旅遊業先機促進產業融合助推經濟發展

在全州縣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現場,彙集於才灣鎮的八方來賓發現,才灣鎮不僅有現代化的農業,有不斷強化的工業,更有能吸引遊客、留住遊客的蓬勃發展的旅遊業。

廣西全州這個小鎮推進鄉村振興有妙招,“三產融合”譜華章

豐收節上趣味挑穀子比賽,盡顯豐收喜悅。

近年來,才灣鎮依託天湖旅遊開發以及覺山鋪湘江戰役(遺址)公園建設的發展契機,加快打造“紅+綠”旅遊體系,把旅遊產業鏈條壯大、延伸到農業開發、企業生產、鎮村建設等領域。

旅遊路線如何規劃,精品如何打造,一直是才灣鎮政府思考的重點。緊抓建設大桂林生態休閒旅遊精品線路發展機遇,才灣鎮整合鎮內生態美景、紅色遺蹟、特色產業、鄉土風情、佛教文化等資源,規劃完成鄧吉村委至天湖旅遊景區、天湖街至金堂渡口、紫嶺村委至真寶鼎,全長約80公里的三條精品旅遊路線。

精品路線打造出來了,如何突顯才灣的特色,又如何推進特色景點的建設?針對這些問題,才灣鎮政府按照“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全民共建”的方式,圍繞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做好特色景點開發。目前,已在天湖二級公路沿線,發展起了柑桔、富硒米、冷水魚、高山生態養殖等休閒生態農業體驗帶。此外,秦家塘、寨圩、閆家、禾佳洞等四個廣西鄉土特色旅遊示範村,也正在加緊打造。

有了精品路線,有了特色,還需要創立旅遊品牌,加快旅遊商品的開發,成為了當務之急。才灣鎮把旅遊紀念品、旅遊工藝品、旅遊食品、地方土特產作為旅遊商品開發的重點,鼓勵鎮內企業加大產品精細化、差異化生產力度,開發“伴手禮”,吸引遊客消費購買。同時,為適應才灣鎮旅遊發展的需求,對全鎮總體規劃進行了調整,擬將在建的天湖新區規劃建設成為具有濃郁全州風情的全縣特色小商品、土特產展銷一條街,為產品展銷提供平臺。目前,才灣鎮已開發出天湖臘味,三水一灣富硒米,徐七二醬料、涼粉,青春酒業米酒以及幹米粉等旅遊商品供遊客購買,深受好評。

廣西全州這個小鎮推進鄉村振興有妙招,“三產融合”譜華章

天湖美景,為才灣的旅遊增添了極強的吸引力。

如果說農業的發展,給了老百姓富足的生活,那麼鄉村旅遊業的發展,更加助推了農民致富、鄉村振興。據才灣鎮黨委書記趙瑞文介紹,近年來,才灣鎮在縣四家班子的領導下,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指導下,依託鎮內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推動了鎮內加工企業快速發展,農副產品附加值得到大幅提升,不僅提高了農產品銷售價格,也為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提供了機會。隨著才灣旅遊開發的不斷深入,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將達到新的高度,今後才灣鎮將繼續以創新為導向,借鑑學習先進經驗,加快才灣經濟社會發展步伐,譜寫鄉村振興新華章!(文/桂林日報 記者 秦麗雲 通訊員 劉正玲 圖/全州縣才灣鎮政府)

廣西全州這個小鎮推進鄉村振興有妙招,“三產融合”譜華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