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著活下去》:有些笑容的背後,是一群都市青年的焦慮


《笑著活下去》:有些笑容的背後,是一群都市青年的焦慮

作者高嘉程,《奇葩大會》節目截圖

如果你是《奇葩說》的忠實觀眾,圖片中的這個男子你一定印象深刻,他叫高嘉程,範湉湉叫他“米未野雞”。當時在《奇葩大會》的選拔現場,這個反應迅速、言辭犀利的小夥兒,讓我看了三遍那期節目的錄像。

我以為這樣一位優秀的年輕人,能夠進入這個時代頂尖的明星公司,一定有著非常強悍的履歷和個人能力,可是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才知道,他和很多都市青年一樣,畢業之後有過迷茫,經歷過很多“憋屈”的歲月,也曾為夢想遠赴他鄉,當然,也曾從他鄉鎩羽而歸,好在最終,這個有心的大男孩兒一直保持敏感,對生活總是有著自己的思考,我們也幸而在今天,看到了他所記錄下的都市青年故事。

這本書裡有一篇故事,叫做“不將就,才是這世上最好的美德”,講的是一些作者工作時候的慘痛經歷。大學時候的第一份兼職,有一個心態扭曲的領導,經常以罵同事為樂,有一次作者發高燒想請假,然而電話那端傳來的卻是不行,沒有人可以頂替。等作者拖著帶病的身子去上班時,這位領導居然來了一句:“喲,這不是能來上班嗎?我以為多嚴重呢”。說實話,這時候換成我,肯定要衝上去打人了。

《笑著活下去》:有些笑容的背後,是一群都市青年的焦慮

在接觸服務行業的這一年多里,作者還換過幾個領導,但基本都是一些有著不同程度“心理障礙”的選手,用他自己的話說:“在這一年多里,我沒明白自己想做什麼,但是卻明白了自己一定不要做什麼”。後來,他應聘過幾家公司,表面上看著都挺好,可實際上都是一些不堪入目甚至搬不上臺面的工作,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之後,一位很多年沒有聯繫過的高中同學開始找到他,並且總是對他說些莫名其妙的話,比如“我們領導對我們超級好”、“我的工資好像比你多200塊”,“有事隨時找我幫忙”之類的,而作者需要這位朋友的幫助時,最終卻總是不了了之。

再後來,這位朋友關注了作者的公眾號,但是這世界上總是有些人,它們永遠不會承認別人很好,面對著一個公眾號粉絲過百萬的作者,他甚至在群裡就直接說:“有什麼寫一些自以為是的東西,能怎麼樣?”,這次作者終於沒有忍住,回懟了一句:“你最厲害,你靠著的那家公司倒閉了你都不會走”,不一會兒,他的這位朋友就退群了,同時還發了一個朋友圈:

“別用你廉價的優越感在我面前秀,因為再給你一輩子你還是不如我,從前是,現在也是。”

之後從作者口中得知,這位朋友上了一所很不滿意的大學,認為自己高中的努力都白費了,四年的校園生活並沒有讓他重新找到方向,而是不停的抱怨這、抱怨那,畢業之後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就怪自己的文憑,而實際上,作者的就讀的大學也沒比這位朋友好到哪裡。

其實真正有問題的不是大學,也不是環境,而是人本身,即便身邊到處都充斥著讓自己感到困惑的人,可仔細想想,自己不也是他們當中的一員嗎?畢業之後沒有好工作,並不全是因為文憑,可能是因為這四年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抱怨自己身處的環境有多差,而沒搞清楚自己為什麼這麼差

《笑著活下去》:有些笑容的背後,是一群都市青年的焦慮

這本書裡有太多人的影子,至少對於我而言,我看到了自己。畢業後我曾想去北京,但卻一直蜷縮在老家的小城市,做著一份混吃等死的工作,熱血與執著一點點的消退,我開始變得像自己曾經討厭的那些人,油嘴滑舌,行將就木。這樣的日子過了5年,終於有一天我忍不住了,哪怕是睡大街,我也不想窩在這裡,當一輩子的舔狗了,之後我來到了南方,來到了一個距離老家兩千多公里的城市,在這裡,我重拾了自己的夢想,開始更快的學習和成長,我常常笑著對別人說:“前幾年過的太安逸了,現在是在還前幾年的債。”

但說實話,我也和作者筆下的那些年輕人沒太大差別,住在出租屋裡,吃著有券的外賣,焦慮和不安還會在失眠的夜裡侵襲,即便心懷夢想,可面對未知的未來,我除了給自己一個笑容之外,沒有回頭路可走。

是真的沒有回頭路嗎?回到老家,我仍可以找一份不錯的工作,拿到一份身邊同學羨慕的工資,每天回家都有熱乎的飯菜,家裡的大床我隨意翻滾,有什麼事情隨便打個電話就能叫上一大堆朋友,這些都是我的回頭路啊。其實我也知道,是自己不想回頭了,我內心深刻的感知到,前行的路上有一束光,它時遠時近,忽明忽暗,但卻從未消失,它讓我知道,只要比別人努力一點,我就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只要比別人勤奮一點,就可以接觸到更多有趣有料的人,我已經開始享受這個追逐的過程了,至於能不能觸碰到這束光,反而覺得沒那麼重要了。

所以你看,焦慮在希望面前,一點都不可怕,陷入焦慮中可能會抓狂,但是陷入希望中,可能會瘋狂。


《笑著活下去》:有些笑容的背後,是一群都市青年的焦慮

米未創始人馬東在這本書的序言中,如此評價作者:“高嘉程很敏感,文筆老辣,對世界有自己的固執,關心自己所關心的,討厭自己所討厭的,人狠話密,夸人聽著像罵人,罵人聽著讓人想死。有一次公司團建吃燒烤,他坐在一個角落裡哭,我單純地以為是喝大了,後來才知道是他的生活出了點狀況,心裡沒藏住事,酒也沒壓住事,我才看見他那顆少年的心。”這話多少有點戲謔,不過確實很像作者的文字風格,這個嘴賤的年輕人確實很有態度,你能在他嬉笑怒罵的文字裡感受到十足的真誠,就像在充滿焦慮感的城市裡,仍然能看到許多面帶樂觀笑容的年輕人。

(文 | 周小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