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的力量感

我們看到一幅書法,最常說的就是那些字“有勁兒沒勁兒”,這說的是寫字的力度——線條上的力量感。有美感的書法線條,其特點是一致的,那就是“有力度”,傳統書法理論上稱為“筆力”。我們說某人書法線條“入木三分”,即是誇讚其書法線條有力度,達到了美的標準。

書法的力量感

書法的佈局也講求力感,任何一篇書法作品如果沒有筆力,就會神態疲憊,毫無生氣。歷代眾多書家都以筆力著稱。當然,筆力也有不同的風格,鐵畫銀鉤的是剛勁之力,綿裡藏針是柔和之力,婀娜俊逸是凝練之力。風格各異的作品,都以不同的手法表現了“力感”之美。

欣賞書法藝術,總有筆力的認識和評價。書法通過各種點畫線條,表現客觀物象的運動和主觀思想感情。線是書法藝術的主要審美因素。線條之美,首先在於有力量,這種力量是生命的力量。歷來書法家講究中鋒運筆、萬毫齊力。筆力表現了作者積累的筆力、技巧和智慧,而且還表現了作者內在精神世界的深度。

書法的力量感

那怎樣才能做到有筆力呢?首先用筆要“實”,就是讓運筆的力量實實在在地通過筆毫注入到點畫之中。清代包世臣《藝舟雙楫》雲:“筆實則墨沉,筆飄則墨浮。”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是需要長時間下功夫積累的,要達到用筆精熟得法,點畫線條自然沉著有力,即所謂“力透紙背”。只有筆力透過紙背,字跡才能躍然脫於紙外,顯示出書法的精神風采,給人以美感享受和精神鼓舞。

顏真卿的字以點畫線條的豐實飽滿表現了書法的力量,那麼,平實中和的點畫線條能不能也表現出書法的力量呢?當然可以。虞世南《孔子廟堂碑》中的點畫線條都不粗壯,運筆的起伏也不大,是一種很平和溫潤的寫法,但是裡面卻蘊藏了極大的力量。

書法的力量感

如果點畫線條很細,可以寫出力量嗎?當然可以。宋徽宗的瘦金體點畫線條都很細瘦,但是看上去很有力量,而且筆下的力量貫徹到了鋒毫之間,瘦而不弱,細而不纖,清而不寒。學習瘦金書特別要注意這一點,不能寫得纖弱清寒。寫瘦金體適宜用長鋒硬毫筆,下筆要注意控制筆力,力量要達於毫端,乾淨利落,不可拖泥帶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