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高超的表達技巧,常人難以企及!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是我國北宋著名詞人。與辛棄疾同為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蘇軾在詞的領域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最突出的便使詞從傳統的“豔科”轉變為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其詞現存300餘首,有詞集《東坡樂府》傳世。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詞,便是其中一首經典詞作《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是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期間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主要通過月夜孤鴻這一形象,表達了蘇軾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全詞託物寓人,高超的表達技巧,常人難以企及。黃庭堅曾評價這首詞:“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蘇軾的這首《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高超的表達技巧,常人難以企及!

詞的起始兩句“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是對環境氛圍的一個營造。即一輪殘月正高掛在稀疏的梧桐之上,漏壺水盡之時,人也變得安靜起來。“漏”指的是古代計時用的漏壺。這裡的“漏斷”指的是夜深的意思。所以蘇軾這兩句詞營造的便是一個月掛疏桐、夜深人靜的孤寂氛圍。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高超的表達技巧,常人難以企及!

緊接著兩句“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則緊承上面所營造的氛圍,襯托出“幽人”和“孤鴻”的形象。即在月掛疏桐、夜深人靜的時候,蘇軾這個“幽人”走出庭院,在月光下孤單地徘徊,而誰能夠見到這情形呢?只有那同樣孤單飛過天穹的鴻雁。從這兩句詞來看,蘇軾巧妙地將“幽人”和“孤鴻”兩種意象結合在了一起,人物合一,讀起來不僅容易理解情感,而且更具詩意之美。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高超的表達技巧,常人難以企及!

下闋前兩句“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是對蘇軾此時孤寂的心境做了刻畫。只不過蘇軾是通過孤鴻的驚起回頭,和懷抱幽恨來突出人的一個孤寂心境。即蘇軾因為孤寂,頻繁的回顧往事,但越回顧越變得孤寂起來。而這孤寂的心境就如同孤鴻一樣,所以更沒有人能理解了。蘇軾內心的孤寂可想而知。

最後兩句“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則是接著通過對孤鴻的刻畫,來表達蘇軾的處境。即懷抱幽恨的孤鴻,在寒枝間飛來飛去卻不肯棲息,最終只好落宿於寂寞荒冷的沙洲上,度過寒冷的夜晚。託物寓人,這裡實際上表露了蘇軾貶謫黃州後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的心境。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高超的表達技巧,常人難以企及!

綜觀蘇軾的這首詞,所營造的詩境是高曠灑脫、超凡脫俗的。蘇軾和孤鴻在這首詞中,也彷彿化為一體,惺惺相惜。從孤鴻的心理活動和動態描寫,我們能夠確切的感知到蘇軾孤寂的心境。這種生動傳神的表達技巧,在古代詩詞中具有高度的典型性。總的來說,這是一首寓意高遠,筆墨空靈的千古佳作,細細品讀,回味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