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到底比F-16、蘇-27強在哪些地方,試飛員告訴你!

兵工科技(微信ID:binggongkeji)

殲-10到底比F-16、蘇-27強在哪些地方,試飛員告訴你!

圖注:博物館中的殲-10 1001號機,首飛時雷強大校駕駛的就是這架殲-10飛機

-10戰鬥機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款三代戰鬥機,自從公開之外,和國外同代戰鬥機的比較就一直沒停過,那麼,殲-10F-16、蘇-27相比,到底強在哪些地方,聽殲-10的首席試飛員雷強大校告訴你吧!

雷強大校在2008年接受《兵工科技》記者採訪時,直截了當地給我們比較了三款戰鬥機的性能。他說,F-16的敏捷性遠不如殲-10,由於採用正常佈局,F-16平尾的氣動力總是有副作用,會抵消一部分升力,所以達不到殲-10這種鴨式佈局飛機的性能。而且殲-10這種近耦合鴨式佈局,不僅鴨翼上產生正升力,鴨翼拉出來的渦流還能吹掉機翼表面的附面層提供附加升力,所以F-16水平盤旋能力,和殲-10不在一個量級上。儘管F-16的推重比比殲-10高,但由於其垂直筋斗的曲率半徑也比殲-10大,其推重比優勢在機動過程中並不一定能顯示出來。所以

F-16的垂直機動性應該和殲-10相當。綜合來看,殲-10的機動性肯定優於F-16


殲-10到底比F-16、蘇-27強在哪些地方,試飛員告訴你!

圖注:雷強首飛殲-10成功後,激動得熱淚盈眶

-27的盤旋和殲-10差不多。它的機翼可以有一定幅度的變形。這種變形有利於盤旋性能。但蘇-27的滾轉機動性比較差。在1.2馬赫時,蘇-27極限滾轉角速度才每秒2030度。同樣條件下,殲-10可以做到每秒200多度。就是說在這種條件下,殲-10要把機頭指向蘇-27很容易。同是第三代戰鬥機,為什麼會有這麼大差距?還因為蘇

-27是補出來的飛機,因此它承受滾轉載荷的能力比較低,2030/秒已經接近結構承載能力的極限了。

雷大校還進一步舉例說,在飛"眼鏡蛇"機動時,殲-10要比蘇-27好的多,蘇-27能達到110度,殲-10能飛到160度,這時飛機的姿態幾乎是發動機噴口朝前飛!這時候速度基本為0

航電方面,殲-10無疑也更勝一籌。殲-10是一個平視顯示器和三個下視顯示器,F-16早期型號是一平一下,現在比較好的改型是一平二下,飛行員只能看到一個或兩個顯示器的內容,有些數據不能直接看到,這就影響了飛機性能的發揮。所以我們的座艙更接近"玻璃座艙"的要求,各種電子設備的功能和界面比F-16更好。和蘇-27相比,殲-10的航電優勢更加明顯。雷大校舉例說,蘇-27和殲-10進行空戰格鬥,互相都發現了對方,然後都向側向機動以躲避對方的第一次攻擊。這時候雙方都在轉向,蘇-27一轉,就不知道殲-10飛到哪裡去了。但是殲

-10的電子系統會根據蘇-27消失時的航跡進行解算,用計算機預測其大概會出現在什麼位置。然後飛行員根據預測,採取相應的戰術動作,很多情況下都能及時出現在蘇-27的身後。以前也組織過專門的對抗訓練,蘇-27經常跟不上殲-10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兵工科技微信公眾號(微信ID:binggongkej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