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抖音到奶頭樂,它是如何一步步毀掉我們的?


從抖音到奶頭樂,它是如何一步步毀掉我們的?


來源:行業研究報告(ID:report88)

導語

當你玩著王者榮耀,吃著雞,刷著朋友圈,看著抖音的時候,背後有成千上萬的人正在費盡心思讓這些產品更具有粘性,他們的目的就是一個:毀掉你的自律。只要毀掉你的自律,你就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這些東西,當然你也會心甘情願奉上你的金錢。


1

“嗑瓜子”理論


不僅是抖音,但凡涉及到流量、算法推薦的軟件,都在利用大數據掏空你的時間。長期沉迷於這種「娛樂至死」的產物,等脫離精神鴉片後,長此以往留下的只是空虛。每一天短暫的舒適,都在透支未來。

有一個“嗑瓜子”理論:

你在嗑瓜子的時候,隨隨便便幾個小時就沒了。但是如果換成學習,時間就過得特別慢。因為,一粒瓜子,從你嗑到吃只要幾秒鐘,吃進去就是你得到的反饋,但是工作學習你做了,不一定就能得到反饋,你就會覺得無聊。學習難,就是因為反饋週期長,你不信你嗑瓜子的時候不吃,過一個小時再吃瓜子仁,你也會覺得無聊,同樣的時間,瓜子並沒有少吃,為什麼感覺變了?


瓜子理論的好處就是提醒我們做事要縮短反饋週期,這恰恰也是互聯網的產品經理們利用我們的點:瓜子理論是可以麻痺我們大腦的

先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玩抖音或者王者榮耀我們總是停不下來,而刷題卻如此痛苦?

因為遊戲裡你的每一次行動,幾乎都會有實時的反饋跟著。這種超強的“短期回報”系統在一些頁游上被運用到了極致:你的每次升級、每次裝備強化、每次充值都會變成一個大大的戰鬥力+10086顯示出來,讓你的大腦沉浸產生了這樣一種錯覺:

只要有投入,馬上就有產出。

而自我提升則不同。你很難在自我提升的過程中得到實時的反饋,你根本無法確定自己今天的行為會在什麼時候得到回報,甚至會不會得到回報。

更可怕的是那種“遊戲化”的自我提升。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開始熱衷於將遊戲裡的反饋機制運用到學習領域,搞起了背單詞打卡、讀完一本書分享朋友圈這種把戲。

於是眼瞅著自己今天的打卡記錄再破新高、自己的讀書分享被人頻頻點贊,我們似乎也在別人讚許的目光中真的完成了一件學習任務,簡直完美。

然而這種對短期利益的追求最終會不斷強化你的路徑依賴,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是,這世界上大多數真正有用的技能都不是通過幾次簡單的打卡跟分享就能掌握的,而一旦你習慣了去追求短期回報,那麼在這些缺乏有效反饋的長期奮鬥項目上就會迅速失去熱情。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

一個名叫阮東因的越南遊戲開發工程師曾經設計了一款遊戲叫Flappy Bird,就是操縱一隻小鳥飛躍各種障礙,因為太難了,玩得人並不多。

但是,到了2014年1月,這款遊戲成了蘋果應用商店裡下載次數最多的免費應用程序,阮東因的工作室靠這款遊戲每天的廣告收入就達5萬美金。但是問題隨之而來,很多用戶抱怨這款遊戲太費時間,但是自己又完全停不下來。

2014年2月8日阮東因說自己良心難安,於是發表推文說把這款遊戲下架,這真是業界良心。

從抖音到奶頭樂,它是如何一步步毀掉我們的?


但是無數的產品經理們都在夢想著成為阮東因,讓用戶上癮就是他們研究的主要課題,所以當你玩著王者榮耀,吃著雞,刷著朋友圈,看著抖音的時候,背後有成千上萬的人正在費盡心思讓這些產品更具有粘性,他們的目的就是一個:毀掉你的自律。

只要毀掉你的自律,你就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這些東西,當然你也會心甘情願奉上你的金錢。

2

抖音是如何毀掉你的?


亞當奧爾特寫了一本書叫《欲罷不能》,戳穿了這些東西背後的陰謀詭計,他們是從這六個方面來讓你上鉤的,分別是:

設定誘人的目標、提供不可抗拒的積極反饋、讓你毫不費力就感覺到進步、給予逐漸升級的挑戰、營造未完成帶來的緊張感、增加令人痴迷的社會互動。


1、設定誘人目標的意思,就是給你一個夢想從而激勵你去挑戰。比如遊戲一定要通關,朋友圈走路的步數一定要排第一,必須要看完所有最新的視頻等等。

從抖音到奶頭樂,它是如何一步步毀掉我們的?


人類追逐目標的本能,導致很多人僅僅是為了走路的步數,而忽略了自身的身體條件。太關注於遊戲的成績,而忽略了當初只是放鬆一下的初衷。要戳掉手機上所有的紅點通知,而忘記了真正要處理的事情。要給所有抖音的新視頻點完贊,而不知道看視頻的意義在哪裡。

2、提供不可抗拒的積極反饋,比如朋友圈的點贊功能,點贊本身所代表的含義就是我看到了你發的信息,我很有興趣。這種被眾人矚目的感覺讓人得到了積極正向的反饋,就會促使他接二連三地發出信息。


從抖音到奶頭樂,它是如何一步步毀掉我們的?



所以你就不難理解幾乎所有的社交平臺都會提供點贊功能,因為你正在被世界關注,所以你需要在這方面做的更好。一個人只要被連續點贊,他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3、讓人毫不費力就感覺到進步,比如在吃雞遊戲中會有很多電腦人陪你玩,你可以輕而易舉地殺死他們,在那一刻你會產生一種自己是天生吃雞人的錯覺。

從抖音到奶頭樂,它是如何一步步毀掉我們的?


現在主流的互聯網產品就是要把你變得愚蠢,因此拍攝視頻也不再需要複雜的編輯功能,抖音就可以提供現成的模板給你,你只需要按照動作對對口型就可以完成一個作品,再加上前面講的積極反饋,你就會覺得自己是一個被耽擱了的好萊塢巨星。

4、給予逐漸升級的挑戰,最早應用這個心理來做生意的是各種會員卡,比如你坐飛機有銀卡,有金卡,有白金卡,有終身白金卡之類,這種分級會讓你不斷去挑戰更高的級別。

後來在各種遊戲中,都會有各種勳章或級別給你激勵,也是刺激你去嘗試更高的挑戰。如果你只對你的客戶設置一個級別,那完了,你的客戶接下來馬上要跑了。

5、未完成的緊張感,是源自於人類大腦連線需要“閉合”的渴望,這種渴望在心理學裡叫“蔡格尼克效應”。這個效應的要點是,當一個人著手一件事情的時候,會產生出一套傾向於實現的緊張系統,完成任務就意味著解決緊張系統,而如果任務沒有完成,緊張狀態將持續保持。

比如你吃雞的時候,你吃雞成功是很有樂趣,但遠不及沒有吃到雞來的更能刺激你。包括最近上映的《復仇者聯盟3》都運用了這個效應,結局讓人感覺沒解決掉滅霸就不應該結束,因此影迷就會非常迫切地期待第四部。

6、增加令人痴迷的社會互動,讓你感到不孤獨,同時朋友圈都在做的事情,會時時刻刻提醒你,如果你再不更投入,你就要落伍了。人是社會動物,每個人都渴望知道他人對我們的看法。如果看法是正向的,你就會更投入,因為你要繼續贏得更多正向的看法。如果看法是負面的,你也會更投入,因為你要證明他們的看法是錯的。

從抖音到奶頭樂,它是如何一步步毀掉我們的?


這六大因素可以說是當下互聯網產品設計的秘笈,從產品設計的角度來說無可厚非,但是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說,這些充滿心機的產品也正在毀掉你的人生。


3

奶頭樂戰略


1995年,美國舊金山舉行過一個集合全球500多名經濟、政治界精英的會議,其中包括喬治·布什、撒切爾夫人、比爾·蓋茨等大名鼎鼎的全球熱點人物。

精英們一致認為,全球化會造成一個重大問題——貧富懸殊。這個世界上,將有20%的人佔有80%的資源,而80%的人會被“邊緣化”。屆時,有可能會發生馬克思在100年前所謂的你死我活的階級衝突。日微系統的老闆格基(John Gage)表示,屆時將是一個"要麼吃人、要麼被吃"的世界(to lunch or be lunch)。


從抖音到奶頭樂,它是如何一步步毀掉我們的?


▲美國著名戰略問題專家布熱津斯基——“奶頭戰略”提出者


布熱津斯基及時獻計獻策,誰也沒有能力改變未來的“二八現象”,解除“邊緣人”的精力與不滿情緒的辦法只有一個,便是推出一個全新的戰略“Tittytainment”,即在80%人的嘴中塞一個“奶嘴”。

指要使彼80%的人口安分守己,此20%高枕無憂,就得采取溫情、麻醉、低成本、半滿足的辦法卸除"邊緣化"人口的不滿。

“奶嘴”的形式有兩種:

一種是發洩性娛樂,比如開放色情行業、鼓勵暴力網絡遊戲、鼓動口水戰;一種是滿足性遊戲,比如拍攝大量的肥皂劇和偶像劇,大量報道明星醜聞,播放很多真人秀等大眾娛樂節目。


這樣一來,通過把令人陶醉的消遣娛樂及充滿了感官刺激的產品堆滿人們的生活,最終達到目的:佔用人們大量時間,讓其在不知不覺中喪失思考的能力。

此時,那些被邊緣化的人只需要給他們一口飯吃,一份工作,便會沉浸在“快樂”中無心挑戰現有的統治階級,這就是所謂的“Tittytainment”——奶頭樂戰略。

不需要任何的“動腦”,只需要為一眾旁觀者營造出來一個無數次幻想的情景,或厭惡唾棄、或夢寐以求......

只要能夠讓底層的民眾宣洩情緒,迷醉心靈,不就達成了之前的既定目標了嗎?在排空心情之後,他們又將安分守己的工作、社會將持續繁榮,穩固......

在多巴胺的刺激誘惑下,民眾漸漸的適應了這種“娛樂至死”的生活狀態,工作閒暇被娛樂充斥,“胡思亂想”的思考,越來越成為了一種奢侈,甚至到最後,連自己都鄙視自己那“土到掉渣”的想法!

據說魚的記憶力只有9秒,但是微軟加拿大公司報告稱,到2013年普通人的注意力也下降到了8秒。一個一個新的刺激點,讓人只專注於眼前的興奮,而忽略了深入的思考。

長此以往,這些人的肉體或許還活著,但思維卻正在通往奴役之路上狂奔。

丟掉嘴邊的“奶頭”吧:


To lunch or be lunch? It's all up to yo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