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學術論文的寫作要領

學術論文是對某個科學領域中的學術問題進行研究後表述科學研究成果的理論文章,可以衡量一個人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也是科研人員進行交流學習的重要形式。所以,寫好學術論文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們來淺談一下英文學術論文的寫作要點。

課題學術論文的寫作要領

一、開題及結構。無論是否屬於命題寫作,動筆前想清楚學術寫作的主題(而非論點)和目的都是非常重要的。要確定自己想寫什麼,找到目前相關學術領域研究的缺口,也就是前人還未研究的問題,開題時甚至可以不給出最終的論文標題,但一定要根據所選的研究領域提出一個或幾個要在論文中解答的問題,並思考以何種結構闡釋這些問題。

常見的學術寫作結構由摘要、介紹、方法、數據分析、討論、結論等部分組成,其順序根據學科、研究方法和數據形式的不同可能有所變化。

開題時還需要明確每一個一級結構中大致包含的二級結構,必要時加入第三級和第四級,以此構成寫作大綱。一級機構中包含的內容可以簡述如下:摘要是提煉文章其餘所有部分的觀點和信息,故最後完成;介紹交待研究背景和全文結構等;方法為闡述方法論的部分;數據分析需要羅列收集到的數據並進行簡單分析,為後面的論述做好鋪墊;討論和結論是對本文中的數據和觀點做集中論述,並得到最終論據,此外還需要在此部分中加入對本次研究的反思和對未來的展望。

二、研究方法。對於方法論的劃分有不同的形式,文獻綜述和實驗的區分只是常見的幾種之一。完全建立在現存文獻上的研究無需在方法論上做過多闡述,而要花大量的筆墨在現有文獻的閱讀、研究和分析上,這種類型的研究方法在美國較為少見;而對於收集第一手資料的實驗研究,則需要作者在方法論部分對該研究方法和數據採集工具做出辯證的解釋。

三、數據收集及分析。如果選擇實驗研究,就需要收集數據並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討論,最後得出結論。常見的數據分析方法有兩種,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一般是為了對特定研究對象的總體得出統計結果而進行的,通常會根據一些具體的數據來得出通用的結論。定量研究設計的主要方法有調查法、相關法和實驗法。

定性分析具有探索性、診斷性和預測性等特點,它並不追求精確的結論,而只是瞭解問題之所在,摸清情況,得出感性認識。主要形式有小組座談會、一對一深度訪談等。

課題學術論文的寫作要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