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情至性,馬雲文采飛揚悼金庸,網友:兩位先生同是經天緯地人

10月30日,一代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在香港病逝,享年94歲。31日,身在非洲的馬雲通過社交媒體發佈文悼念金庸:若無先生,不知是否還會有阿里?

至情至性,馬雲文采飛揚悼金庸,網友:兩位先生同是經天緯地人

至情至性,馬雲文采飛揚悼金庸,網友:兩位先生同是經天緯地人

馬雲的這篇文字連落款算上,也只有595字,但卻至情至性、文采飛揚。博文一開頭,馬雲寫道:“只因一個‘俠’字,結緣半生……”“初見先生,我如話癆,一人絮叨三小時,先生只笑著聽,此情此景,如在眼前。”

2000年7月29日,馬雲到香港第一次拜會金庸。他曾經回憶道:當年拜會金庸先生“激動了幾天,上街買了他的書,興沖沖地期待著見面和簽字。”見到先生後,兩位忘年之交暢敘3個小時。

至情至性,馬雲文采飛揚悼金庸,網友:兩位先生同是經天緯地人

至情至性,馬雲文采飛揚悼金庸,網友:兩位先生同是經天緯地人

臨別時,馬雲拿出買好的書求籤名,結果金庸一看,說“全是盜版!不支持盜版,不能籤。”最後,老先生在餐巾紙上手寫了“多年神交,一見如故”八個字相贈於馬雲,並送馬雲別號“天行”。之後一個月,馬雲邀請金庸先生在杭州主持了互聯網ceo論壇,成為當時中國互聯網的一大盛事,被稱之為“西湖論劍”。

在博文中,馬雲寫道:“若無先生,不知是否還會有阿里。”因為,阿里人篤信:“創業,便要做別人做不得之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做人,便要至情至性笑傲江湖;朋友,便要肝膽相照至死不渝……”

金庸這樣寫、這樣說,馬雲和阿里人便十分相信,於是,也這樣做了。早在2004年,金庸為淘寶網手書“寧可淘不到寶,決不能棄誠信”,一直影響著淘寶企業文化,也成為千千萬萬淘寶會員誠信交易的“座右銘”。

至情至性,馬雲文采飛揚悼金庸,網友:兩位先生同是經天緯地人

至情至性,馬雲文采飛揚悼金庸,網友:兩位先生同是經天緯地人

人們知道,阿里巴巴價值觀被精煉成“六脈神劍”,這一名稱就是來自金庸名著《天龍八部》。阿里巴巴網友@阿里孫大聖介紹說:阿里員工都有花名,最初的花名來源於金庸先生的武俠宇宙。如果說身份證上的姓名代表了父母的期望,那花名就是自我的期望。在阿里,大家相互之間都直呼花名而非職務,這不僅創造了簡單獨特的公司文化,更是啟蒙了阿里人的俠義情結——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並且,阿里巴巴集團絕大部分辦公室都以金庸武俠小說中武林聖地的名字來命名,比如:“桃花島”、“光明頂”、“達摩院”、“聚賢莊”、“俠客島”等等。如今,金庸先生離去了,但在阿里集團和阿里人的心裡,他永遠不會離開。

馬雲繼續寫道:“少年心,英雄夢,惟願我們能如先生書中俠客,以肝膽豪情行走於這天地之間。”網上有一段視頻,一身紅衣的馬雲說:“剛創業的時候,我們18個阿里巴巴的創始人,十六七個都對金庸小說特別喜歡,金庸的小說充滿想象力,充滿浪漫主義和俠義精神,替天行道,剷平人間不平之事。”

至情至性,馬雲文采飛揚悼金庸,網友:兩位先生同是經天緯地人

至情至性,馬雲文采飛揚悼金庸,網友:兩位先生同是經天緯地人

所以,不僅阿里文化浸潤著金庸元素,就連馬雲本人,更是金庸小說的忠實實踐者,如,他的辦公室叫“桃花島”,他的花名叫“風清揚”。馬雲曾表示:“金庸小說裡的很多人物我都特別喜歡,但最喜歡的是俠客行裡的石破天,他簡單,他執著;另外比較喜歡的風清揚,他是個優秀的老師。”

然而,“先生含笑,已然遠去。”極度傷感的馬雲期望道:“惟願,家國情、俠客夢、浩然氣,融入阿里血液,化為百年精神……變成先生留在這個世界的另一種遺產,走完102年。”

至情至性,馬雲文采飛揚悼金庸,網友:兩位先生同是經天緯地人

馬雲的博文下,眾網友紛紛發表感悟。@北硯盜才生:兩位先生同是經天緯地之人。如果說金庸老先生是封劍多年大隱於朝的高人,那馬老師就是意氣風發,正值當年的當世大俠。 泰斗已然遠去,俠、情必將傳承。江湖由“風清揚”領銜,老先生您一路走好;@蒂瑪秀兒:看了這麼多緬懷老先生的話語,竟不知被馬爸爸這些話引出了眼淚,最近傷感的事情太多,都不願意去直接面對和觸碰,武俠已逝,便做遊俠;@文越unwy:馬雲,金庸之嫡傳掌門大弟子也。悼念金庸,唯馬雲最有資格執筆。

至情至性,馬雲文采飛揚悼金庸,網友:兩位先生同是經天緯地人

是啊,正如馬雲所說:俠者已逝,來者當追,江湖路遠,俠義長存!

讓我們共勉!金庸先生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