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門遁甲》定局,超神,接氣,置閏,九宮、六儀、三奇

 定局概說

奇門遁甲是易學中衍生出來的一個影響較大的佔測門類。它大約產生於漢魏以後。

奇門遁甲以後天八卦,洛書,二十四節氣時,空。數相配以構成基本格局和構架。這個格局和構架是多維的。佔測時把具體時日置於這個格局之中,判斷以某一點為中心,宇宙中具體時間具體方位萬物的流變規律並構成的吉凶環境,從而給人們提供抉擇行為的動向和時間的依據。

《奇門遁甲》定局,超神,接氣,置閏,九宮、六儀、三奇

這個佔測門類為什麼叫“奇門遁甲”?“奇門遁甲”的含義是什麼呢?就是由“奇”,“門”,“遁甲”三個概組成。“奇”就是乙,丙,丁三奇;“門”就是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遁”是隱藏的意思,“甲”指六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遁甲”是在十干中最為尊貴,它藏而不現,隱遁於六儀之下。“六儀”就是戌,己,庚,辛,壬,癸。隱遁原則是甲子同六戊,甲戌同六己,甲申同六庚,甲午同六辛,甲辰同六壬,甲寅同六癸。另外還配合蓬,任,衝,輔,英,芮,柱,心,禽九星。奇門遁的佔測主要分為天,門,地三盤,象徵三才。天盤的九宮有九星,中盤的八宮(中宮寄二宮)布八門,地盤的八宮代表八個方位,靜止不動,同時天盤地盤上,每宮都分配著特定的奇(乙,丙,丁)儀(戊,己,庚,辛,壬,癸六儀)。這樣,根據具體時日,以六儀,三奇,八門,九星排局,以佔測事物關係,性狀,動向,迭擇吉時吉方,就構成了中國神秘文化中一個特有的門類----奇門遁甲。

《奇門遁甲》定局,超神,接氣,置閏,九宮、六儀、三奇

定局概說

我國古代把每天二十四個小時分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酉、辛、亥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時家奇門是一個時辰一個格局,按奇門曆法,每年冬至上元到第二年冬至上元為一個循環,總共是360日。每天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一個格局,全年的局數是12X360=4320,為四千三百二十局。但在這4320局中,實際上每一局是重複了四次的。拿陽遁一局來說,冬至上元、驚蟄上元、清明中元、立夏中元,都完全一樣,皆屬於陽遁一局。這四個元共二十天,但落實到時家奇門排局,其格局類型以每個時辰一個格局計算,並不是12X20=240,而是12X20/4=60(因每一局重複了四次)。即六十個格局,正好佔據了從甲子到癸亥這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的六十種結合。陽遁一局是如此,其它各局也無不如此,即都重複了四次。所以全年360日,4320個時辰,因為就格局講都重得了四次,全年時辰的格局類型則為4320/4=1080(局)。這就是傳說的黃帝命風后創立的一千零八十局。又據說傳到姜太公呂望時,將這一千零八十局簡化為七十二局。這七十二局不難理解,因按二十四節氣論算,每個節氣為十五天,一節又分上、中、下三元,每元為五天。一節三元,全年二十四節氣的元數則是3X24=72。

《奇門遁甲》定局,超神,接氣,置閏,九宮、六儀、三奇

全年1080個局,但並不是每一局都要用一個盤去演示,如果用活盤演示,每個活盤可演示從甲子到癸亥60個時辰的格局,1080/60=18,用十八個活盤就可以演示整個年所有時辰的格局。一共十八局,就是陽遁九局、陰遁九局。

雖說是時家奇門,卻不能不顧日,不同日干的日,會產生不同時乾的時,如甲、己日和乙、庚日的子時並不相同。甲、己日子時為甲子;乙、庚日的子時為丙子。所以每個時辰定為幾局,是受節氣和日干的制約的,即看這個時辰所在的這一天屬於哪一個節氣,是這個節氣的哪一元,上元、中元還是下元。

從大的方面說,從冬至開始到芒種結束為陽遁;從夏至開始到大雪繩帶為陰遁,局的序數與節氣的關係是:

陽遁:

冬至、驚蟄一七四,小寒二八五,

大寒、春分三九六,雨水九六三,

清明、立夏四一七,立春八五二,

穀雨、小滿五二八,芒種六三九

陰遁:

夏至、白露九三六,小暑八二五,

大暑、秋分七一四,立秋二五八,

寒露、立冬六九三,處暑一四七,

霜降、小雪五八二,大雪四七一。

即冬至、驚蟄的上元為陽遁一局,中元為陽遁七局,下元為陽遁四局;其它以此類推。

這是把後天八卦、洛書、二十四節氣相配,來確定每個節氣中不同日的局數。二十四節氣中的二至、二分、四立分別居於八宮正中,也就洛書中的八個數。冬至居坎卦數一,立春居艮卦數八,春分居震卦數三,立夏居離卦數九,立秋居坤卦數二,秋分居兌卦數七,立冬居乾卦數六。這八個節氣上元的局數,就是它所居的洛書數,即冬至上元為陽遁一局,立春上元為陽遁四局,夏至上元為陰遁九局,其它以此類推。

至於這八個節氣中每個節氣後面所接的兩個節氣的上元局數,都可據八個節氣的上元局數按陽順陰逆的規律依次推出。如冬至上元為陽遁一局,接著冬至後面的兩個節氣是小寒、大寒,那麼依次排列,小寒上元為陽遁二局、大寒上元為陽遁三局。其餘以此類推。

在奇門排局時,五天為一局。為什麼五天為一局呢?因為每天十二個時辰,都是從子時到亥時,這是說的時辰的地支;至於這五天之內這一天和那一天同一地支的時辰,天干卻是不相同的。如昨天夜半為甲子,今天夜半為丙子,後天夜半成了戌子。這樣每天十二個時辰,五天就是六十個時辰,正好把從甲子到癸亥60個花甲子用完。到第六天,夜半的時辰又從甲子開始,這就是五天為一局的道理。

 超神接氣和置閏

上一講談了陰陽遁各局的局數是按節氣定的,但是在定局時,卻並不是以節氣死析地去排,還要依據日辰的天干地支。那麼究竟怎樣依據日辰的天干地支來定局呢?

首先談日辰的天干。

因為每五天為一局,每局頭一天的日干就必須是甲或己。甲是十天干中的頭一個,定局時從甲開始,甲、乙、丙、丁、戊正好是五天,為一局,下一局接著從己開始,庚、辛、壬、癸又是五天,再到另一個五天,又是從甲開始。

《奇門遁甲》定局,超神,接氣,置閏,九宮、六儀、三奇

再談日辰的地支。

每個節氣上中上三元一天的地支也是有規律的。在敘述這種規律之前,我們先得說說十二地支的孟、仲、季問題。我們知道地支是十二個,而一年的月份也正好是十二個,所以一個地支配一個月份,稱為月建。正月建寅,二到十二月分別建卯、辰、巳、午、未、申、酉、辛、亥、子、醜。如果我們把這十二個安春夏秋冬來分,三個月為一季。這就是寅、卯、辰為春季,其餘以此類推。每季的這三個月,頭一個稱“孟”,第二個月稱“仲”,每三個月稱“季”。所以寅、申、巳、亥為四孟,子、午、卯,酉為四仲,辰、戌、醜、未為四季。

現在就來談奇門排局時每個節氣上中下三元每元頭一天地支的規律。不管是哪一個節氣,上元頭一天的地支為四仲之一,出不了子、午、卯,酉;中元頭一天的地支為四孟之一的,出不了寅、申、巳、亥

;下元頭一在的地支為四季之一,出不了辰、戌、醜、未。

把上面所談的兩點綜合到一起來看,每個節氣上中下三元每元頭一天天干地支的規律是:每個節氣上元頭一天的干支不是甲子或甲午,就是己卯或己酉;中元頭一天的干支不是甲申或甲寅,就是己巳乙亥;下元頭一天的干支不是甲戌或甲辰,就是己丑或己未。

所以要判斷當日屬於哪一局,就要看這一日屬於哪個節氣。從大的範圍來說,從冬至到芒種這十二個節氣裡為陽遁,從夏至到大概的這十二個節氣裡為陰遁。從小範圍來說,在確定了這一三為陰遁還是陽遁之後,就要看這一天屬於哪一個節氣的哪一元,就知道這一天屬於哪一局。

一個節氣的上元,並不是從交這個節氣的那一天開始的。一個節氣上元的頭一天,有時在這個節氣的前頭,有時則落在後頭,只在個別情況下和節氣是同一天。節氣上元頭一天稱作“符頭”。節氣上元的頭一天跑到節氣的前邊,即符頭先至而節氣未到,這叫“超神”。節氣上元的頭一天落到節氣的後邊,即符頭未到而節氣先至,這叫“接氣”。如果這個節氣上元頭和節氣正好踫到一天,即符頭與節氣同至,這叫

“正授”

“超神”在開始時,符頭只超過節氣一兩天,以後逐漸超得越來越多,至超過九天時就要置閏,就是重複一個節氣,即把某個節氣的上中下三元再重複一次。如在芒種節置閏,芒種上中下三元為陽遁六、三、九局,就是在芒種下元陽遁九局之後,接著最後一天(芒種下元的第五天),按照日辰次序向下排,再安排陽遁六、三、九局,然後才開始夏至上元陰遁九局。置閏的三元稱作“閏奇”

《奇門遁甲》定局,超神,接氣,置閏,九宮、六儀、三奇

須要注意的是,並非在哪一個節氣中進行。這兩個節所就是芒種和大雪,如果不是在這兩個節氣時,即使超過十天也不能置閏。為什麼要放在這兩個節氣呢?這是因為這兩個節氣恰在二至之前。陽遁從冬至開始,陰遁從夏至開始,在二至之前的節氣置閏,就是在陽遁陰遁開始之前把符頭調好,使符頭和節氣盡量接近,而不致超過過多。

 九宮、六儀、三奇

九宮是排局的框架和陣地,它是洛書與後天八卦的結合。中宮之數為五,寄於坤宮。這樣,依照次序便是:

一宮坎(北),二宮坤(西南),三宮震(東),四宮巽(東南),五宮中(寄於坤),六宮乾(西北),七宮兌(西北),八宮艮(東北),九宮離(南)。

己明的了九宮是排局的框架和陣地,那麼又是用什麼來排局呢?這就是三奇和六儀。

六儀就是:戊(甲子)、己(甲戌)、庚(甲申)、辛(甲午)、壬(甲辰)、癸(甲寅)。

三奇就是:乙奇(日奇)、丙奇(月奇)、丁奇(星奇)。

排局的次序就是:戊、己、庚、辛、壬、癸、丁、丙、乙。

所謂幾局,就是排局時甲子戊居於幾宮,一局就是甲子戊在坎一宮,二局就是甲子戊在坤二宮,其他各局以此類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