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法中,書品與人品的關係真的很重要嗎?

人們常講字如其人,學書先學做人,明代項穆曾說:“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清代劉熙載《藝概•書概》中說:“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總的來講,就是指一個人的書法水平高低和人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人品好的人寫出來的字就有好看,人品不好的人寫的字就會有很多毛病。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在書法中,書品與人品的關係真的很重要嗎?

蘇東坡畫像

關於書品和人品的關係這個問題,蘇東坡的看法比較客觀,他在《書唐代六家書後》中說到:“古之論書者,兼論其生平,苟非其人,雖工不貴也。”

這句話表達的是:一個人的書法之所以被人所推崇,除了高超的書法水平之外,還因為別人敬重他的為人;反過來講,如果一個人的人品低劣,那麼即使他的字寫得非常好,也不會有人去敬重他。

在書法中,書品與人品的關係真的很重要嗎?

北宋奸臣蔡京的書法

大家去學一個人的書法,就是想去學他們其中的某種特質,而人品低劣的人,即使書法寫得好,大家也不願意去學,怕因此沾染別人的缺點。事實上,單論書法而言,不考慮人品,很多歷史中的奸臣叛賊的字都寫得非常好,比如蔡京,秦檜,但是大家知道他們的字寫得好,也不會去學,就是因為這個人品的原因,即使自己去學了,也會遭到旁人的鄙夷。

在書法中,書品與人品的關係真的很重要嗎?

南宋奸臣秦檜的書法

對於書品與人品的關係這個問題,本文摘取白居易的幾句詩來論述

在書法中,書品與人品的關係真的很重要嗎?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成王初時因年幼而由周公攝政,管叔等遂散佈謠言,說周公要篡位,周公只好避居東地,不問政事。後來成王悔悟,重新迎用周公,周朝迅速強盛起來(見《史記·魯周公世家》。 王莽:西漢元帝皇后之侄,初,他“爵位益尊,節操愈謙。散輿馬衣裘,振施賓客,家無所餘。收贍名士,交結相卿大夫甚眾。....欲令名譽過前人,遂克己不倦。”王莽在篡位之前謙虛恭謹,後來他卻殺死平帝,篡位自立(見《漢書王莽傳》)

如果他們在中途死去了,那他們一生的真假又有誰知道呢?

致力於分享書法學習的乾貨

你的喜歡和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