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了七宗罪!1.5萬教育App被蘋果3個月內密集下架,活該

一大波App正在各大應用商店中被密集刪除,但知道的人都拍手稱快,該!

據媒體報道,去年10月20日央視新聞頻道的報道中,披露了名為“互動作業”的教育類App,包含大量網絡遊戲版塊。同時該平臺還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用戶轉移,並公然開設網絡遊戲版面,吸引中小學生進入。

犯了七宗罪!1.5萬教育App被蘋果3個月內密集下架,活該

隨後,去年10月20日節目播出至今,僅在蘋果應用商店中就有超過15000個教育類App被進行了下架操作,其中11月11日當天的下架數達到1004個。

這類App被下架,該!為何書樂這樣說,就因為它們都在毒害青少年。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通知》強調,要開展全面排查,凡發現包含色情暴力、網絡遊戲、商業廣告及違背教育教學規律等內容的APP要立即停止使用。

它們都有什麼問題,歸納來說,至少七宗罪。

其一是性暗示、性誘惑。

有不少教育App密集植入各種帶有性誘惑形式的網遊廣告,其心可誅!

犯了七宗罪!1.5萬教育App被蘋果3個月內密集下架,活該

其二是內容有誤導。

不少教育App本身就是草臺班子,將各種網上的教育資源整合,然後各種奇葩的錯誤就由此而來。對於孩子來說,被錯誤的知識所影響,要花多少力氣糾正,家長心裡堵得慌。

犯了七宗罪!1.5萬教育App被蘋果3個月內密集下架,活該

其三是內置遊戲只為吸金。

國內教育App有許多特別熱衷於遊戲化教學,這本無可厚非,但事實上,那些遊戲卻有很多喜歡套用成年人向的網遊,一味的打怪升級,反倒缺少了學習該有的內容,學習成為了一個為合理玩遊戲、氪金的藉口。

被媒體點名的“互動作業”APP更是直接內置遊戲中心,多達86款遊戲,可讓學生即點即玩

其四是洩露隱私。

據媒體報道,部分教育App向第三方洩露學生及家庭隱私信息,這些信息最終成為了各種所謂精準推銷的來由。此外,未成年人的信息洩露,無論流向何種用途,都是“錯”。

其五是為收費而收費。

筆者測試過若干款教育App,大多進去也就能看一兩個內容,然後就開始要錢。知識付費本身到無可厚非,但如果付費後的知識本身就是無用的呢?

犯了七宗罪!1.5萬教育App被蘋果3個月內密集下架,活該

有不少教育App,本身並沒有自己的師資力量和專業教學隊伍,這些企業也許是做電商的,也許是做遊戲直播的,也許是做技術,只是將各種網上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洗稿”或“搬運”大量版權內容。

其七是進行綁定式推廣。

一些教育App,藉助學校和教育機構的力量,以教學合作或考試合作的方式“硬入”學生家庭和手機之中,藉機牟利。

有些則作另一種“捆綁”,鼓勵學生追星,這和教育有半毛錢關係嗎?

犯了七宗罪!1.5萬教育App被蘋果3個月內密集下架,活該

其實還有很多問題,但真沒必要一一列舉。“傷害”孩子的事情,一件就夠多了,就夠下架了,下架活該。

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