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採宜:瑜伽是生命的智慧

林採宜:瑜伽是生命的智慧

林採宜/文


電梯在21樓停了下來,門一開,眼前的畫面忽然穿越到漢唐:榫卯結構的建築風格,原木是主色調,黃不像黃,灰不像灰,如同時間的顏色。牆面粗糲的米色紋理,看上去格外質樸,柱子的底部居然是雕刻的石頭,像乾陵出土的舊物。

長長的走廊走廊上方,是次第延伸的屋樑,射燈藏在木色的樑子後面,透出來的光含蓄悠遠,空氣裡浮著隱隱約約的檀香氣,前臺亮著盞蜜桃狀的落地燈,沒有人,解陌拿出手機,一看時間,才一點半,比預約的足足早了半個小時,是在藤椅上坐著等一會兒?還是直接去佛堂看老師來了沒有?解陌猶豫著……篤篤,篤篤,橡木地板上的腳步聲由遠而近:“您來了!”迎面走來一位溫婉的女子。

“不好意思,我來早了,是辛小姐約的瑜伽課。”解陌看著她面熟,卻叫不出名字。

“喲,辛小姐說過她今天約朋友一起來,原來是您啊”。前臺認識解陌,知道是這裡的常客,時而來練太極,時而來聽崑曲。

“伏老師已經來了,正在佛堂恭候二位呢。”說罷給了一把銅製的鑰匙,解陌拿起鑰匙去了更衣室,她換上瑜伽服,感覺有點涼,又把羊絨斗篷披上,看了一眼木架上的拖鞋,猶豫了一下,沒有穿,赤著腳,踩著潔淨光滑的地磚就往佛堂走去……

青樓是一個文化會所,有茶道、花道、香道、書法,還有太極、瑜伽、圍棋的習練課程,樓主是一位投行出身的文化發燒友,虔誠而且多情。榫卯結構的青樓,每一個接縫,每一隻樑子都傾注著她的情懷和遐想。

所有房間全部是仿漢唐風格,格子的木窗戶,薄薄的竹簾子,擋住了天光,也擋住了現代都市的喧囂。解陌喜歡來這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安靜,如同穿越一千三百年,回到唐朝。坐在雕花的圈椅上,看斜陽從竹簾的縫隙裡透進來,慢慢喝著茶,不知道此時何時,此身何處。

但這一次,她要見的,是傳說中的伏老師——這裡的瑜伽教練。伏是小姓,據說是上古“伏羲氏”後人,作為姓氏,伏又通“宓”,只是“宓”更為冷僻,不如“伏”字常見,易讀。

在長長的走廊盡頭拐個彎,便看到了“佛堂”,解陌踏上木板的臺階,看到一箇中年男子,盤腿坐在矮矮的茶几旁,手裡地拿著一本書,靜靜地翻閱……

“請問是伏老師嗎?”

那男子抬起頭,“是,您是辛小姐的朋友?請進來吧。”

解陌進了屋,盤腿在茶几盤坐下。

“想喝什麼茶?”伏老師抬起眼睛,看了解陌一眼。

“都可以。”解陌不肯說想喝什麼茶,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出於禮貌,客隨主便;第二是試探伏老師,看他是否如傳說的那樣神——看你一眼就知道你想要什麼。

伏老師一聲不吭,拿夾子從茶罐裡輕輕地攝了幾克茶葉,放在紫砂壺裡,衝上熱水,擺出兩個杯子,雪白,薄如蟬翼,看上去很像德化的白瓷,他斟了大半杯子的熱茶,用兩個手指,捏住茶盅,把茶水倒進古銅色的茶洗,解陌看著伏老師洗茶的動作,便知這是老茶客。

第二泡茶,放了時間略長一些,倒出來,淡黃色的茶湯,淡到似有似無,解陌抿了一口,是自己最喜歡的政和白牡丹,從口感上判斷,至少陳放了5年以上,算老茶。她比較詫異的是,伏老師沒有用茶漏,卻能讓茶水如此晶瑩清澈,“看來是個高手”,她在心裡默默給出結論。

“早就聽聞伏老師的高名,今日特來請教,她們說您瑜伽教的特別好。”喝完一泡茶,解陌開始說客氣話。

“不是我好,是瑜伽很美好。瑜伽的背後,是包羅萬象的阿育吠陀文化,關於生命智慧,關於生活方式,不僅是修行之道,也是一種思維方式,是通向自我的法門。”伏老師繼續往解陌的杯子裡緩緩注入第三泡的茶水。

“聽說,阿育吠陀醫學類似於我們中國傳統的中醫?”解陌的問題已經開始露出探索性。

“是的,阿育吠陀對中醫、藏醫都有影響,他們的共同點是把人體當做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強調食物和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強調人與自然的關係,不同在於,阿育吠陀更多使用芳香療法、音樂療法和心理療法。”而中醫更強調藥物和飲食。

“嗨,我來了”,辛梅站在門口,興高采烈地衝他們招手。

辛梅杏眼高鼻,唇紅齒白,非常漂亮,而且跟人自來熟,屬於人見人愛的頂級銷售。名字叫梅,性格卻像熱烈的牡丹。

“伏老師,你帶了我三年,都沒跟我講這些,今天第一次見到姐姐,你就跟她說這麼多……”辛梅撅起那兩片性感的嘴唇,半嗔半怒地撒嬌。

“你來我這裡,是為疲憊的身心尋找一個休憩的綠洲。她不一樣,她是探索未知的世界。”伏老師一邊說,一邊給辛梅斟上熱茶,已經是第五泡了,味道和香氣都有點淡。白牡丹的味道恬淡含蓄,好喝,但是不經泡。

“是的,伏老師這是因人施教。”解陌嘴上這麼說,心裡卻是一驚,他們只是初次見面,對方卻對自己的喜好、心思瞭如指掌。

待到她倆把杯子裡的茶水喝淨,伏老師輕輕說了一句:“到墊子上去。”他關上教室的門,屋裡只有幽暗昏黃的燈光。

這時候,解陌才注意到,這間被稱作“佛堂”的房間實際上是一個瑜伽教室,頭上斜頂、木樑質感古樸,很有唐代建築的宏闊高遠,地上鋪著榻榻米用的草蓆,很精緻,日式風格,兩個瑜伽墊子並排,墊子的前面,疊著一個瑜伽毯子,毯子下面是小小的坐墊,老師的墊子橫在前面。

“下面,你們用動作,來表達我的口令。”伏老師雙膝併攏,雙目平視,金剛坐。

“關閉眼睛,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體上,感受呼吸的氣流…….”

解陌閉上眼睛,緩緩呼吸了幾秒鐘,看到眼前出現一輪光暈,光暈的中心是個黑洞,漸漸地,黑洞愈來愈立體,變成了一個隧道,隧道的那一頭,有一個人像,半透明狀、發著白色的亮光,她隱隱約約地覺得,那個發光的小人好像是她自己。

“好了,伸開雙臂,上舉,向天空延展,每一次吸氣,都往上延伸,你的手臂離天空越來越近……”伏老師的動作口令比較緩慢,裡面穿插著許多觀想暗示。

接下來是上犬、下犬,蛇式、貓式和虎式,強度越來越大。

“在大自然中,動物一旦得了病,完全靠運動來自我療愈。它們通過活動脊樑來按摩內臟,驅動氣血循環。阿育吠陀是印度的古醫學,其最初治療方式之一就是靠模仿動物的形態,來強身健體,後來,慢慢發展成了瑜伽動作。”

貓伸展的時候,伏老師走過來,用手掌按住解陌的背部,慢慢地往下壓,胸椎裡透出一股痠痛,痛得解陌齜牙咧嘴,她實在想象不出,那雙泡茶時柔軟白皙的小手,居然如此有力,壓得她喘不過氣。

“你想象一下,自己是一隻貓,在伸懶腰,放鬆,再放鬆……很好。”這時候,解陌發現自己的膝蓋仍然垂直於地面,胸部已經完全貼向瑜伽墊子了。

下一個動作是頭倒立。“老師,我好久沒練,已經立不起來了,你來幫幫我。”辛梅的聲音甜甜的,她不僅人長得美,撒起嬌來,連聲音都很甜美。

伏老師過去,扶著她,那一雙玉腿,左晃右晃,就是立不穩。

“身體是有記憶的,你把注意力收回,放在自己的身體上,很快就會找到倒立時的平衡感。”

伏老師一邊指導著辛梅,一邊轉頭看解陌,發現她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穩穩地倒立在墊子上,雙腳筆直,伸向天花板,一聲不吭,好像在默默地數數。

“老師,我想做‘孔雀起舞’,你幫我。”辛梅嘗試著把頭抬起來,伏老師扶著她的小腿,身體慢慢地開始彎曲,“哇,疼,疼……”

“瑜伽的樂趣就是:痛,並快樂著。”伏老師接著說:“疼痛是你和的身體對話時,才會有的感知。”

數到五十個呼吸,解陌把腿輕輕地放下,自然地回到嬰兒式。聽見伏老師在繼續說:

“人活在社會上,支配我們行為的是什麼,是慾望。大多數時候,我們的關注力都在外界,工資、職位、客戶、業績,沒有生病的時候,很少關注自己的身體,換一句話說,我們平時對身體是沒有感覺的,瑜伽,是幫助我們和自己的身體交流,去感受它的存在,它的甘苦。”

90分鐘的瑜伽課,節奏很慢,動作看起來舒緩,實際上是“溫水煮青蛙”。做完最後一個動作——梨式,解陌和辛梅都已經汗流浹背,不僅額頭上滲出細細汗珠,髮根及後背全部溼透了。

大休息的時候,教室裡格外寂靜,只有均勻纖細的呼吸聲,解陌閉著眼睛,她的羊絨斗篷散亂地放在瑜伽墊子旁,這是一件米灰色的中式斗篷,對襟、盤扣,寬大袖口上繡著枝葉交錯的桃花,綻放著野性的春意,栩栩如生,從針腳和絲線的質地來看,是上等的手繡。

解陌覺得身體像一片雲朵,飄了起來,在海天之間,眼前又出現了黑洞,透過黑洞,看到了滿天繁星,以不規則的幾何形狀分佈……

“現在活動一下身體,伸個懶腰,慢慢坐起來。”伏老師的聲音隱約在耳邊響起。

解陌睜開眼睛,發現身上蓋著瑜伽毯子,她像夢遊一般坐了起來,看見老師仍然安靜地盤腿坐在茶几旁,几上除了茶杯茶壺,還多了一碟甜點,一碟水果。

披上斗篷,在茶几前坐下,茶壺裡的水已經燒得絲絲作響,伏老師用水燙了一下杯子,然後斟上半杯茶,解陌用鼻子聞了一下,有陳年的味道:“這是普洱茶,熟普。”

“是的,能猜出這是哪裡的茶,哪一年的嗎?”

“不會是老班章吧?”解陌抿了一口,氣韻醇厚,口感溫潤,“應該是很老的老茶!”

“的確很老,不過,不是老班章,是昔歸的古樹。”

“這棵樹有900年的樹齡,所以,茶氣醇厚,你的脾胃虛寒,喝此茶有助於運化。”一節瑜伽課上下來,伏老師已經看出來,解陌屬於虛寒體質。

中醫的法道望聞問切,伏老師不聞不問也不切脈,只望一眼,便知對方的體質。

“老茶有兩種,一種是製成之後儲存的年數較長,有時間的味道;另一種是古樹上採下來的茶,因其茶氣深厚,摘下來便可以喝,而且有老茶的韻味。”他繼續說。

一般人喝茶,看茶湯、茶色和味道,能喝出茶氣的都是老法師。解陌感嘆,伏老師不僅精於瑜伽,中醫、茶道也是一等一的內行。

“老師,我怎樣才努力學會倒立?我都練了三年多了,頭倒立還是很吃力。姐姐才學一年多,已經立得那麼穩,我看見她,就像學渣看見學霸,壓力好大呀。”辛梅問。

“瑜伽不是單純的體育運動,它是一種生命智慧,習練瑜伽,最最不要的,就是‘努力’,你‘努力’得太辛苦,潛意識裡不由自主地會生出嗔恨心,這種嗔恨心,會影響對瑜伽的習練。”

“況且,不同的人,身體特點不一樣,與某些體式的相應程度不一樣,身體準備充分了,體式自然而然會出來,不要勉力而為。”伏老師一邊斟茶,一邊笑著說。

“深以為然。瑜伽是一種生命哲學,上可通靈,下可健體,它的邊界無比之大,涵蓋佛法、中醫和心理學,瑜伽之道,博大精深,其練習的目標不只是體式,觀想、呼吸也是重要法門”。解陌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感覺味道比剛才要淺淡一些。

嗡,嗡,嗡……手機在很低的頻率上振動,有電話進來,接完電話,解陌一看時間,已經快五點了,一個寂靜的午後,就這麼不知不覺在他們仨喝茶聊天中流逝過去。

離開瑜伽教室,解陌發現,門口擺著兩雙客用的拖鞋,一雙是辛梅穿來的,還有一雙,是乾淨的,她知道,這是專門給她準備的新拖鞋。穿上拖鞋,解陌和辛梅邊說邊笑,走向更衣室。

離開青樓,天色已近黃昏。解陌和辛梅並肩走向停車的街道,寒風迎面襲來,清冷的空氣從領口鑽進去,解陌打了個寒噤,不自覺地緊了緊斗篷的領子。

馬路上霓虹和車燈閃爍輝映,恍如隔世。

她們從唐風漢韻的寂靜空間又穿越回來了。

“為什麼伏老師稱你為‘先生’?”辛梅瞪著那雙嫵媚的眼睛,不解地問。

“怕你吃醋啊,要是他叫我‘陌’,你這醋罈子今天豈不是要把我的腦袋給砸碎了。”解陌用調侃的口氣,一本不正經地回答。

“姐姐你太壞了,快說,為什麼?認真說。”

“自古男女授受不親,一句‘先生’,則既無男女,亦無授受,至於親不親嘛,因人而異。”

解陌一邊說著,一邊用遙控器打開車門,“快上車吧,我們吃羊肉火鍋去。”

雖是黃昏,因是冬日,又是陰雨,天色很暗。凌冽的寒風掃掠過馬路,枯黃的梧桐葉子搖搖晃晃地飄落,天灰濛濛,雨絲若有若無地打在車窗上……出了一身汗,又喝了兩壺茶,解陌的肚子已經在咕嚕咕嚕地想念香噴噴的羊肉湯了。

“哎,我聽了一下午關於瑜伽的‘高峰論壇’,這最後一句貌似有點費解。”辛梅自言自語道。

解陌沒有理她,一踩油門,車輪碾過一路的枯葉,向市區的繁華深處駛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