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合組織前高級經濟學家:中國經濟並不糟糕

參考消息網1月16日報道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1月14日發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前高級經濟學家、美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前國際經濟學家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的文章稱,中國經濟很好,美國和中國不會打貿易戰。這就是我對困擾金融市場的幾個主要問題的看法。讓我們先從對中國經濟狀況的考察開始。

文章提到,中國是否存在通脹問題?不存在,2018年12月報告的整體通脹率是1.9%。這對中國的實際購買力造成了衝擊,並決定了酌情調整貨幣政策的尺度。再強調一遍,這是整體通脹率,因為北京不會玩弄一系列操縱通脹的“措施”。2018年全年中國的通脹率為2.1%——這個數字甚至可以通過德意志聯邦銀行那些苛刻的審查官的價格穩定測試。

中國是否存在公共財政狀況不佳的問題?或許存在地方性問題,但在中國46%的儲蓄率面前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在上一個自然年度,廣義的公共部門賬戶預計將出現約佔國內生產總值(GDP)3%的預算赤字,公共債務總額目前估計為GDP的46.3%。

文章還提到,中國是否需要引入外國儲蓄來為其公共債務和預算赤字融資?不需要,中國是一個淨資本輸出國,輸出的資本佔GDP的1.2%。

這是積極的貿易平衡的結果。例如,今年中國的淨出口預計將對GDP增長貢獻0.5個百分點。

文章稱,你所看到的是,中國經濟擁有大量活躍的需求管理工具來防止經濟大幅放緩。其中一些工具已經用於校準結構性調整,並使不斷變化的總需求構成轉向以家庭消費、企業資本支出和更有選擇性的基礎設施投資為主。

文章指出,或許有人懷疑這些看法是在掩飾那些可怕的故事,例如“負債累累的經濟”“影子銀行災難”等。但是也應該意識到,不能用非官方的猜測或純粹虛構的東西來推理。而且不管真相如何,中國不是希臘或意大利。宏觀數據顯示,北京有足夠的力量來管理國內債務。

文章稱,特朗普說,他在貿易問題上成功壓制了中國,因為中國經濟狀況糟糕。這聽起來像是玩笑話。中國經濟並不糟糕。中國通過政策引導增長率降至6%至6.5%的區間,即便如此,這樣的增長率仍是特朗普所夢想的——和擔心的,因為自信的中國不是一個瀕臨絕望的貿易談判國。

證據是,兩年來,特朗普在對華貿易問題上沒有任何收穫。根據14日公佈的政府數據,2018年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大幅增長,達到創紀錄的3233.2億美元。

文章稱,特朗普讓貿易談判走上一條錯誤的道路。在2017年4月的佛羅里達峰會期間,特朗普試圖用向敘利亞發射導彈來“代替宴會上的娛樂活動”,他本應扮演一個友善的東道主,把達成貿易協議作為國家的頭等大事來抓。

但特朗普什麼也沒做,什麼也沒得到。更糟糕的是,特朗普讓整個貿易談判進程靠邊站,他觸碰中國的紅線,直到上週中國決定無視特朗普提出的改革要求,但將購買美國農產品並按照自己的方式向美國貿易和投資開放某些經濟領域。

文章稱,在近兩年前的佛羅里達,特朗普本可能很輕鬆地獲得這一結果。

特朗普現在意識到,中國不會被嚇倒,而進口關稅和其他貿易障礙是一條死衚衕,在他爭取連任的前景日益黯淡之際,這樣做的風險是無法承受的。

對美國來說可悲的是,中國在這一輪較量中勝出。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將繼續大幅攀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