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時裝設計師郭培:向世界展示中國設計之美

国际时装设计师郭培:向世界展示中国设计之美

郭培

国际时装设计师郭培:向世界展示中国设计之美

郭培的服裝設計作品

国际时装设计师郭培:向世界展示中国设计之美

郭培的服裝設計作品

大洋網訊 2019年1月,中國著名時裝設計師郭培參加巴黎高級定製時裝週2019春夏高定大秀的消息開始在朋友圈刷屏。郭培是玫瑰坊創始人、首席設計師、中國高級時裝定製第一人。她也是中國第一個被巴黎高級時裝工會邀請,在巴黎高級定製週上發佈作品的服裝設計師,曾連續三屆榮獲“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服裝金獎,其作品在澳大利亞博物館展出並收藏,是中國時裝設計界的標杆人物。

除此之外,連續十多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主持人和演員服裝都出自郭培之手,而且她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頒獎禮服的設計者,併入選美國《時代》週刊2016年全球100位影響力人物榜單。從業30多年,郭培的服裝設計生涯實際上也是中國的服裝設計發展史。接受本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她表示,自己的目標就是要通過作品向世界展現中國文化的魅力。

自2018年第四季度以來,郭培就處於持續的忙碌中。2018年10月13日起,郭培的《Guo Pei:Couture Beyond》藝術展在溫哥華美術館舉行;隨後,由新西蘭紀錄片大師耶拉特·布萊特凱利執導、聚焦郭培成長經歷的個人紀錄片《Yellow Is Forbidden》將參加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在即將到來的1月底,她將再次參加巴黎高定時裝週,而這將是她近三年來第7次登上這個國際舞臺。

當設計師圓服裝夢

儘管如今已經是獲獎無數的國際級服裝設計師,但郭培說,自己走上這條路完全是個意外。小時候每每看到媽媽做衣服,郭培就喜歡在旁邊觀看和摸索。她告訴記者,後來她用到的一些刺繡針法,都是從小在母親那裡耳濡目染學到的。“我小時候就想,我將來能做這麼漂亮的衣服就好了。”

1986年,郭培從北京第二輕工業大學畢業,她是中國第一屆服裝設計專業的畢業生。“那時,中國還沒有時裝的概念,設計非常好做。”郭培坦言,那時基本上她設計什麼,顧客就會喜歡什麼。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成立於上世紀90年代早期,郭培是其最早的會員之一,她也成為我國的第一代時裝設計師。

早年在為某大服裝品牌擔任首席設計師期間,郭培感受到了自己在服裝設計方面的天賦。那時,她“設計什麼火什麼”,幾乎沒有庫存。她曾推出過肥大的蘿蔔褲和燈籠褲,很快這樣的款式便滿街都是。當時郭培最暢銷的一款作品被她戲稱為“嬤嬤服”,在3年內賣出了5萬件之多。那是一款帶帽子的大衣,中腰有兩個兜。

郭培笑言,當年走在大街上,10個人中至少有一個人穿的是她設計的衣服,撞衫是常有的事。這份工作給年紀輕輕的她帶來了不菲的收入,但郭培慢慢地對成衣設計開始感到不滿足。“漸漸地,我覺得沒意思了,感覺在重複。有時候在我自己的貨場,我會故意繞著走,因為我不想看到自己的設計。成衣做了10年,我特別想做一件漂亮的禮服。這是我小時候的夢想。”

十年的磨礪,讓郭培覺得自己具備出來闖一闖的實力了。1997年,帶著之前攢下來的60萬元存款,郭培自立門戶成立了玫瑰坊。據她介紹,那個年代的首席設計師不單隻負責設計,從打版、進貨、採購,到成本預算、面料選定、市場銷售,甚至連櫥窗佈置,每個環節都要親力親為。

郭培又是一個特別隨性的人,她說當初選擇做高定時,完全沒想到將來能不能賺錢,因為市場前景誰也說不準。“我當時對錢還沒什麼概念,就是想做自己理想中的漂亮裙子,也不用考慮這些裙子能不能賣出去。”郭培說,她當時的打算是,這60萬元能花兩年就不錯了,哪怕一分錢不掙,至少自己瀟灑了兩年,大不了再回去設計成衣。當然,郭培有自己的底氣。彼時的她已經結婚,而丈夫也很支持她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此後,她經常跑到國外尋找設計靈感,遇到好的面料即便是天價也要買下來。

最難忘北京奧運

郭培更為人熟知的是她開啟了中國的“高定時代”,讓中國時尚與國際接軌。

2006年,郭培推出了自己的首場高定秀《輪迴》。《輪迴》的靈感來自於郭培無意間在法國戰爭博物館看到的一件展品——拿破崙的衣服。《輪迴》的壓軸禮服叫做“大金”,這件禮服光芒萬丈,常被視作郭培作品中最著名的一件。這件超級豪華的藝術品創造了很多紀錄:28000顆人手釘繡的銀扣、數千軸歐洲銀線以及200多斤的重量。

雖然設計這件禮服郭培只用了幾小時,但衣服由100個繡工忙碌了3個月,花費了團隊5萬多個小時,若折算成一個人的工作時間的話,大概將近15年。但郭培就是這樣的“完美主義者”,在她看來,高級定製就是所有細節都要做到完美、360度無死角。

“好的作品自己會說話。”在郭培看來,一件時裝可能是冰冷的,但當它被賦予了愛和感情時,它就有了溫度。從2008年奧運會的頒獎禮服、2009年藝術家宋祖英在春晚穿著的可以在瞬間“開花”的禮服裙、再到2015年國際巨星蕾哈娜身上那件轟動世界的“龍袍”,郭培的作品逐漸為大眾所熟知,不僅幫助中國人認識時尚,更幫助世界瞭解中國。

而為北京奧運會設計服飾可以說是郭培設計生涯中最難忘的經歷。2008年,由她設計的“寶藍色”“國槐綠”“玉脂白”3個系列共285套禮服獲得了北京奧運會頒獎禮儀服飾一等獎。這些禮服歷時一年的設計修訂,11萬個小時的製作工時,它們在奧運會的302場和殘奧會的472場頒獎儀式上共亮相774次。

郭培坦言,在3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這是她做過的歷時最長、難度最大的一次設計。她說,奧運服裝也許不是她的作品中最漂亮的,但卻是最用心去做的。“那一年,改稿四次,畫了近百張設計圖,作品經過七次交審和無數次專家評審,光樣衣就製作了40多件,每件都是採用高級定製的做法。因為要考慮的細節太多了。”她解釋道。

談及設計時的考慮,郭培說,頒獎現場的禮儀服裝要體現儀式感,設計上又不能完全突出服裝本身,因為服裝太花哨會轉移人們的注意力。那段時間,郭培帶著幾十人的團隊不分晝夜地趕工,最忙時連續3個晝夜都沒有閤眼。最終,她設計的奧運禮儀服飾大放異彩。

中國人在巴黎

在工作中,郭培是忙碌的,但在生活中,她卻很從容,從來不會讓自己的生活處於火急火燎中。迄今為止她已經參加了6次巴黎“高定周”發佈,每次發佈的主題都是計劃好的。從初次進入“高定周”的《庭院》、到強調奉獻精神的《傳說》、再到詮釋時間與空間的《建築》,郭培的自我表達越來越清晰。

如今,郭培已經是巴黎高定周的常客,她儼然成了中國高級定製的“國際代言人”。而2017年的那次巴黎之行讓她格外印象深刻。

2017年1月25日,郭培在巴黎發佈了2017春夏系列《傳說》,當時她專門去拜訪了巴黎周邊的一百多家手工作坊。其間,她在一個帽子作坊看到一位已年過七旬的老人,他家的帽子已經傳承到了第三代,但整個店裡就只有他一個人,這位老人還在用爺爺那一代傳承下來的工具製作,沒有新的模具,獨立面對競爭殘酷的市場。這讓郭培感到很心酸。“手工技藝的失傳在全世界都是一個問題,不止是在中國。”

《傳說》展出結束後,有觀眾在後臺等了兩個多小時,只為了和她說一句:“你的作品把我感動哭了。”這讓郭培很感動,她感到了美是跨國界的,設計師這份工作是受人尊重的。

向世界展示中國

郭培有這樣一個夢想——讓每一個女孩都擁有自己的中式嫁衣。她把面對高定作品時的極致美學融入到嫁衣設計之中,用嫁衣的美感來傳達對愛情、對婚姻、對傳承的真摯祝福。

從事設計30多年,郭培最大的心得就是,中國文化是中國設計師最大的靠山,就如同自己的血液一般。“正所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要把我們民族文化中認為美的東西展現出來,就能感動別人。”她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向世界展現出中國文化的魅力。

談及與高級定製的緣分,郭培說:“我熱愛高級定製,因為它是一種生命的停駐。多年後它的存在就是時光的回眸。到那時,它能再現逝去的輝煌,能重新演繹我曾擁有過的幸福,以及我曾創造過的美好。”

對話郭培:

分享美好感動他人 名氣不能成為負擔

廣州日報:作為高定品牌的創業者,你覺得自己成功的秘訣在哪裡?

郭培:如果從全世界來看,今天我們已經屬於站在世界舞臺上的一個高定品牌。但在西方人眼裡我們是個“奇葩”,他們不知道你從哪兒來,研究不出你屬於哪個門派或體系。無知和無畏或許就是我們最大的勇氣。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做自己,把你覺得美好的東西分享給大家,這樣總會感動別人。

廣州日報:從業多年有沒有遇到過很苛刻的客人?

郭培:我喜歡苛刻的客人,他們會使我的設計水平不斷提高,這種碰撞讓你很有成就感。

廣州日報:高定時裝是不是很貴?

郭培:我的服裝成本基本要超過十萬元。因為它需要很多的時間,這些時間就好像我們的生命一樣。一件服裝如果以一個人的工時來算,可能要歷時兩年左右的時間來完成,那麼這兩年就好比是他生命價值的投入。這種價值不是我們能用金錢的概念來衡量的。我們有幾百個員工,一年的生產量不超過2000件,生產量很低,貴是自然的。

廣州日報:你如何看待自己獲得的這些榮譽?

郭培: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經歷了中國時裝、時尚行業的誕生,在我相當長的摸索時期裡,當時的消費者和年輕人給了我非常大的包容。“名”不是給你帶來結果,而是在你做出結果後給予你的肯定,你肯定不能帶著“名”去做事情,你不能讓它成為一種負擔,我每次獲什麼獎,我第二天就把它忘了。

圖/受訪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