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40年致敬20人|“商業地產教父”王健林:瞄準紅色文旅再出發

逐夢40年致敬20人|“商業地產教父”王健林:瞄準紅色文旅再出發

編者按:40年,人生於不惑,國家見繁盛。改革開放40年,回望來路正當時——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從世界工廠到中國智造;從經濟特區到“一帶一路”;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論起對中國經濟貢獻,是哪些領軍企業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又是誰“敢立潮頭唱大風”?藍鯨財經在“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誠摯推出《逐夢40年,致敬20人》大型專題策劃,記錄和紀念那些對中國經濟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企業家們。以下是關於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的報道:

丘吉爾說,成功根本沒有秘訣,如果有的話,就只有兩個:一是堅持到底,永不放棄;二是當你想放棄的時候,請回過頭來再照著第一個秘訣去做。這便是萬達集團(下簡稱“萬達”)董事長王健林成功的秘訣。

他是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商業地產教父,是出手大方的慈善家,更是改革開放40年時代潮流中的領軍人物。

素有商業時代的機遇獵手、百年難遇的商業奇才之稱的王健林,在創業30年間,從一無所有到榮登2013年福布斯中國首富,再到變賣資產償債,儘管經歷了無數挫折,儘管已不再年少,他始終意氣風發,從不言怕,也從不言累。然而,鐵骨亦柔情,在萬達2017年年會上,經歷了償債風波,不得已“壯士斷腕”的王健林竟偷偷落淚,無數創業之艱辛湧上心頭。

如今,當萬達處於安全邊際之後,王健林瞄準紅色文旅再出發。伴隨著2019年“新時代”即將到來,我們不知道王健林這一次能走多遠,但我們願意相信,他一定會給市場帶來驚喜。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上世紀80年,官員下海潮席捲全國,很多人的命運因此而發生巨大轉折,失敗者有之,成功者亦不少,王健林屬於後者。

1988年,大連市西崗區政府辦公室主任王健林請纓“下海”主政大連西崗區住宅開發公司——一個欠債149萬元、瀕臨破產的企業。談起這段經歷,王健林曾回憶道:“那時就想獲得更多財富,讓家人生活得更好。”

但官員出身並未讓他的創業之路一帆風順。當時,中國還處於計劃經濟階段,拿項目不僅要有錢,還需要“國家計劃委員會”的指標,王健林好不容易“借”到了指標,但政府卻不願給萬達批地。為了能夠得到一塊地,王健林數次拜訪大連市領導,市領導不勝其煩, 最後,指著市政府北側的一個“棚戶區”說:“就這裡,你想開發多少都行!”

“市政府是一個老建築,很氣派。但它的北側居住區,房子差,設施差,一百多戶人共用一個水龍頭,一個廁所,被認為‘有礙觀瞻’,所以把這片地給我去幹。可這個項目改造完,要1200塊錢一平米的成本,我前面有三家國有公司看過這個項目,都不肯幹。因為大連市當時最好的房子只能賣到一千零幾十塊。”王健林在自傳《萬達哲學》中寫道。

為了能夠盈利,王健林及其團隊對市場進行了深度調研,發現明廳、衛生間、鋁合金窗、防盜門……這些在國外已經通用的設計和產品,在國內市場上幾乎沒有,王健林決定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正是這一決定,讓王健林的房子最終賣出了1580元/平方米的價格,且在1月內售罄。王健林由此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離開機關的時候,王健林辦的是停薪留職,但在創業第二年,王健林就回原單位辦理了辭職手續。在那個連溫飽都解決不了的年代,很多人勸他不要放棄“鐵飯碗”,但他還是選了經商這條路。他說:“ 萬達開創了一個新模式,中國舊城改造的第一單就是從萬達開始的,我不能給自己留後路。”

破釜沉舟,敢想敢幹,這是王健林給外界最深的印象。2017年,王健林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企業家講堂上做了一場演講。演講中,王健林向青年人建議道:“什麼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什麼哈弗耶魯不如自己敢闖”。“富貴險中求,什麼意思呢?就是你要想創業成功,你有把握沒把握都要去試。”

他曾公開叫板迪士尼,也曾就電商是否能替代線下的問題與馬雲打賭,但敢想敢試的王健林絕非只有匹夫之勇,他其實非常重視創新。“如果要成為一個卓越的企業,我認為一個最重要的品質是一定要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想別人沒有想過的事情,商業模式儘量跟別人不一樣,只有創新你才能獲得定價權、溢價權。”王健林曾如是說。而回望萬達的四次轉型,每一次轉型中,其商業模式都是先人一步。

2000年,在住宅地產火爆之際,王健林即開始帶領萬達轉型商業地產,不同於住宅地產,商業地產投資門檻較高,而且有風險和管理難度也更大,如果定位和招商做得不好,就會虧錢。最初做商業地產時,萬達並不懂規劃設計,當時萬達商業做的第一座樓,把底層商鋪全部賣掉,買了商鋪的人經營不好,就告萬達。在3年的時間裡,萬達當了222次被告,負面輿論纏身。

那時候,助理都勸他退出商業地產,但王健林仍堅持以五年為限,如果五年還沒有轉機就退出商業地產。結果到了第五年,萬達創造了訂單商業地產模式(先讓入駐商家提出要求,再根據要求進行設計建造)和城市綜合體模式(將商場、星級酒店、電影院、公寓、住宅樓等進行綜合設計建造),當年,萬達在北京、上海、寧波的三個商業地產項目大獲成功。

時至今日,憑藉這一模式,萬達廣場已遍佈全國70多個城市, 超過100座,王健林更是成為中國商業地產的“教父“人物。而圍繞萬達廣場,萬達又先後進入了文旅、院線等多個領域。

鐵骨錚錚,不畏風雨

2013年,王健林憑藉860億人民幣的淨資產首次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首富之位,之後在各種富豪排行榜名單裡,都可以看到他的名字。在此期間,王健林經常亮相各種演講和採訪活動。其在2016年8月接受魯豫有約採訪時的一句“一個億小目標”曾引起輿論的廣泛討論。

但近兩年,王健林頗為低調,他不再接受媒體採訪,亦不再出席各種演講場合,他最近一次大篇幅出現在新聞裡,是因為綠城中國的一則公告。2018年12月17日,綠城中國公告稱,公司與賣方簽訂股份轉讓協議,以現金27.18億元收購百年人壽9億股股份,佔比為11.55%。經核實,賣方是王健林持有的萬達集團。

人們對此絲毫不感到詫異,因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賣賣賣已成為萬達的常態。2015年,萬達開始實施第四次轉型,王健林希望萬達從一家中國國內企業轉向跨國企業,在這一戰略下,萬達在海外開啟大手筆併購,最知名的莫過於入主美國傳奇影業、西甲豪門馬德里競技俱樂部(馬競)等多家巨頭。

風頭正勁時,國家外管局的一則文件給了萬達一個措手不及。2017年,外管局要求金額超過500萬的併購交易必須事先審批,中國企業海外收購的步伐被逼停。“錢袋子”收緊後,各家的問題也開始凸顯出來,於王健林而言,首當其衝的便是龐大的債務壓力。據王健林回憶,2017年,萬達商業的貸款加債券約2000億元,賬面現金1000億元。為了“活下去”,王健林走上了變賣資產的道路。是年7月10日,萬達將旗下13個文旅項目及76家酒店分別轉讓給融創中國及富力地產,總計637.5億元,這場“世紀大併購”轟動輿論。

“賣賣賣”讓王健林從首富神壇跌落,有人為之扼腕,有人冷嘲熱諷,但這不過只是他經歷過無數挫折中的一個,曾經,他為了拿到貸款9天9夜沒睡覺,轉型商業地產222次被告,炸掉價值15億的萬達廣場……於王健林而言,倘若變賣資產就可以換取生存的薪薪火種,這大概是歷次挫折中最好的一次,更何況,如今的萬達還是國內最大的院線公司,世界最大的體育公司。

挫折並沒有讓王健林灰心。債務壓力減輕後,王健林聚焦紅色文旅,開啟“二次創業”。

2018年10月22日,萬達與遵義市在北京簽訂協議,王健林投資100億元,在遵義婁山關建設一個紅色小鎮和兩個萬達廣場。11月8日,萬達與蘭州市在北京簽訂協議,王健林投資300億元,建設蘭州萬達城項目。12月13日,萬達與延安市在北京簽訂協議,王健林投資120億元,建設延安萬達城,創造紅色主題旅遊新品牌。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即便已退伍多年,王健林身上仍保留有中國軍人的堅韌與一往無前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讓萬達一次次絕處逢生。但這樣一個鐵骨錚錚的男人,亦有柔情一面。

閒暇時,王健林喜歡唱歌,他有一套頂級配置的唱歌設備,每年萬達年會時他都會一展歌喉,這幾乎已經成了一個“公知”的保留節目。2015年,王健林演唱了一首《向天再借五百年》;2016年,他選擇了崔健的《假行僧》; 在萬達歷史上的鼎盛時期,王健林以此來表達了自己的雄心壯志。

2017年,歷經風波之後,萬達年會沒有出現這個環節,而是播放了《歌唱祖國》,旋律飄起時,臺下的王健林悄悄拿起方巾擦掉眼淚,前後不過兩秒鐘。“30年萬達真是不容易,但是我們一步步走到今天,萬達要永遠做中國民營企業的典範。”王健林說。

“財富現在對你還重要嗎?“魯豫曾問。王健林的回答是:不重要,我現在是追求一種境界,追求一種情懷,想要改變世界上什麼事都是由洋人說了算的局面。如今,歷盡千帆,王健林的赤子之心終落“紅色文旅”,幸運的是,這一次時代正好,而他一如年少時意氣風發,卻又更知進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