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情演變成親情後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呢

題記——

在這拇指代眼閱讀的時代

很高興遇見你


舉案齊眉是漢時梁鴻和妻子孟光的故事。

每當丈夫梁鴻回家時,妻子孟光就託著放有飯菜的盤子,恭恭敬敬地送到丈夫面前。

為了表示對丈夫的尊敬,妻子不敢仰視丈夫的臉,總是把盤子託的跟眉毛齊平,丈夫也總是彬彬有禮地用雙手接過盤子。

當愛情演變成親情後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呢



【當代思考?】

當愛情演變成親情之後究竟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呢

人與人之間相處往往在不自覺中有所變化,所以人們會很自覺地回憶初戀時的美好。

究其原因大凡在結婚以前彼此都還有一段距離,說話很注意分寸,彼此的美好其實就在這距離和分寸上,如果結婚以後或者沒有結婚而兩人呆在一起時間很長,彼此的言詞不再講究,彼此的修養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日漸減少,就如戀愛期間,女人如大家閨秀,說話柔和體貼:“有沒有吃飽啊,要不要再吃點啊……”。

婚後數年,河東獅吼;“哎,吃飯了沒看見那,你客人那,吃飯還要請啊,整天拿著個報紙,能當飯吃啊?” 。

可憐的男人悶悶的不吭聲,悶悶的吃著飯,悶悶的回憶著戀愛那天夜晚的月亮,苦苦思索著陰盛陽衰的真正緣故 。

舉案齊眉不僅僅告訴人們一種精神修養,也是告訴告訴人們生活的一種態度,生活在人群中舉止言辭是一種生活的藝術,是一種修養的體現,歇斯底里的直白會使很多人不能接受。


典故出處】:《後漢書·梁鴻傳》:“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成語經典故事】:

東漢初年的隱士梁鴻,字伯鸞,扶風平陵人(今陝西咸陽西北)。他博學多才,家裡雖窮,可是崇尚氣節。東漢初,他曾進太學學習。結束在太學的學業後,就在皇家林苑—上林苑放豬。

當愛情演變成親情後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呢


有一次,梁鴻因不小心,使得房子著火,延及周圍的人家。梁鴻就一家家的去查問每家所遭受的損失,並以豬來作為賠償。有一家人嫌賠得太少。梁鴻說:“我沒有別的財物,願意為你做一段時間的工來補償。”那家主人答應了梁鴻的要求。梁鴻在這家幹活時不懈朝夕,勤勤懇懇,絕無怨言。鄰家的一些老人見梁鴻的行為非同一般,就聯合起來責怪那家主人,不該如此對待梁鴻。那家主人也開始尊敬他,並將豬悉數歸還給梁鴻,梁鴻堅辭不受,後來回鄉去了。

由於梁鴻的高尚品德,許多人想把女兒嫁給他,梁鴻謝絕他們的好意,就是不娶。與他同縣的一位孟氏有一個女兒,長得又黑又肥又醜,而且力氣極大,能把石臼輕易舉起來。每次為她擇婆家,就是不嫁,已三十歲了。父母問她為何不嫁。她說:“我要嫁象梁伯鸞一樣賢德的人。梁鴻聽說後,就下娉禮,準備娶她。

當愛情演變成親情後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呢


孟女高高興興的準備著嫁妝。等到過門那天,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那想到,婚後一連七日,梁鴻一言不發。孟家女就來到梁鴻面前跪下,說:“妾早聞夫君賢名,立誓非您莫嫁;夫君也拒絕了許多家的提親,最後選定了妾為妻。可不知為甚麼,婚後,夫君默默無語,不知妾犯了甚麼過失?” 梁鴻答道:“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位能穿麻葛衣,並能與我一起隱居到深山老林中的人。而現在你卻穿著綺縞等名貴的絲織品縫製的衣服,塗脂抹粉、梳妝打扮,這哪裡是我理想中的妻子啊?”

當愛情演變成親情後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呢


孟女聽了,對梁鴻說:“我這些日子的穿著打扮,只是想驗證一下,夫君你是否真是我理想中的賢士。妾早就準備有勞作的服裝與用品。”說完,便將頭髮捲成髻,穿上粗布衣,架起織機,動手織布。梁鴻見狀,大喜,連忙走過去,對妻子說:“你才是我梁鴻的妻子!”他為妻子取名為孟光,字德曜,意思是她的仁德如同光芒般閃耀。

後來他們一道去了霸陵(今西安市東北)山中,過起了隱居生活。在霸陵山深處,他們以耕織為業,或詠詩書,或彈琴自娛。

當愛情演變成親情後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呢

不久,梁鴻為避徵召他入京的官吏,夫妻二人離開了齊魯,到了吳地(今江蘇境內)。梁鴻一家住在大族皋伯通家宅的廊下小屋中,靠給人舂米過活。每次歸家時,孟光備好食物,低頭不敢仰視,舉案齊眉,請梁鴻進食。皋伯通見此情形,大吃一驚,心想:一個僱工能讓他的妻子對他如此恭敬有加,那一定不凡。於是他立即把梁鴻全家遷入他的家宅中居住,並供給他們衣食。梁鴻因此有了機會著書立說。


回到文首,當愛情演變成親情之後究竟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呢 ?

【留給讀者思考】


每日一堂成語故事課!

弘揚中華智慧,學習成語經典

輕觸指尖請關注公眾號“chengyugsh”或【成語經典故事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