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李淵論賞不分貴賤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李淵論賞不分貴賤

權謀之術無所不在,大人物深人研究卻閉口不說,從不將心得秘籍輕易示人這便是幾千年權謀術盛行而此類著述卻極少的秘密...此書所述之權謀案例,的確已至“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的境界。

權謀殘卷-用人卷

  • 君者只需知人善任,賞罰分明;臣者只需能言能行。
  • 第一印象好的人不一定是好人,因為小人更擅偽術。
  • 察人的本質,順應人的性情,如此事情方可為。
  • 發現和使用賢能的人則事有成,不辨和使用奸佞的人則敗機伏。
  • 權者首先看重的是忠誠而後才是才能。
  • 經世之道,識人為先,用人後之。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李淵論賞不分貴賤

導語:賞不患寡而患不公,罰不患嚴而患不平。

獎賞不怕少而是怕不公正,懲罰不怕嚴厲而是怕不公平。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李淵論賞不分貴賤

人物

李淵

是唐朝的開國皇帝。字叔德,祖籍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他原本是隋朝軍事貴族,世襲唐國公。他為人豁達寬厚,頗具政治謀略。隋場帝喜歡鷹和馬,他就不斷地把駿馬、獵鷹送給隋場帝,因此免除了隋場帝的猜忌。

隋朝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李淵乘機和次子李世民以討伐叛逆為名起兵,然後打出廢除隋場帝、擁立新君的旗號。由於他善於收取人心,因此得到了舊貴族官僚和民眾的支持,並在突厥的策應下迅速佔領了首都長安。他自立為帝,把國號改為唐。李淵在位九年,在“玄武門之變”後大權旁落,便將皇位傳給次子李世民,自稱太上皇。


【事典】李淵論賞不分貴賤

李淵打下了霍城,稿賞有功的將士,發現軍隊中奴僕出身的人得不到和普通士兵同等的待遇。

李淵就把士兵們召集起來,對他們說:

“在箭和飛石中間衝鋒陷陣,既然不分出身貴賤,為什麼在論功行賞時要有差別?現在從我做起,取消這種不合理的制度。 ”

於是,他賞賜霍城的官吏百姓,並挑選了一些精壯的男子加人到關中的軍隊中。關中的士兵有要回家的,就加封他們五品散官,讓他們返鄉。

有人提醒李淵說這樣封的官太多了,李淵卻不以為然道:

“隋朝捨不得加官封賞,才失去了人心,為什麼要重蹈他們的覆轍?再說,用官職來收取人心,不是比打仗要好嗎?"

後來,李淵果然消滅了割據勢力,建立了中國封建社會中最為興盛的唐王朝。

鏡鑑

獎賞須得公平,不均則生怨。

釋評

獎賞有功的人,懲罰犯罪的人,古往今來都是這樣做的,而只有智者,才善於用賞罰來收取人心。

不分出身貴賤,而按功行賞,士兵才會心甘情願地衝鋒陷陣。李淵深明此理,並以封官來聚攏人心,提高士氣。他之所以這樣做,正是針對了隋朝吝於封賞、失去人心這一弊端。

以前朝為鑑,矯其不足,正是古今政治家的拿手好戲。諸葛亮治蜀,也正是出於這種考慮。當佔領益州後,他實行峻法,有人勸他,他說,劉璋闇弱,法紀鬆弛,因此廢弛之下必施峻法。但是,這類事情必須因勢利導,切不可刻舟求劍,緣木求魚。太平天國封王八千,結果各不用命,因此失去了大好局面,就是一個最好的反面例子。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李淵論賞不分貴賤

喜歡看故事的朋友歡迎關注、每天日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