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岳飛旬日破楊么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岳飛旬日破楊么

權謀之術無所不在,大人物深人研究卻閉口不說,從不將心得秘籍輕易示人這便是幾千年權謀術盛行而此類著述卻極少的秘密...此書所述之權謀案例,的確已至“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的境界。

權謀殘卷-籌謀卷

  • 造勢者為智,善用勢者為謀。
  • 謀定而思動,後發制人則勝機已握。
  • 善謀者從來不是依據道理,而是根據利害做出決定。
  • 注意強弱的變化。用己之強,來攻敵之弱。
  • 要偃旗息鼓、不事聲張,如此勝機便大了。
  • 不要主動與人為敵,不要放棄修好的機會。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岳飛旬日破楊么

導語:攻而代之。不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誘之以利。

對他們進攻討伐,不如向他們講清道理。用情來打動他們,用利來引誘他們。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岳飛旬日破楊么

人物

岳飛,南宋著名抗金將領。他少時勤奮好學,練就一身好武藝。

19歲時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後,岳飛再次投軍,開始了他抗擊金軍、保家衛國的戎馬生涯。傳說岳飛臨走時,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這成為岳飛終生遵奉的信條。

金兀朮南侵,建康(今江蘇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戰而降,金軍渡過長江天險,很快就攻下臨安、越州(今紹興)、明州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

岳飛率孤軍堅持敵後作戰。他先在廣德攻擊金軍後方,六戰六捷。又在金軍進攻常州時,率部馳援,四戰四勝。次年,岳飛在牛頭山設伏,大破金兀朮,收復建康,金軍被迫北撤。岳飛升任通州鎮撫使兼知泰州,擁有人馬萬餘,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作戰曉勇的“岳家軍” 。

後來岳飛相繼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今屬河南)大破金軍精銳鐵騎兵“鐵浮圖”和“柺子馬”,乘勝進佔朱仙鎮,距開封僅45裡。金兀朮被迫退守開封,金軍士氣低落,發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

在朱仙鎮,岳飛連絡河北義軍,準備渡過黃河收復失地,直搗黃龍府,卻被秦檜誣陷謀反。紹興十一年(1141年),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去飛害死於臨安風波亭,年僅39歲。


【事典】岳飛旬日破楊么

楊么聚眾起義,佔據了洞庭湖一帶,與官府作對。岳飛知道,這些賊寇多半是官府逼出來的,但他們的存在確實會對抗金大業造成牽制。如果能夠說服他們共同抗戰,那麼這就是一股很強的有生力量。他想來想去,最後決定採用招撫為主、分化瓦解的對策。

岳飛的部下大都是西北人,不習慣水戰。岳飛卻說:

“用兵有什麼常法,只要看你如何用兵就是了。 ”

於是他派人前去招撫楊麼的義軍。

義軍的首領之一黃佐平素很敬慕岳飛,他知道岳飛軍令如山,如果同他為敵,絕沒有取勝的希望。現在看到岳飛對他曉以大義,就帶領部下前來投誠。

岳飛聞訊大喜。他單人匹馬,來到黃佐的人馬前,撫著黃佐的肩膀說:

“足下真是位識時務的人。如果能夠立功,將來封侯是不在話下的。我想再派你回到洞庭湖去,能降的就勸降,能抓來的就抓來,足下以為何?"

黃佐流淚說:

“嶽元帥大仁大義,我黃某當以死相報!"

正好在這個時候,張浚因為都督軍事,來到了潭州。參政席益乘機告岳飛的狀,說岳飛與賊寇勾結。

張浚不以為然:

“岳飛是忠孝之人,用兵深謀遠慮,怎麼會呢?' '

張浚把這件事輕輕壓下。

黃佐回到洞庭湖,殺了周倫,活捉了他的手下。岳飛就去見張浚,商討平定楊么的計劃。張浚急著回朝,就想等來年再作商議。

岳飛卻說:

“用王師攻擊敵軍的水師很難,用敵軍的水師攻擊敵軍的水師就容易得多。水戰是我軍的短處,敵軍的長處,以己之短,攻人之長,這就難了。要是用敵人的將領指揮敵人的士卒,把敵人的心腹之將分化瓦解,使敵人陷於孤立,就會手到擒來。 ”

張浚問:

“這大約需要多長的時間?”

岳飛說:

“八天時間就足夠了。 ”

張浚十分高興,同意了岳飛的計劃。岳飛來到鼎州,正好這時黃佐帶著楊欽來降。

岳飛喜不自勝,說:

“楊欽英勇善戰,他既已投誠,楊麼大軍的心腹就已潰敗了。 ”

他上表朝廷,授楊欽武義大夫之職,禮遇十分優厚。楊欽深感恩寵,就回到洞庭湖中,說服全瓊和劉銳來降。

岳飛見到他們後皺起眉頭,裝作不滿的樣子,罵道:

“怎麼就你們幾個來降?滾回去!"

說完命人用棒子把他們趕出,讓他們回到洞庭湖。當夜,岳飛率軍殺人楊麼的大營,楊麼的部卒有幾萬人投降。楊麼一向剿悍,浮船於湖中,以輪激水,船快得像飛一樣,船邊又設置了撞竿,岳飛軍的船撞上便碎。岳飛早有準備,他命人把大樹做成木筏,堵住港汊,又用朽木亂草,漂流而下。然後命人前去叫罵、挑戰。楊么的水軍大怒,上前追趕,卻被亂草朽木把輪子壅積住,動也不能動。岳飛下令攻擊,箭如飛蝗。楊麼軍奔人港中,又被木筏阻擋。岳飛軍又一邊張開牛皮,防備箭石的攻擊,一邊抬著大木頭撞擊楊麼軍的船。楊麼的戰船被撞壞,他投人水中,被牛皋捉住砍死。

嶽元帥人進人楊麼的營帳,營中的士兵們都以為神兵天降,紛紛投降。岳飛用好言好語安撫了他們一番,讓老弱的回鄉,少壯的當兵,為國家效力。

岳飛果然在八天時間裡就滅了楊麼的大軍,張浚聽了,連聲讚歎:

“久聞岳飛用兵如神,今日見到了,果真是如此!"

鏡鑑

恩威並施比單純使用武力更易擊敗敵人。

釋評

岳飛平定洞庭湖的起義軍,是為了穩定後方,以便全力抗金。這是出於戰略上的考慮。

另一方面,大敵當前,如果能不戰而勝,對起義軍加以收服,讓他們作為抗金的有生力量,投身到抗金的戰爭中,於國於民,都是有利的。因此,嶽元帥採用了攻心的戰術,各個擊破。他對義軍首領們曉以大義,待之以禮,誘之以利,讓他們自己招降,更加具有說服力。

洞庭湖一帶地形複雜,宋軍又不善水戰,岳飛這樣做,實際上也是起到了避實就虛,避短揚長的作用。他只用了八天的時間,就消除了令朝廷頭疼的隱患,僅僅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岳飛的用兵如神。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岳飛旬日破楊么

喜歡看故事的朋友歡迎關注、每天日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