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在深山發現農村一座“豪宅”,零下8度天氣裡邊溫暖如春


冬日裡,我們攝影師一行人在山西省晉南山區農村採風的時候,同行的影友玩著無人機拍著黃土大山裡的風光,無意間竟然發現這個小山村一戶民居很是特別,降低高度後發現竟是一個仿古的民居小院。

我們來到院子的大門前,門樓豪華氣派很有晉南明清民居的特色,大門開了一扇門,我們好奇的走了進去。

穿過小院子的大門進入我們眼簾的便是這個青石雕刻成的照壁,上邊的圖案是兩隻鳳凰和牡丹花圍繞著一個大大的福字。照壁的高度足足有將近3米。

繞過照壁我們看到了是一個臨崖而建的3孔青磚箍成的窯洞,中央只有一個窯門,兩側各有一個大大的拱形窗戶。院子裡裝扮有一棵老柿樹和放著一個休閒椅子以及一些花盆。

這是從窯洞中央大門看到的窯洞內側。

這是右側的主人居住的窯洞,裡邊的黃土窯面已經用現代材料裝潢,四周擺放著古色古香的仿古傢俱,據主人介紹說現在外邊氣溫已經是零下8度,但是窯洞內沒有使用任何增溫設施,溫度達到18度,一點也不覺得冷。

說起窯洞的保溫設施,主人說根本不用,大家都知道土窯洞內冬暖夏涼,自己把窯洞內壁用現代材料進行裝潢後,密封效果更好,所以室內溫度在交九的寒冬天還保持在18度,很適合居住,圖為裡邊的“楸木”立櫃。

我們聽著主人的介紹,他說這個院子是自家的老宅子,原來是黃土院落土窯洞,前些年自己在外辦企業賺了點錢,覺得自己就是個農村人,對家鄉和當地古民居文化很喜歡,很留戀田園農耕生活,這裡才是自己的家,準備在這裡繼續生活下去,就決定對老宅進行改造。

主人說他有了這個想法後,2010年用了3個月的時間將老院子進行了修繕,裡邊的所有裝飾都是按照當地明清民居的建築形式改造,自己設計請人裝潢,窯洞內的傢俱使用的當地的一種雜樹叫做“楸樹”做成仿古傢俱,時間大約用了一年左右,共花了50萬元左右。


據主人說自己把院子重新改造完成後就住了進來,去年有個攝影師還來拍過照,把院子的照片發到了網上,這下引來了當地村民的參觀,特別是春夏季節,院子裡養著漂亮的花草,把院子點綴的更加迷人,每天來參觀的人數就有四五十人,自家就像個旅遊景點一樣熱鬧,自己都招呼不過來了。圖為主人窯洞內的擺件。

主人說原本自己只是想把老院子改造一下,安安靜靜的和家人在此生活,沒有想到現在和“鬧市”一樣,現在自己很無奈。

三孔窯洞都從內部挖出一個小窯洞打通連接

青磚青石改造過的小院,冬日裡顯得格外的和諧。

院子裡主人種著竹子建有石頭假山。

庭院防腐實木盪鞦韆雙人搖椅

圖為門樓下的木雕圖案,都有主人自己設計,請人雕刻的

臨走時,房屋主人一再叮囑不要公開具體地址,我們能理解主人的心情。真心希望主人能過上悠閒、舒適的田園生活。【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