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劍器舞,張旭看後草書大有長進,杜甫看後寫出氣勢雄渾的名篇

盛唐劍器舞,張旭看後草書大有長進,杜甫看後寫出氣勢雄渾的名篇

盛唐時期,國力強盛,不但文化發達,各種娛樂業也很發達。單是舞蹈就有多種。唐代的舞蹈分為健舞和軟舞兩大類,軟舞有官方的《霓裳羽衣舞》、劍器舞和《秦王破陣舞》屬於健舞之類。晚唐鄭嵎《津陽門詩》說:“公孫劍伎皆神奇”,自注說:“有公孫大娘舞劍,當時號為雄妙。”司空圖《劍器》詩說:“樓下公孫昔擅場,空教女子愛軍裝”。可見這是一種女子穿著軍裝的舞蹈,舞起來,有一種雄健剛勁的姿勢和瀏漓頓挫的節奏。杜甫曾有一首著名的詩《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寫的就是一位叫做公孫大娘的女子精妙絕倫的劍器舞。杜甫的這首詩,氣勢雄渾,沉鬱頓挫。作者以力透紙背的詩史之筆,通過對公孫大娘及其弟子劍器舞的描寫,生動的反映出安史之亂前後五十年來興衰之亂的歷史。這首詩寫的情真意切,慷慨悲涼,跌宕有致。作者在詩序中提到“草聖”張旭自從看到公孫大娘舞劍後,草書大有長進的事,間接烘托出了公孫大娘劍器舞的精妙傳神。現在將這首詩摘錄下來供大家欣賞。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

大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別駕元持宅,見臨潁李十二孃舞劍器,壯其蔚跂,問其所師,曰:“餘公孫大娘弟子也。”

開元三載,餘尚童稚,記於郾城觀公孫氏,舞劍器渾脫,瀏漓頓挫,獨出冠時,自高頭宜春梨園二伎坊內人洎外供奉,曉是舞者,聖文神武皇帝初,公孫一人而已。

玉貌錦衣,況餘白首,今茲弟子,亦非盛顏。

既辨其由來,知波瀾莫二,撫事慷慨,聊為《劍器行》。

昔者吳人張旭,善草書帖,數常於鄴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自此草書長進,豪蕩感激,即公孫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餘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鴻洞昏王室。

梨園子弟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蕭瑟。

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