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投資者賺錢的天弘基金,2018做到了幾件大事

曉資管/文

為投資者賺錢的天弘基金,2018做到了幾件大事

“東邊不亮,西邊亮。”這句話適用於整個資本市場,也適用於資本市場細分領域的基金行業。

2018年是股票市場的小年,也是固定收益市場的大年。這一年,作為整體資產管理規模排名行業前列的天弘基金度過了一段極具意義的日子:一方面憑藉在固收領域的深厚積澱,順勢而為給數億戶投資者帶來了穩健的財富增值,踐行了公募基金普惠金融之舉;另一方面,又在權益市場、金融科技等多個領域實現了諸多突破,比如股票型基金份額從44億份增長到了120億份,非貨公募的行業排名也提升了7位。

1、行業擴張

公募基金成立以來的20年是蓬勃發展的20年,行業從無到有,成就了5500多隻產品、逾13萬億元的資產規模,投資範圍涵蓋股票、債券、貨幣等多個方面。

若從細分領域來看,13萬億公募基金的觸角已經延伸到了資本市場的方方面面,帶給投資者無比豐富的投資體驗。可以說,幾乎在任何市場環境中,基金市場都有相應的產品能夠大行其道。

比如說,公募股票投資範圍已從傳統的A股市場拓展到了港股、美股、歐股、印度等一系列外圍股票市場;期貨投資領域有黃金、白銀、原油等;債券投資有長債、短債、國債、信用債等。相對而言,基金行業風險係數較低的貨幣基金,則是金融市場一類主流的現金管理工具。

正是由於公募行業可投資工具的多樣化,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當股民們境遇窘迫之時,基金市場仍舊繼續向前邁進。

請看下面這個數據,來源於基金業協會:

為投資者賺錢的天弘基金,2018做到了幾件大事

截至2018年11月末,公募基金總規模1.338萬億元,開放式基金資產佔到了12.743萬億元,其中,股票型基金為8354.07億元、混合型基金1.413萬億元、貨幣型基金8.256萬億元、債券型基金2.159萬億元。

依圖所示,權益類品種在基金市場整體佔比並不高,股票型基金比重不到6.7%;混合型基金雖然佔比達到11.08%,但包含多個類別,比如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股債平衡型、偏債型等,權益資產總體配置比例遠小於股票型基金。

一經對比便知強弱,截至目前公募市場的大頭是固定收益類品種,其中債券基金佔比16.94%,貨幣佔比64.79%。

實際上,公募基金2018年在債券和貨幣市場實現的收益,完全抵得過在股票市場上虧掉的錢,整體而言,這一年仍然是基金行業從容往前邁步的一年。

2、固收爆發

2018年,基金市場最大的贏家是債券型基金。儘管上半年行業因發生了多起違約事件一度震驚市場,但在監管適時介入及有效指導之後,債市很快觸底反彈,迎來了新一輪增長。

據基金業協會統計,截至2017年末,債券基金數量為989只,份額14091.62份,資產淨值14647.4億元。但到了2018年11月末,債券基金數量1129只,份額20544.49億份,資產淨值21590.39億元。短短11個月,債券基金市場規模增長了將近7000億元,增幅為47.4%。

另據天相投顧統計,截至2018年12月末,債券型基金規模突破了3萬億元大關,為30065.66 億元。這也就是說,2018年債券基金規模增長了逾1.5萬億元,增幅翻倍。

債券基金規模井噴,離不開新發基金貢獻的增量部分。前11個月債券基金數量增長了140只。算上去年12月新成立的55只產品,若不考慮清盤因素,2018這一年債券基金數量足足多出了195只。

為投資者賺錢的天弘基金,2018做到了幾件大事

這一年的新發債基趕上了好行情,表現出明顯的賺錢效應。2018年,中債—銀行間債券總淨價(總值)指數上漲了4.14%。其中,長債指數上漲了12.4%。強勢個券則表現得尤為活躍。

相比債券市場的繁榮,2018年的貨幣基金市場表現得更為平穩。和往年一樣,2018年沒有一隻貨幣出現虧損,它給予了投資者穩定的資產增值機會。

3、龍頭效應

大勢若此,作為中國固定收益類資管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天弘基金在2018年順勢而為,普惠投資者的同時,不斷鞏固自身在固收領域的優勢,發力權益投資、資產配置等諸多領域。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天弘基金旗下公募產品的持有人戶數超4.85億。當年,它為投資者創造了571億元的收益,成為業內為投資者賺錢位居前列的基金公司。若無意外,2018年,天弘基金仍可能是為投資者實現最多盈利的基金公司。


為投資者賺錢的天弘基金,2018做到了幾件大事

資管君粗略估算,依天相投顧數據,截至2018年末,天弘基金規模1.337萬億元。若按照這一時間節點各產品資產淨值為基數並乘以各自的業績增幅,2018年天弘基金為客戶創造了超過440億元的收益;若按2017年末為基數計算,天弘在2018年為客戶創造的利潤接近600億元。


一年為投資者帶來數百億資產增值,天弘的2018年顯然未負客戶所託。它旗下業績優勢產品眾多,比如債基天弘穩利在2018年實現了約9%的收益,在同類基金中排名前10%。2017年9月底才成立的天弘優選債券型基金在2018年實現了7.25%的淨值增幅,在同類956只基金中,排名行業前1/3。截至去年年末該基金規模達到了99.72億元,成為接近百億規模的巨無霸產品。百億巨無霸一年盈利7.25%,實現的資產增值規模相對可觀。

業績的正向作用推動了規模擴張。截至2018年12月31日,天弘基金旗下債券基金資產份額為191.3億份,較2017年末的77.6億份,增長了約1.5倍。

值得一提的是,天弘基金2018年的發展堪稱全面,絕非僅僅是債券基金“量價齊增”。據Wind統計,2018年在A股滬指大跌近25%的情況下,天弘基金共有19只產品位居同類前1/3,其中8只年內保持正收益。

在股市低迷的大背景下,天弘基金的權益資產得到了增長,旗下股票型基金份額在2018年實現了從44億份向120億份的突破。近年來,天弘重點佈局了指數型類產品,截至2018年末,該公司共有22只(A\C等子份額分別統計)指數型基金,不僅涵蓋滬深300、中證500、上證50、中證800、創業板等傳統主流寬基,還涉足了醫藥、證券保險、銀行、食品飲料等諸多主題投資領域。

4、全面發展

基金行業20年,每一年都有新發展,20年則實現了大跨越,產品正由債券型、股票型、混合型等傳統大類範疇,向一系列細分領域延伸。

作為一家萬億公募規模的基金公司,天弘旗下基金涵蓋股票型、債券型、現金管理、養老投資、內地與香港互認基金等,產品線較為完備。

產品題材豐富、涉及近5億戶的投資者及萬億資產規模,天弘基金肩負的責任巨大,對它來說,日常投資必須秉承嚴格控制風險的原則,追求投資者資產的穩健增值。

天弘的“萬億”公募固收資產2018年債券投資零違約,向外界證明了自己的風控與投資能力。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天弘基金正在進行多方位探索,比如積極擁抱科技。目前,天弘基金已經將大數據、互聯網技術、智能投顧等先進的金融科技運用到了投研、風控等各個環節,也極大地提升了公司的風險控制水平和投研實力。

據悉,天弘基金開發了 “信鴿”、“鷹眼”等大數據系統,對股票、債券方面的投研提供信息、實時監控、解讀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以鷹眼輿情預警系統為例,它可以在第一時間按分管行業將市場重大及負面信息推送給相關研究員,實時搜索、判斷和處理投資信息。2018年,在可統計的債券違約案例中,大部分債券違約都在鷹眼系統裡出現了預警。

當然,天弘基金所做的探索還有很多。在統一的嚴監管的新時代,這家投資者數量遙遙領先同業的公募如何實現新發展,值得關注。

無論如何,2018年已逝,2019正在路上,而天弘和它的小夥伴已經踏上了新的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