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一毛錢,大病得30萬!”, 如何看支付寶的相互保?

最近,支付寶推出了一種新型的保險業務:相互保。不需要交錢就可以加入,一旦生大病又可以獲得30萬元的補償。難道這是天上掉餡餅嗎?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平時一毛錢,大病得30萬!”, 如何看支付寶的相互保?

什麼是保險

保險是針對一類特殊事件而設立的保障,這類事件發生概率很低,但是一旦發生,花費又很大,例如意外事故、重大疾病等。也許很多小夥伴兒除了單位交的社保之外沒有買商業保險,但是有一種“保險”基本大家都買過,那就是婚禮險——份子錢。

“平時一毛錢,大病得30萬!”, 如何看支付寶的相互保?

我們通過婚禮的份子錢來解釋一下保險的原理。假如有一個村子,村子裡有100個村民,每個村民要結婚的時候需要花費十萬元,但是村民都不富裕,拿不起這十萬元錢。於是大家想了一個辦法:每當有村民結婚,其他村民就給他包紅包,也就是俗稱的份子錢。等到自己結婚時,別人也會給自己包紅包。

紅包要多少錢合適呢?人們想了個辦法:最好是剛好把結婚花費的十萬元錢都給補上。於是平均到每一個人,就需要包100000元÷100人=1000元/人。

這其實就是一種保險,而且是典型的相互保模式。相互保是0元加入,有人生大病出險後得到一定補償(0-40歲30萬元,40-60歲10萬元),其餘人分攤這個金額。

例如:有500萬人加入了相互保,在一個出險期間有100人生病,為了簡單起見,我們假設這100人都在40歲以下,拿到30萬元補償。那麼每個沒有生病的人需要付出的保費就是:30萬元×100÷500萬人=6元。除此之外,相互保需要收取10%的管理費,所以每個人需要付出6.6元。

面對這種上不封頂的保費,也許有人心裡會打鼓:如果某個出險期間,除了我以外其餘的500萬人都生病了,那我豈不是要負擔1500億的保費?天…

其實,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是一個被嚴格證明的數學定理:大數定律決定的。

大數定律

為了解釋大數定律,我們首先來說一個簡單的例子:拋硬幣。

拋一枚硬幣,正面和反面是隨機的,概率各是50%。我實際的拋了10次硬幣,並用1表示正面,0表示反面,列出了一個表格如下:

“平時一毛錢,大病得30萬!”, 如何看支付寶的相互保?

我們發現,在這十次拋硬幣的過程中,正面有6次,反面有4次。我們用N表示拋硬幣的次數,用P表示正面朝上的比率,那麼比率P等於正面朝上的次數與總次數N的比。

N=1時,硬幣正面朝上有1次,概率P=100%;

N=2時,硬幣正面朝上有1次,概率P=50%;

N=3時,硬幣正面朝上有1次,概率P=33%;

N=4時,硬幣正面朝上有2次,概率50%;

我們可以畫出一個圖像:橫座標是拋硬幣次數,縱座標是正面朝上的比率。

“平時一毛錢,大病得30萬!”, 如何看支付寶的相互保?

我們發現隨著拋硬幣次數的增多,正面朝上次數的比例似乎在接近於一個值。假如我們讓拋硬幣次數變的很大,這個規律就會變得非常明顯:我們會發,硬幣正面朝上的頻率接近於50%,這正好是拋一次硬幣正面朝上的概率。

“平時一毛錢,大病得30萬!”, 如何看支付寶的相互保?

這就是大數定律,由約翰.伯努利的哥哥雅各布.伯努利提出。

“平時一毛錢,大病得30萬!”, 如何看支付寶的相互保?

大數定律可以簡單的表述如下:

有一個可以可以獨立重複的實驗,每次實驗發生 事件A的概率是P,那麼當實驗次數N趨向於無窮大時,發生事件A的次數n與總次數N的比等於概率P,即:比如拋硬幣實驗,事件A為正面朝上,發生的概率P=50%。那麼當實驗次數N比較小,例如我們所做的10次實驗,發生正面朝上的次數n是不確定的,我們的實驗中有6次正面朝上。

但是隨著實驗次數的增多,正面朝上的次數就會越來越接近總次數的一半。例如拋一百萬次硬幣,那麼會有接近於50萬次正面朝上。如果拋硬幣的次數趨近於無窮,那麼正面朝上的次數就嚴格等於拋硬幣次數的一半。

回到相互保500萬人加入,100人生病的例子。N=500萬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了,生病的人數n=100, 我們就可以計算出每個人生大病的概率P=n/N=0.002%。這個比例不會因為加入人數的增多而變化。也就是說:如果有1000萬人加入相互保,就會有接近200人生病,有2000萬人加入相互保,就會有接近400人生病,每個人付出的保費其實不會有太大變化。

相互保的特點

保險公司之所以能夠穩定盈利,就是因為大數定律在發揮作用:保險公司必須保證有足夠多的客戶,才能避免出現因為出險人數波動造成無法賠付的事件發生。相對於傳統保險,相互保還有他的特點。

首先是保費相對較低。相互保已經有超過一千萬人加入,但是由於還沒有開始第一次賠付,我們並不清楚每個月的保費到底是多少。但是我們也可以通過某些方法稍微加以計算,獲得一個數量級的保費範圍。

簡單起見,我們還是討論0-40歲人群的出險問題。根據保監會公佈的數據,中國居民0-40歲大病生病概率約為3%。一旦生病,賠付金額為30萬。我們把賠付分攤在40年之中,每年再分攤到12個月,那麼每個月的賠付金額為:

“平時一毛錢,大病得30萬!”, 如何看支付寶的相互保?

這是平均一個人在一個月中獲得的平均賠付,其實也就是一個月的平均保費。當然,由於相互保的保障範圍和證監會公佈的25種大病種類不完全一致、相互保需要增加管理費、以及40-60歲賠付金額的不同,最終出險時的保費可能與我們的計算不完全一致。

相互保的第二個優勢在於賠付率高。賠付率指出險保民獲得的賠付總金額與全體保民總保費的比例。賠付率越高,說明保險公司的利潤越少,保民越划算。許多保險的賠付率在50%~60%之間,而相互保只收10%的管理費,也就是說,出險1萬元,全體保民交1.1萬元,賠付率大約在91%,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比例。

相互保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去中心化。傳統保險需要保民把保費交到保險公司,一旦出險由保險公司進行賠付。這就像文初我們談到的紅包問題,傳統保險類似於:無論村子裡是否有人結婚,每個人都需要按年把紅包交到村長手裡,一旦有人結婚,村長再把手裡的錢包一個大紅包給新人。可是總有一些人會覺得,我的錢給村長,我心裡不踏實。

“平時一毛錢,大病得30萬!”, 如何看支付寶的相互保?

相互保雖然也有保險公司進行日常管理,但是在沒有出險時,並不需要把保費交到保險公司。一旦有人生病,保費幾乎是直接給到了賠付對象,這就是所謂的去中心化。保民覺得自己其實是加入了一個互助組織,自己付出的保費真的幫助了一些病人,心裡層面會更容易接受。

當然,沒有一種保險是完美的。每種保險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適用範圍。不過,相互保的確是一種不錯的保險方式,這種形式在日本等發達國家早已非常流行。感謝馬雲先生讓許多人認識了這種模式,他真正踐行了那句話: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