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設備就是管錢,設備管理應有的覺悟!

設備管理是一個存在已久的工作,從人類進入工業社會,生產就離不開機械,機械就離不開管理。

早期的設備管理是壞了就修,但是隨著現代工業生產規模擴大及設備多樣化,設備管理變得更加專業和複雜。

我們在工作中中接觸最多的人就是設備管理和生產管理,見證了國內設備管理的發展,從“壞了就修”向企業管理方向的改革。


管設備就是管錢,設備管理應有的覺悟!


我們發現,良好的設備管理體系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遠比很多人想象的還要大。

設備的可靠性直接影響著產品的生產成本。

我們見過一個民營企業的設備管理體系改革。

王明於2014年加入一家做電子產品加工組裝的民營企業,負責空壓機、電機、泵閥等設備的維修管理。


管設備就是管錢,設備管理應有的覺悟!


王明的工作主張是“設備保養重於維修”,這理念源於大學期間所累積的豐富的機械設備知識,及畢業後2年的工作實踐。

他入職之後,首先聯繫設備廠商諮詢設備保養知識,向上級提交建設性意見。

然後針對生產人員建立了《設備維護保養卡》、《設備維修申請單》、《設備每週動態表》等管理工具。


管設備就是管錢,設備管理應有的覺悟!


如此多的管理工具,自然會給基層人員增加工作量,之前都是是壞了就修,根本沒有什麼保養。

所以王明剛開始推行的時候,困難重重,好在取得了上級領導同意,最後終於能順利完成並執行此管理工具。

一年過去了,王明的工作越來越輕鬆。

因為平時大家都注重保養和維護,所以設備損壞頻率大幅度下降,對比上半年,月故障率下降60%以上

由於損壞率下降,配件倉庫也不需要再採購大量備品

單單只是統計一下維修成本、停工成本、倉庫成本,改革所帶來的年收益就不低於20萬。

通過該案例我們可以發現,設備管理不只是設備管理部門的單項工作,其實是一個從上到下的體系:上層重視,下層執行


管設備就是管錢,設備管理應有的覺悟!


這也是很多企業很難建立起健全體系的根本原因。

設備管理的專業素養

以可靠性為主的管理體系,需要充分調動生產人員和維護人員的積極性,需要大量的工作來規範每個人的日常行為,從根源處降低設備故障率和損壞率。

除此之外,設備體系的建設也是設備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很多設備的故障並不是因為管理不到位,而是因為配套設施不達標所導致的。

比如在製藥工廠,空壓站沒有配置吸附式乾燥機,就是典型的體系不完善,所產生的危害就是藥品汙染、設備故障等問題,無端增加生產成本。


管設備就是管錢,設備管理應有的覺悟!


而有的空壓站,即使配置了吸附式乾燥機,依然解決不了問題,因為負責人對前沿技術的關注度不夠導致採購的設備不達標。

結束語

隨著工業自動化的普及,設備管理負責人要有更廣的視野,不僅要做好設備維修維護等工作,對設備的技術改造,前沿技術的瞭解也要有一定的認知,才能為企業帶來可靠的經濟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