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歷史:玉里看中國》連載(六)

《琢磨歷史:玉里看中國》連載(六)

《琢磨歷史:玉里看中國》

北京日報出版社出版 2015年12月第1版 ISBN:978-7-5477-1523-9

著者:高宇 文化作家,自由撰稿人,“宜興青瓷製作技藝”傳人,無錫江南青瓷社文化統籌;著有《瓷裡看中國:一部地緣文化史》

本書提要:

這本書以“文化”為主線講歷史、講玉。但“文化”不是簡單的逸聞故事、繁文縟節。它以人的思想迭變為骨,以人的行為傳承為肉,或以文字、或以心口、或以器物,代代相延。歷史這部長劇,英雄也好、草根也罷,都只是龍套,“文化”才是決定它樣貌的導演。本書就以這種視角解構歷史,再用玉之一物,來把解構出的這個不一樣的歷史呈現給讀者。因此,本書講歷史卻不說故事,講玉卻不談鑑定。但喜歡歷史的讀者,可以從中管窺歷史的本相而打開一個新的視野;喜歡玉的讀者,亦可以從中認識真正的玉文化而獲得品玉的“眼力”。


第二章 中華文明的玉之緣

  • 第二節 典籍之玉

一、《河圖》《洛書》與玉

四大部的古籍各有其源頭之作也各有其重磅之作,在這兩類古籍裡有很多都涉及了玉的信息,玉文化的根基之深可以管見,玉文化幾乎是與中華文明伴生的。經部是中華文明的頭腦:不管從思想上認不認可儒家的學說,都要客觀地承認,兩千年來確實是儒家體系支撐了中國中央集權式大一統的格局;不管從學術上究不究儒家這些經書是“真”是“偽”,都要客觀地承認,確實是這些經書保證了兩千年來中國在意識形態上的穩定,以及大部分時間裡在文化上的領先。

《易經》號稱諸經之首,這個“首”說穿了就是,其他的經頂著個“經”的名其實根本算不得哲學,只有《易經》是中國哲學之本,思想之源。可千萬別把《易經》庸俗化和世俗化,它絕不是打卦、算命的教科書,它是 “大道之源”。《易經》出身向來有兩處之說:一為伏羲作易,叫做伏羲八卦或先天八卦;二為周文王改伏羲之易,叫做文王八卦或後天八卦。但不管是哪一個,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遵奉的源頭,就是《河圖》、《洛書》。

《琢磨歷史:玉里看中國》連載(六)

《河圖》《洛書》

《易傳·繫辭》裡自道家門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出了河圖、洛書後,聖人根據這兩張圖作出了《易經》,按此說法河圖、洛書簡直就是中華文明之源了。當然,河圖、洛書到底是什麼?怎麼解讀?它怎麼來的?這些都是千古之謎,有各種神奇的說法,不管是古代的學術還是現代的學科,都沒人敢說把這事弄明白了。但有一點,關於河圖洛書的傳說都來自於最權威的古代典籍,且這些傳說中無一不有玉的影子。在《尚書·顧命》裡說到周成王給兒子留下了幾樣寶貝:“赤刀,大訓,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這是河圖第一次出現在中國古籍裡,在成王傳給康王的八件鎮國寶物裡與河圖並列的居然就至少有四件都是玉:弘璧(玉璧)、琬琰(玉圭)、大玉、夷玉(東夷之美玉)。

這還只是說玉的身份與河圖一樣的貴重,從它再往後的典籍裡,河圖洛書出現時的場景裡就乾脆無一不有玉相伴了。

《論語比考讖》裡講的故事是: “帝堯率舜等遊首山,觀河渚。有五老遊河渚,一曰:‘《河圖》將來告帝期’……有頃,赤龍銜玉苞,舒圖刻版,題命可卷,金泥玉檢,封盛書威,……五老乃為流星,上入昴……堯等共發,曰:‘帝當樞百,則禪於虞’。”好一個壯麗的故事:堯帝帶著舜等一幫臣下游覽首山,有五個老人在河裡喊:“河圖來嘍,來告訴你們下一個帝王應該是誰!”一會兒,赤龍含著玉做的盒子,盒子用玉做檢用黃金做封泥,裡面就是《河圖》了。五個老人化為流星上了天,原來這是五位天神親自來送河圖啊!堯帝們打開玉做的盒子,裡面除了河圖還有上天的意旨——堯帝應該禪讓於舜帝!在這裡不但河圖出世是由玉來包裹的,順便地堯舜禪讓這個中國最高道德典範也由玉來見證了一下。

再往後,《宋書·符瑞志》雲堯時:“帝在位七十年,修壇於河……龍馬銜甲赤文,綠龜臨壇而止,吐甲圖而去,……其圖以白玉為檢,赤玉為字,泥以黃金,約以專繩”。同一個故事,這次不是堯帝“偶遇”河圖了,是作為一個盛大的典禮,珍而重之地向上天求來了河圖,而伴隨河圖而來的依然是白玉與赤玉。還有一個《水經注》,裡面記載:“黃帝東巡河過洛,修壇沉璧,受龍圖於河,龜書於洛,赤文篆字”。

《琢磨歷史:玉里看中國》連載(六)

龍馬負圖出於河的傳說

再次升級!河圖洛書的領受者直接上升到了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黃帝的聲勢、氣派當然就比堯帝要大得多了,他直接往河裡扔了一塊玉璧,上天就趕緊派一龍一龜把河圖洛書送了上來,玉璧的威力確乎大矣!

《琢磨歷史:玉里看中國》連載(六)

商代青玉龍紋璧

從這些半神化的記載裡可以看出,作為《易經》之源的河圖洛書始終在用玉作為襯托,玉可謂與中華文明相伴生。


二、《周禮》與玉

經部裡還有一部《詩經》、一部《周禮》也是玉文化大本營,《詩經》走的是文藝路線,《周禮》走的是思想路線。《周禮》打的是周公旦的大旗,周公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真實存在感的政治聖人,他的家族地位相當於父親、政治權力等同於天子、道德高度稱得上聖人,且善始善終、功成身退還能千古傳頌,實在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人。後世人物,地位如父的諸葛亮鞠躬盡瘁也換不回蜀漢不亡,權勢比君的多爾袞一朝身死就被政治清算,道德至聖的孔夫子窘不得志只能空遊列國。由此足見周公的了不起,所以雖然《周禮》完全是劉歆為了給王莽改制建理論基礎偽作出來的,也一定要託在周公的名下。

兩千年來,《周禮》裡的制度只在王莽時代施行過短短十幾年,別的朝代沒人真的全面用它,大概用的最多的也就是“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首都規劃原則了。但這並不妨礙歷朝歷代都拉它的大旗做虎皮,把它吹噓成最高的政治理想,《周禮》實在是中國政治制度史上建的最巍峨的一座牌坊,玉是這座牌坊上最閃亮的裝飾材料。

有關玉的規定主要在《周禮·大宗伯》裡,裡面很用心地設計了一套禮玉的制度,先安排好了“六瑞”——鎮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說是王、公、侯、伯、子、男這些不同級別的大人物手裡要拿對應級別的玉,不能想拿什麼就拿什麼,這樣大家可以看玉識領導;其次安排好了“六器”——蒼璧、黃琮、青圭、赤璋、玄璜、白琥,祭祀天地四方時要用各自專用的玉,不能錯了顏色和方位,否則就對五方帝不敬,祭祀之禮就成了得罪之禮了。


《琢磨歷史:玉里看中國》連載(六)

玉圭

大框架有了,又再仔仔細細地規定了六器、六瑞都用什麼材料的玉,尺寸都是多大,上面要琢刻什麼花紋,如果要加繩子都要用幾色絲繩編成,細緻入微、不厭其煩,完全微縮體現了中國禮制的繁瑣和禁錮(當然,這些都是有歷史和思想史背景的,本書的第三編將會詳細說這個問題)。不過,規定是規定,後世似乎也從未真正嚴格地執行過。至少就二十四史裡各朝《禮志》裡的規定看,就已經大打《周禮·大宗伯》的折扣了,那更別提實際操作起來了。但是,在《周禮》這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最頂層設計方案裡,玉作為重要的載體是留下了深厚的印跡的。

《琢磨歷史:玉里看中國》連載(六)

谷璧

《琢磨歷史:玉里看中國》連載(六)

蒲璧




三、《詩經》與玉

《詩經》就輕鬆地多了,如果我們談《周禮》裡的玉要正襟危坐、道貌岸然,那麼談《詩經》裡的玉就大可以春風拂面、淺吟低唱。《詩經》在教科書上被稱為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這個說法沒有什麼錯誤但並不全面也不深入,《詩經》遠遠不是一部詩集那麼簡單,在歷史學界特別是古史學界它更多被作為史料看待,特別是《雅》的部分,記錄了很多周代的制度和史實可以與史籍互為印證,對於多缺的先秦史料來說是一個有益的補充。當然對於現在的普通讀者來說,它主要還是文學作品,特別是我們不必象古代士子那樣拘泥於經師的解釋,只是釋放心靈去感受上古時代漢字的洗練和樸素,享受質樸之中的沉穩或飄逸。

《詩經》的《雅》和《風》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文字,《雅》是廟堂之上的綸音,即便是詩也是史詩,《風》是各國之風采,有著自由的靈動和審美。玉的存在也是這樣,《雅》裡出現的玉多是禮玉、是廟堂制度,《風》裡面的玉就多是飾物、信物,後面藏著少女的笑臉、君子的器宇和忽閃的愛情。

1、我們試看一些《雅》裡面的玉:

《大雅·棫樸》——“濟濟闢王,左右奉璋”;

《大雅·韓奕》——“韓侯入覲,以其介圭,入覲於王”;

《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瑲蔥珩”。


《琢磨歷史:玉里看中國》連載(六)

春秋晚期玉璋

2、我們再看一些《風》裡面的玉:

《鄘風·與子偕老》——“玉之瑱也,象之揥也”;

《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

《魏風·汾沮洳》——“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異乎公族”;

《衛風·竹竿》——“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儺”;

《秦風·小戎》——“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

《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鄭風·女曰雞鳴》——“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


《琢磨歷史:玉里看中國》連載(六)

戰國早期曾侯乙連環玉佩

在大雅和小雅裡面說到玉不是圭、璋就是璧、珩,跟它們放在一起的場景不是徵辟、覲見就是命服,全都是“大人”之間的故事,煊爀威嚴。國風裡說到玉就迥然不同,清風徐來讓人精神一暢,不是玉耳環就是玉環珮,即使有圭有璧也是在比喻美少年的清純風姿。伴在玉左右的字眼都是“巧笑”、“心曲”、“桃李”之屬,讓人一讀就不禁會心一笑,彷彿回想起自己的青澀初戀。玉文化裡關乎人性之美的一面在《詩經》裡最早得以展現。



四、《左傳》與玉

經部是頭腦,史部就是文明的軀幹,史部實在是中華文化的又一驕傲。在四大古文明裡,埃及公元前3200年就已經有了成熟的文字,蘇美爾前3100年出現楔形文字,印度是前2300年的哈巴拉遺址中發現了至今沒有破譯的文字,而中國的文字目前為止只能追溯到商代甲骨文。中國人重史,雖然在古文明裡中國的文字出現的最晚,但完全不防礙我們把文字用到最極致和最有生命力。


《琢磨歷史:玉里看中國》連載(六)

商代刻字卜骨

從甲骨文開始,我們的文字就為記史服務,直到清代這一傳統沒有過中斷,所以我們有了獨一無二的信史體系。建立在考古學基礎上的西方歷史學體系裡暫時不認可我們的五千年文明說,但如果用信史體系來做比較,西方就不得不承認我們比他們優越得太多了。現在存世的正史系統是以二十四史為主幹,如果不是秦始皇的焚書我們的正史系統還可以再往前延伸,但目前二十四史之前的就只有一部《左傳》了,可以說《左傳》已經是中國史書之源。

《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十三經之一。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根據魯國國史《春秋》編成,按魯國的國君進行編年,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哀公27年(前468),中國人熟悉的春秋故事大都源自於此,裡面很多都能見到玉的身影,細分下來有幾大類:。

1、玉作為國家間的聘禮

《桓公元年》:

“春,公即位,修好於鄭,鄭人請復祀周公,卒易祊田,公許之,三月,鄭伯以璧假許田,為周公祊故也”。

魯桓公即位後,要跟當時的強國鄭國修復關係,正好周天子賜給鄭國祭祀泰山的祊田在山東,鄭國鞭長莫及。鄭國就以要魯國恢復祭祀周公作名義,用離著魯國近的祊田換了屬於魯國但離自己近的許田。為此,鄭國特意送給魯國玉璧作為聘禮,兩國從此邦交正常化。這是第一個故事。

《僖公二年》:

“晉荀息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璧,假道於虞以伐虢”。

《文公十二年》:

“秦伯使西乞術來聘,且言將伐晉,襄仲辭玉曰,君不忘先君之好,照臨魯國,鎮撫其社稷,重之以大器,寡君敢辭玉”。(注:大器,圭璋也)。

第二個故事和第三個故事都跟戰爭有關:第二個故事說晉國要從虞國借道去打虢國,就用了兩樣知名的寶物送給虞國,其中一個就是垂棘產的玉璧;在第三個故事裡,晉國從打人的變成了捱打的。秦國要聯合魯國打晉國,就派大臣西乞術帶著玉圭和玉璋去魯國結盟。魯國跟西乞術說,秦國一直對我們很照顧,這點事還送這麼重的大禮過來,我們實在不好意思收下啊!“國之大事,唯祀與戎”,在這三個故事裡,一個關乎祭祀、兩個關乎征伐,都是最大的國事,所用的聘禮都是玉。

2、表示決心和用來盟誓周禮

《僖公六年》:

“秋,楚子圍許以救鄭……許男面縛銜璧”。

魯僖公六年,楚國為了救鄭國圍困了許國,最後許國的國君把自己五花大綁、嘴裡含著玉璧來向楚軍投降。

《僖公二十四年》:

“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負羈紲從君巡於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猶知之,而況君乎,請由此亡。公子曰: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璧於河”。

魯僖公二十四年,重耳君臣在外流亡多年,終於要回國即位了。渡河時,狐偃跟重耳說:“我一直跟著您,幹過不少得罪您的事,現在您要成為國君了我有點害怕,怕您以後記起這些事來我要倒黴,還不如趁現在離開吧。”重耳為安慰他,把一塊玉璧扔進河裡發誓說:“我今後絕不會產生害您之心,河神可以作證。”

《襄公三十年》:

“八月,甲子,奔晉,駟帶追之,及酸棗,與子上盟,用兩圭質於河”。

魯襄公三十年,鄭國內亂,子太叔逃亡晉國,駟帶帶兵追趕他,到達酸棗後,兩人在這裡把兩件玉圭沉在黃河裡結成了政治同盟。

《琢磨歷史:玉里看中國》連載(六)

春秋晚期玉圭

在這三個故事裡,請降、起誓、結盟都用了玉作為信物,可見在亂世裡, 精英階層普遍認為還是玉最可靠,有它做擔保別人的許諾就可信得多。

3、受人垂涎的寶物

《襄公二十八年》:

“求崔杼之屍,將戮之,不得,叔孫穆子曰,必得之,……既崔氏之臣曰,與我其拱璧,吾獻其柩,於是得之”。

在這個故事裡,崔氏被滅門,叔孫穆子說必須要找到崔杼的屍體,我們要戮屍,後來崔氏的家臣出來說把他的玉璧給我,我就把他的棺材交出來

《襄公十七年》:

“宋華閱卒,華臣弱皋比之室,使賊殺其宰華吳,賊六人以鈹殺諸盧門……遂幽其妻,曰,畀餘而大璧”。

這第二個故事裡的事件與上面類似:宋國的華閱死了,華臣認為皋比家族(即華閱族)力量微弱,派了人去殺他家總管華吳。六個殺手用鈹刀把華吳殺死後,幽禁了華吳的妻子,威逼說,把你家的大玉璧給我。

《琢磨歷史:玉里看中國》連載(六)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周代谷璧

這是兩個負能量的故事了,一個是為了玉出賣家主,一個是殺了人還勒索人家的玉。雖然令人不齒,但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玉在春秋時確實是不得了的珍寶,足以鉤人失足。

4、代表天意的聖物

《昭公十三年》:

“共王無冢適,適有寵子五人,無適立焉,乃大有事於群望而祈曰,請神擇於五人者,使主社稷,乃遍以璧見於群望曰,當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誰敢違之”。

這是個有趣的故事:楚共王沒有嫡長子,有五個寵愛的兒子,不知道應該立誰為儲君。就乾脆決定拜託神靈幫他在五個人中做選擇,於是他把玉璧展示給名山大川的神明,說:“正對著玉璧下拜的,就是神明所立的,誰敢違背?”

“既乃與巴姬密埋璧於大室之庭,使五人齊而長入拜。康王跨之;靈王肘加焉;子乾子皙皆遠之;平王弱,抱而入,再拜,皆厭紐。鬥韋龜屬成然焉,且曰,‘棄禮違命,楚其危哉’”。

祭祀完畢,共王就和巴姬秘密地把玉璧埋在祖廟的院子裡,讓這五個人齋戒,然後按長幼次序下拜。康王兩腳跨在玉璧上,靈王的胳臂放在玉璧上,子幹、子皙都離璧很遠。平王還小,由別人抱了進來,兩次下拜都壓在璧紐上。楚國的公室兼大夫鬥韋龜認為平王有當璧之命,就把自己的兒子鬥成然囑託給平王。然而這位鬥老爺子還是很有點見識的,私下裡悄悄地說:“拋棄禮義而違背天命,楚國大概危險了。”而楚國後來果然就在平王手裡埋下了禍根。在這個故事裡,玉簡直具有了西方女巫水晶球的功能,當然這是玉從遠古文明裡繼承來的通神屬性,這在本書的第二章裡會有詳細介紹。

《琢磨歷史:玉里看中國》連載(六)

春秋晚期玉牙璧



5、玉以明道

還有一個意味深長的故事。《襄公十五年》:

“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稽首而告曰:‘小人懷璧,不可以越鄉,納此以請死也。’子罕置諸其裡,使玉人為之攻之,富而後使復其所”。

這就是一個充滿了哲學和道德意味,有類於寓言的故事了:一個宋國人把一塊玉石進獻給當政者子罕,子罕不接受。獻玉的人趕緊說:“我給玉工看了,確定是寶貝才給您送來的。”子罕說:“我是以不貪為寶物,你是以玉為寶物。如果你把它給了我,咱們兩人就都喪失了寶物,不如各人有各人的寶物。”獻玉的人叩拜後對子罕說:“小人我懷揣著美玉,連外鄉都不敢去,把這塊玉送給您我就不用怕的要死了就能回家了。”子罕就讓玉工把這塊玉石琢成了玉器,讓獻玉人賣了玉器踏踏實實回家鄉做了富家翁。在這裡,玉的“潔”性顯露出來,被隱喻為君子不貪的美德,所謂得寶即失寶頗有哲學思辨的味道,玉文化的明道功用表露無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