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2018年這些企業大事嗎?

導語

在即將過去的2018年,中國同美國的關係變得愈加不穩定,雖然“關稅大戰”的升級態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雙方的貿易摩擦始終處在“高熱”狀態。

而在這一年裡,國內的企業界也發生了諸多“事件”。無論是對企業的發展方向,還是對企業家個人的生活,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我們抽取了最具標誌性意義的10大事件,來對中國的企業界這一年的經濟活動做一個盤點。

1.美國製裁中興

你还记得2018年这些企业大事吗?

2018年4月16日晚,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美國政府在未來7年內禁止中興通訊向美國企業購買敏感產品。4月17日早間,中興通訊AH股雙雙停牌。停牌原因據內幕消息公告,是有關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激活拒絕令。

5月初,受拒絕令影響,中興的主要經營活動已無法進行。後經中國政府及中興公司同美方長達兩個月的協商,美國商務部於7月2日發佈公告稱,美國已經與中國中興公司簽署協議,取消近三個月來禁止美國供應商與中興進行商業往來的禁令,中興公司將在向美國支付4億保證金之後恢復運營。

9月初,美國和中興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正式任命Roscoe C為美國進駐中興的特別合規員,任期十年,在任期內將監視中興一切的經營活動,工作期間,不受中興的制約,可以隨意調閱任何文件。

中興公司是共和國成立以來首家受到外國檢查人員時刻監控的中國本土企業。中興事件是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的大背景下,美國動用非關稅貿易壁壘的一次有效案例;同時該事件本身對中國企業也是一個鏡鑑,引發了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大反思。這一事件警醒中國企業必須進一步加大創新力度,儘快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不會陷入因缺乏技術支持導致連基本運營都無法實現的窘境。

2.美加“逮捕”華為首席財務官

你还记得2018年这些企业大事吗?

2018年12月1日,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加拿大溫哥華轉機時被加拿大當局代表美國政府暫時扣留。據稱,美國正在尋求對孟晚舟女士的引渡,她正面臨紐約東區對其從事商業欺詐的相關指控。

同月11日,在孟女士承諾不離開加拿大,並隨身佩戴監控器材,以及提交鉅額的保釋金後,經加拿大法院裁決獲准。

該事件發生在中國兩國元首就中美貿易進行磋商之時,亦是美國政府加大力度對華為公司進行打壓之際。該事件同樣表明美國政府對“有威脅”的商業競爭對手會採取非傳統的應對手段。同時,由於加拿大當局的作為,使得中加兩國關係嚴重倒退,令正在進行的中加自由貿易談判陷入停滯。

3.長春長生疫苗造假事件

你还记得2018年这些企业大事吗?

2018年7月1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通告稱,在對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開展飛行檢查中,發現該企業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等嚴重違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行為,對此責令吉林食藥監局收回該企業《藥品GMP證書》,並責令狂犬疫苗停產。這是長生生物自2017年11月份被發現百白破疫苗效價指標不符合規定後不到一年,再曝疫苗質量問題。

同月23日15時,長春新區公安分局依據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書》,對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涉嫌違法犯罪案件迅速立案調查,將主要涉案人員公司董事長及4名高管帶至公安機關依法審查。

這一事件不但影響了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部分業務,徹底摧毀了該公司的商業信譽,更打擊了國民對於國產疫苗的安全信心,事件性質極其惡劣。該事件提醒了其他中國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當注重商譽,保持誠信,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但同時,該事件也顯示出了中國政府對於藥品安全的監管正日趨完善,證明有效的政府監管完全可以規避企業不法行為所帶來的潛在的社會、經濟風險。

4.滴滴順風車司機殺害女性乘客事件

你还记得2018年这些企业大事吗?

2018年5月6日,在河南鄭州,因為乘坐滴滴順風車,一位年僅21歲的李姓空姐被司機劉某殘忍地性侵、殺害,並棄屍荒野。事情僅僅過去三個多月,8月24日,浙江溫州樂清又發生一起20歲的趙姓女乘客被滴滴順風車司機鍾某殺害的刑事案件,引起社會和輿論的高度關注。

案件發生之後,儘管滴滴迅速下架了順風車業務,並開始進行內部整改,收緊了司機資格申請,但依舊廣受質疑。一方面是由於滴滴公司在對順風車業務的宣傳上使用了容易讓司機和乘客產生類似情愛關係的暗示性言語;另一方面,此類事件頻發也透露出該公司在監管、運營管理方面,尤其是客服的反饋服務存在嚴重的問題,其經營模式的漏洞為不法行為提供了某種“便利”。

這一系列的事件說明滴滴公司作為在國內處於壟斷地位的一個出行平臺,對自己的一個產品沒有進行認真反思,喪失了對自身產品不斷改進和優化的動力,而只是專注於利用自身的壟斷來獲取利益,已經違背了企業創立時的初心。此外,該類事件還警示,滴滴這一類的互聯網平臺公司與政府相關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機制存在缺位,審批和准入機制的缺乏造成許多漏洞,而且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也對政府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ofo野蠻生長的後遺症

你还记得2018年这些企业大事吗?

在野蠻生長的共享單車競爭中,小黃車ofo其實是僅存不多的贏家,可是如今,ofo公司也遇到了問題。從今年6月開始,其已先後從澳大利亞、德國、韓國、西班牙、日本、以色列和美國部分城市退出。除了本身資金緊張導致整體業務收縮外,更主要的是,在部分國家的運營狀況並不理想。

而在2018年12月,已有超過1200萬用戶在網上排隊申請退還押金,其位於北京中關村的總部辦公樓下,前去退押金的用戶也排起了長龍,最多時的規模達到上千人。此外,ofo還被爆出同多家公司存在資金糾紛。

ofo公司不容樂觀的運營管理狀況不僅反映了其在業務的橫向擴張中缺乏科學的判斷,更為中國當下火熱的共享經濟敲響了一聲警鐘。共享經濟雖然符合當下互聯網經濟的大趨勢,但其中包含了許多法律或監管的空白。要想保護共享經濟的健康發展,還需要政府和市場共同的努力。

6.鴻茅藥酒的跨省“追殺”

你还记得2018年这些企业大事吗?

一位廣東的譚姓醫師發佈一篇題為《中國神酒“鴻茅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的網帖後,涉事企業以其惡意抹黑造成自身140萬元經濟損失為由報警。2018年1月10日,內蒙古涼城警方以“損害商品聲譽罪”將譚醫師跨省抓捕,引發社會討論。

4月26日,鴻茅藥酒生產方、內蒙古鴻茅國藥股份有限公司發佈企業自查報告,面向社會公眾致歉。5月17日,鴻茅藥酒事件中的譚醫師發道歉聲明;同日17時,鴻茅藥酒公司發佈聲明稱,接受其致歉並撤回報案及侵權訴訟。事後,鴻茅藥酒不再享有國家品牌計劃“行業領跑者”的稱號。

鴻茅藥酒事件不僅成為了鴻茅國藥股份有限公司的“負面營銷”,該事件也為中國企業上了生動的一“課”,提醒他們在面對輿情事件、遭遇媒體衝擊和專家質疑時,能夠拿出一個完善的危機處理方案和一套社會輿論觀察機制的必要性;以及通過正常的法律途徑,走民事訴訟路線將是較為妥善和安全的方法。

7.錘子科技瀕臨破產

你还记得2018年这些企业大事吗?

在不到一個月內創始人羅永浩卸任了三家錘子科技及其公司的法人之後,2018年12月27日上午,該公司被奧音科技有限公司申請訴前財產保全450萬元整並獲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認可。有消息稱,在此之前已有大量該公司的股東完成撤資。

錘子科技的危局,揭示了中國手機行業小眾公司正面臨的問題。同時也提醒了中國國內互聯網創業公司的一些通病,如靠噱頭來吸引消費者,產品的同質化嚴重,只注重外在包裝而忽視了產品的內在設計,忽視用戶體驗,缺乏完善的供應鏈管理,沒有良好的品控。

錘子科技的境況告訴企業家們,內涵缺失的產品最終會被消費者放棄,而技術、管理缺位的初創公司最終也會被市場大潮淘汰。

8.拼多多成功上市

你还记得2018年这些企业大事吗?

儘管受到了販售“假貨”的質疑,拼多多公司還是於2018年7月26日成功掛牌上市紐約交易所。作為一家成立僅三年的互聯網平臺企業,拼多多的成功值得肯定。

拼多多的上市,標誌著中國的電子商務平臺進入了“三足鼎立”的時代,意味著中國電商正處於高度、充分的競爭之中,而且其創新性的低價團購模式快速發展,也另闢蹊徑地為中國電商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

9.京東CEO的明尼蘇達事件

你还记得2018年这些企业大事吗?

2018年9月1日,京東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被美國明尼蘇達警方採取了強制措施,明警方給出的理由是他涉嫌性侵一名留學生女性。114天后的12月22日,經過明檢方的決定,最終放棄對他的性侵指控。

受此負面消息的影響,京東公司的股價一路下跌至事件發生前的2/3,預計市值蒸發了14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00億元)。

明尼蘇達事件警醒企業家嚴格約束行為、維護個人正面形象的必要性,也從側面反映出了京東在公司權力的分配還未能呈現出現代企業應該具有的平衡狀態。說明京東公司在未來的改革中還存在改善的空間和合理的餘地,權力架構改革的迫切性已經暴露。

10.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即將卸任

你还记得2018年这些企业大事吗?

2018年9月10日,只有54歲的現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宣佈,他將在明年的教師節正式卸任。這充分顯示了中國互聯網巨頭“掌門人”的自信及灑脫。

該事件表明,阿里巴巴這一巨型科技企業的權力架構已步入平衡,公司治理也趨於完善。“馬雲退休”更為中國民營企業正常的權力交接提供了一份可視的能夠載入教科書的成功案例。

編輯|錢馨瑤 校對|堅果 視覺|牛小偉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