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農村種養殖業的3大發展模式,農民朋友要早做打算!

2019農村種養殖業的3大發展模式,農民朋友要早做打算!

現在我國正在引導農村土地向承包經營流轉,以後的農村養殖種植局面也會逐漸清晰,大體上會分為三個方面: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村合作社。那麼土地的流轉也會向這三個方面靠攏,而村裡的散養戶、違規區域種養戶會被取消取代,可見,國家對農村的未來局面已經在梳理規劃中,農民朋友要早知道,別到時候被通知取消養殖還弄不懂啥原因。

2019農村種養殖業的3大發展模式,農民朋友要早做打算!

今天

我們就先來看看這三個方面

都是什麼模式

對農民有什麼好處和利益

2019農村種養殖業的3大發展模式,農民朋友要早做打算!

01

專業大戶

2019農村種養殖業的3大發展模式,農民朋友要早做打算!

專業大戶是指自然人專業從事糧食作物種植,經營土地面積能達到50畝以上的,在當地縣級以上農業部門備案確定標準。專業大戶與傳統的分散經營方式相比,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的程度高出很多,是現代農業的新型生力,不僅能為現代農業發展注入新活力,改變傳統模式下的對土地不均衡的使用,也可以憑藉資深的現代經營,較強的生產能力,為農業、農民創造新方向。

專業化就是將村裡成片的土地承包起來,是誰家的地,按租用租賃,而且這家地的人還可以繼續從事勞作,學習新的農業知識,跟著一起共同發展,這樣對土地的綜合利用提高了,均衡化發展也穩定了,對土地地質的破壞,對環境的汙染都大大降低。

2019農村種養殖業的3大發展模式,農民朋友要早做打算!

02

家庭農場

2019農村種養殖業的3大發展模式,農民朋友要早做打算!

家庭農場可以說在現在是比較流行的,在國家的農業文件中,就鼓勵用四荒地、閒置宅基地用來發展家庭農場。可以形成規模化畜禽養殖、水產池塘養殖、工廠化養殖等多種模式,投資相較與專業化養殖成本低,不過家庭養殖更注重細節,品質,健康。所使用的畜禽養殖設備要經過檢驗,平時多注重消毒檢疫工作,種植用的土地,涉及佔用林地的,按照林地佔用相關法律法規要辦林地佔用手續,對農用地,則不需要辦理用地審批手續。家庭農場耕地的承包期一般為30年;其他農用地各地方都有不同的使用期限政策,但是鑑於林地的特殊性,許多地方都將林地的承包期延長,以前70年的顯得不夠用,對於有些特殊的樹種,應當更長使用時間。

2019農村種養殖業的3大發展模式,農民朋友要早做打算!

03

農村合作社

2019農村種養殖業的3大發展模式,農民朋友要早做打算!

農村合作社早在20世紀五十年代就有了,在當時的劃分範圍內,是指將各自生產的所有都投入到集體中,歸集體所有,農民都是進行集體勞動,按勞分配。而新的農村合作社是以農村家庭承包為基礎,通過對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和貯藏,以及對農業的相關技術和經營為目的的一個部門組織,農民可以選擇加入到合作社,不過前期需要交一部分錢,然後到一定時期將自己的農產品歸落到合作社,由集體統一賣出,利潤有了,還會有分紅,現在全國各地都有這些案例,年中或者年底,加入到合作社的不僅能得到該有的收益,還會額外得到分紅。合作社有利於降低農產品成本,保證產品質量,比如可以統一採購農資。還有利於開拓市場,促進銷售,獲得信息和技術的渠道多,對市場的變動反應能力快。

2019農村種養殖業的3大發展模式,農民朋友要早做打算!

以上這三個方面,將會是以後農村種養殖業的大發展趨勢,對於農村散、亂、汙的局面會整改取消合併,不是不讓農民再從事這一行,對於環境汙染的改善壓力,土地紅線的過快臨近,政府也不得不出手,農業是農民的鐵飯碗,再按傳統的模式下去,肯定會對現在的社會形勢面臨挑戰,按照當地的特點改善整治才是出路,所以,農民不必害怕,飯碗還在,只不過要換一種形式從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