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新建場館全部開工,今年將現“雙奧之城”建築群

北京冬奥会新建场馆全部开工,今年将现“双奥之城”建筑群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施工人員在賽道模塊實驗段噴射水泥。

1月1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獲悉,北京冬奧會場館和配套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已全面展開。北京賽區和延慶賽區包含8個新建競賽場館、5個改造競賽場館在內的共計42個冬奧工程項目實現開工建設。

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副主任丁建明介紹說,根據《北京2022年冬奧會場館及配套基礎設施總體建設計劃》,北京2022年冬奧會場館及配套基礎設施共列入52個建設項目。2018年全年新開工建設冬奧工程項目27項,已開工項目正按計劃穩步推進,各項年度建設目標實現。截至2018年底,全部8項新建場館、5項改造場館、1項臨建場館、25項配套基礎設施(含交通項目7項、水利4項、市政項目14項)和3項其他配套項目,共計42個冬奧工程項目開工建設,總體開工率達到81%。

8個新建場館全面開工

北京賽區和延慶賽區共新建8個場館,目前已全面實現開工建設。其中,國家速滑館已實現結構封頂,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完成50.1%,雪車雪橇中心完成44.7%。大多數新建場館都是填補國內空白的項目,且建設週期僅有2年多時間。

北京冬奥会新建场馆全部开工,今年将现“双奥之城”建筑群

國家速滑館效果圖。

北京冬奥会新建场馆全部开工,今年将现“双奥之城”建筑群

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效果圖。

北京冬奥会新建场馆全部开工,今年将现“双奥之城”建筑群

國家速滑館已實現結構封頂。

國家速滑館作為北京冬奧會標誌性建築,採用了世界體育館建築跨度最大的馬鞍形單層索網結構,從2018年4月開始地下結構施工,到2018年底實現結構封頂,僅用了8個月時間,實現了令人驚歎的“冬奧速度”。國家速滑館充分採用全數字仿真,工廠化預製,現場組裝的建設方式,用創新領先的“智慧建造”模式成倍提升建設速度和建設質量。與此同時,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綜合訓練館已經實現“冰壇”封頂;北京冬奧村人才公租房,首鋼滑雪大跳臺中心也都按計劃實現開工。

北京冬奥会新建场馆全部开工,今年将现“双奥之城”建筑群

首鋼滑雪大跳臺效果圖。

另外,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已累計完成總工程量的44.7%,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已累計完成總工程量的50.1%;延慶冬奧村和延慶山地新聞中心已完成PPP項目招標和項目公司組建,實現開工建設。

北京冬奥会新建场馆全部开工,今年将现“双奥之城”建筑群

高山滑雪中心。

改造場館開始“華麗轉身”

充分利用北京2008年奧運會場館改造後承擔冬奧比賽任務,是北京冬奧會落實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理念“可持續、可利用、可收益”的重要措施。

澎湃新聞了解到,北京冬奧會計劃改造8個2008年奧運場館。國家游泳中心、國家體育館、首都體育館、首都滑冰館、首體綜合館5個改造場館已經全面開始改造。水立方通過在游泳池裡架空結構實現轉換,將原來的游泳池區域轉換成冰壺場地,成為世界首個“冰水轉換”的場館。國家體育館將原有玻璃幕牆改造成為仿冰玻璃磚充分引入自然採光,減少照明能耗。首都體育館通過最新的聲光電技術打造“最美的冰”,並與首都滑冰館、首體綜合館和三個配套場館整體改造為運動園區。

五棵松體育中心目前已經完成6小時冰場和籃球場快速轉換實驗,達到國際一流水平,五棵松體育中心計劃於2020年開始改造。承擔冬奧會、冬殘奧會四次開閉幕式的國家體育場“鳥巢”將在2021年最後進入改造。

據介紹,改造後的場館將實現體育場館冬奧賽事和賽後冰雪運動普及的“雙目標”;實現冬季和夏季運動可快速轉換的“雙輪驅動”運營模式;實現綠色標準和場館功能“雙提升”。奧運遺產可持續再利用的“中國方案”獲得國際奧委會的一致好評。

北京冬奥会新建场馆全部开工,今年将现“双奥之城”建筑群

國家體育館效果圖。

31項配套設施快速推進

據北京市重大項目辦介紹,納入北京2022年冬奧會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計劃的31個項目中,綜合管廊1項,交通設施11項,電力設施12項,水利設施4項,通訊設施3項。截至2018年底,已開工建設25項。其中,興延高速、松閆路(改線段)、昌平500千伏主變增容工程三項已於2018年率先實現完工。

通車後的興延高速、延崇高速和京張高鐵將把延慶、張家口納入首都“一小時交通圈”。作為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基礎性保障“生命線”的綜合管廊,為延慶賽區造雪用水、生活用水、再生水、電力、電信及有線電視等硬件接入提供通道,目前已經實現隧道全線貫通。世界領先的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將張家口的風電、太陽能電力、抽蓄式電力等清潔電力送往北京,使延慶賽區成為“零碳賽區”。

“雙奧之城”建築群

北京市重大項目辦介紹,2019年,北京冬奧將進入承上啟下、攻堅突破的關鍵之年。2019年計劃新開工建設3項配套基礎設施項目;計劃建設完工19項,其中配套基礎設施項目18項、其他配套項目1項。

國家速滑館22條“冰絲帶”將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飛舞,與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國家體育館等共同組成世界首個“雙奧之城”的標誌性建築群。

此外,延慶賽區綜合管廊將具備通水、通電的條件,先於場館建設實現完工,為冬奧會高山滑雪、雪車雪橇賽場提供保障;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競速賽道及配套附屬設施的建設將達到測試賽要求,為2020年2月北京冬奧會首個測試賽順利舉行奠定堅實基礎;延崇高速將建設完工;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綜合訓練館項目“冰壇”將完工交付使用;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將實現主體結構完工,1.9公里的賽道將如“巨龍”呈現於山腳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