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後和 90 後的婚戀觀念有什麼差異?

80 後和 90 後的婚戀觀念有什麼差異?

最直觀的感受是,90後更清醒、更直接、更早熟也更保守。我覺得80後是蠻浪漫的一代人,前幾年盛行的那句『一段說走就走的旅行,一場奮不顧身的愛情』,其實是劍指80後,他們趕上了最後的『緩慢』年代——傳紙條、偷偷在被窩裡打電話、畢業後杳無信音。這些青春片裡的常用情節,都是80後的主流回憶。作為90後,我記得我們高中就人手一部手機,聊天方便得很,沒有給主人公留下什麼誤會的餘地,畢業後大家都加了朋友圈,想不知道對方的行蹤都難。

總體來說,反而是80後的人比較相信愛情。他們很多經歷過『早戀』,會對青澀的初戀念念不忘,會希望在遠離日常的地方找到真愛,他們更願意磨合,更長情,所以還不時會爆發出『老公是個鳳凰男婆婆大鬧我該怎麼辦』這種天涯熱帖。我們印象深刻的那些文藝女青年,多半也是80年代左右生人,越南、西藏、麗江,這些帶有避世感和眩暈感的地方,都是80後的夢想。

80 後和 90 後的婚戀觀念有什麼差異?

90後則不同,他們就是在『競爭』、『壓力』以及巨大的社會差異之中成長起來的,他們活得極其入世,把生活跟文藝分得很開——他們知道旅行就是旅行,並不能改變什麼,假期一過,就老實回來開工;知道婚姻到底是怎麼回事,不對它抱有過高幻想,只希望它不麻煩不累贅,不拉低自己的生活質量。90後幾乎沒有經歷過什麼集體大事件,所以非常強調個性和自我,多半拒絕磨合,我在大學裡就發現,能相處得比較久的情侶,家境啊見識啊都差不多,屬於『一拍即合』類型,沒什麼『虐戀情深』的折磨了。

90後是非常早熟的一個群體,他們很迫切地希望實現自我價值,這可能就是年初90後創業者爆紅的原因,他們太知道成功能帶來哪些好處了。男孩子一心忙事業,絕少再見到有人長久地等在女生宿舍樓下了,他知道20來歲的自己沒什麼競爭優勢,所以都想著奮發圖強,有朝一日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女孩子對名牌包如數家珍,希望能從追求者裡找到一支『潛力股』,說到底,『愛情』成了人生的自我實現當中穩穩當當的一環,而不是一次美麗的意外了。

80 後和 90 後的婚戀觀念有什麼差異?

因為太清醒自己要做什麼,所以90後很少犯錯,不會談冥頑不化的戀愛,也不會花費氣力在不確定的人身上。『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越來越多,耍流氓的氣力卻越來越少,90後的氣脈精緻而微弱,只想把一畝三分地經營得當,再沒有滿世界撒野的興致。

不管出生在哪個年代,都該獨立自主!

不管婚戀還是工作,都該自強自立,做自己的主人。致所有80、90後的我們,願每一個人都充滿了向上的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