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潛”智能互聯網,聯想創投科技進化的二次方

對科技創業者而言,智能互聯網時代或許是最好的時代。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核心技術的深入發展,智能化和數字化的浪潮為產業形態重塑帶來了巨大機會,無數科技創業者在這條道路上不斷精進。

日前,聯想集團首席技術官、人工智能專家芮勇博士與曠視科技(Face++)聯合創始人兼CTO唐文斌、寒武紀科技創始人陳天石以及Aibee創始人兼CEO林元慶等多位科技創業者開展了一場先鋒科技對話,就智能互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發展進行交流,共同探討未來智慧行業的變革。而這場深入的碰撞發生在“未來之光·聯想創投2018CEO年會”上。據瞭解,年會主辦方聯想創投是聯想集團旗下全球科技產業基金,專注於面向未來的核心技術和智能互聯網投資。

年會中,聯想控股董事長,聯想集團創始人、名譽董事長柳傳志寄語現場創業家們,並表示,“成立聯想創投科技產業基金、明確大的投資方向,是為聯想佈局未來5-10年的生態,這是聯想集團往前拼命搶路的最好方式”。而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總裁賀志強則指出了兩類未來最具潛力的“新物種”:一種是懂數字化和智能化的人,他們真正理解一個傳統行業並敢於顛覆這個行業;另一種是傳統行業的領導人,他們深刻理解數字化和智能化的動向,並用此重新武裝和改造傳統行業。

“這兩類‘新物種’將帶來真正的變革,這股力量將是巨大的,將是傳統的企業沒有辦法競爭的。”賀志強說。


“深潛”智能互聯網,聯想創投科技進化的二次方


以技術“錨定"智能互聯網

賀志強看好這兩類“新物種”,是基於他對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深刻認知。事實上,這些領域正是全球獨角獸企業生命力最為旺盛的叢林。根據德勤2017年發佈的《中美獨角獸研究報告》,全球獨角獸企業中,IT類企業數量最多,佔比29.8%,總估值比例高達25.5%。大數據畫像、智能雲儲存、工業物聯網等技術,都將推動著人類社會的整體進步。

聯想創投早在萌芽階段,就鎖定了科技領域。聯想創投前身始於2010年,當時聯想基於移動互聯網的這波潮流與生態構建成立了樂基金,在此期間,也投資了樂逗遊戲和曠視科技(Face++)等代表性案例。2015年年底,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與賀志強探討了自己當時正在思考的兩大問題:一是內部新業務怎麼成長,即內部孵化的問題;二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創業者和資本的力量越來越強,如何依託這一力量做好外部創新。

而問題的答案,我們今天都知道了:成立聯想創投,圍繞智能互聯網“IoT+邊緣計算+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術鏈條投資佈局,著眼於智能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在智慧城市、智慧工業、智慧交通和智慧醫療等人工智能強關聯的領域提前“佔坑”,以期未來5到10年彼此聯動、共同發力。

技術+落地的共識,或許是聯想創投能夠打動眾多創業者、助力推動與聯想生態聯動的重要原因。正如寒武紀科技創始人陳天石所言:“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業公司,除了在技術上一定要有領先之處外,還需要關注你的產品什麼時候可以快速落地。”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也深有同感,他認為:“隨著技術的演進,包括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雲服務以及人工智能等越來越深入的發展,它與產業、場景的結合就會越來越深。因為所有的技術最後需要落實到應用;場景也好,產業基礎也好,已經越來越成為技術得以施展的真正基礎。”


“深潛”智能互聯網,聯想創投科技進化的二次方


以科技基因發動“二次進化”

“聯想創投本質上要做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我們必須永遠盯著未來高成長高潛力的機會去做投資。另外一個,就是要和聯想的業務發生合作,不斷地推動'聯想主營業務'和'IT的未來'這兩個圈的融合。”賀志強在聯想創投2018CEO年會上如是總結聯想創投的核心目的。賀志強說:“我們更願意幫助被投企業和聯想創投一起發展,被投企業的資源和聯想創投的資源相互促進、互相配合,這個就是最好的效果。”

通過這句話,不難看出,聯想創投作為CVC(企業創投)機構的要義:一方面,聯想創投充分調動聯想生態鏈的資源,為被投企業提供全鏈條的價值支持,與他們一起成長;與此同時,聯想創投也正為聯想集團輸送源源不斷的動力,為聯想的主營業務及生態鏈建設提供強大支撐和動力。

對於堅定走科技路線的聯想創投而言,根植於聯想集團的科技基因值得關注。

早在1984年,聯想發端於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從漢卡開始,聯想就成為中國科技領域的創新先驅,並不斷取得技術突破,包括開發出可一鍵上網的個人電腦,推出完全創新的關聯應用技術等等。在產業互聯網領域,早在2000年,聯想就專門成立了高性能服務器事業部,併成功研發出中國第一個萬億次、四萬億次、十萬億次、百萬億次的超算集群。在最新的ISC 2018全球高性能計算TOP 500榜單中,聯想以117套的份額成為首家在該榜單中問鼎全球第一的中國廠商。

直到今天,聯想依然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持續前進。在2018年的聯想全球創新科技大會上,聯想立志“做新時代智能變革的引領者和賦能者,為各行各業提供行業領先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在智能物聯設備、搭建SIot智能物聯生態平臺,全面推進人工智能在醫療、冶金、汽車製造等諸多領域的商用合作等方面全面發力。可以預見,從數據、前沿技術的探索創新,到未來智能化要素資產的佈局上,聯想一直孜孜不倦地在努力。

作為聯想旗下的科技產業基金,聯想創投沿襲了聯想的科技基因,其核心團隊也大多也擁有技術背景。“掌門人”賀志強在聯想創投任職之前,曾擔任聯想集團CTO、聯想研究院院長,並兩度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合夥人宋春雨是國家863計劃信息安全專家和評委,董事總經理王光熙和梁穎分別是加州理工的電子工程碩士和博士,聯想研究院首個機器人實驗室和計算機視覺實驗室的主任。

聯想創投能夠賦能給被投企業的資源,同樣值得矚目。

聯想創投的使命是最大化的開放利用聯想集團的各種資源,為被投企業提供戰略、研發、供應鏈、技術、管理和市場等優勢資源的賦能,並在被投企業、聯想主營業務和子公司之間建立“橋樑”,達成緊密的合作關係,從而更快更好地為整個智能互聯網生態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深潛”智能互聯網,聯想創投科技進化的二次方


在全球一體化的大浪潮下,跨國家、跨地區整合資源早已是大勢所趨。作為國際化企業,聯想業務已遍及全球160多個國家,集團高管有六成來自世界各國。這種國際化的經驗也可以賦能給被投企業。

可以預見的是,聯想創投作為聯想集團的 “瞭望塔”,未來將會在“核心技術”和“行業應用落地”兩個領域持續精進,並將推動聯想集團在智能互聯網時代成功完成戰略轉型,真正成為新一輪智能變革的領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