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禮劇寒冬頹勢,憑什麼《大江大河》能順利出圈?

在2018年的年末,陸續播出的改革開放獻禮劇形成了規模,儘管根據廣電總局的要求每一家一線衛視必須播出3部以上的獻禮劇,但是從10月以來,

無論是《你遲到的許多年》《風再起時》還是《我們的四十年》等等,獻禮劇的播出狀況並不是很好。

但是,隨著獻禮大劇漸入佳境,質量口碑提升的情況,獻禮劇也開始得到了大量觀眾的青睞,甚至越來越多的年輕觀眾也加入這一觀劇熱潮,這著實讓人驚訝。其中,最為顯著的作品就是正在熱播的《大江大河》。

獻禮劇寒冬頹勢,憑什麼《大江大河》能順利出圈?

《大江大河》是由王凱、楊爍、董子健主演的當代題材電視劇,講述了1978到1992年間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以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為代表的先行者們在變革浪潮中不斷探索和突圍的浮沉故事。

那麼這樣跟其它獻禮劇並無特別大區別的獻禮劇,為何能打破獻禮劇寒冬論,成功出圈,贏得觀眾的青睞呢?

獻禮劇寒冬頹勢,憑什麼《大江大河》能順利出圈?

劇集的質量是觀劇的前提

《大江大河》的製作的團隊,是曾經制作《琅琊榜》《歡樂頌》的正午陽光公司,因為《琅琊榜》與《歡樂頌》的高口碑給觀眾樹立了“正午出品,必出精品”的良好聲譽,因此在《大江大河》立項的時候,就已經掀起許多觀眾的關注。

獻禮劇寒冬頹勢,憑什麼《大江大河》能順利出圈?

同時,也的確無論是從拍攝,劇情上還是細節處理上,演員選擇與演技上,都可以明顯看出《大江大河》的製作水平。這樣高質量的製作,必然吸引更多的觀眾前去觀看。

從播出到現在,《大江大河》的豆瓣評分保持在8.8分以上,由此足以看出《大江大河》的在品質上樹立的良好形象!有質量觀眾就會像自來水一樣向更多的觀眾推薦此劇。

紮根現實,真實才是觀眾真正想看到的東西

同樣身為獻禮劇的《你和我的傾城時光》《創業時代》,再到更早的《南方有喬木》《橙紅年代》,在“切實”的議題上就差了些意思。

反觀《大江大河》,“年代感”固然有讓觀眾快速入戲的先機條件,但是營造切實的年代感是要下苦工的,小雷家的房子不僅是現搭的,而且是邊拍邊建,跟著年代一起“富”,還有1978年到1986年制定實行的二簡字方案在劇中也有體現,而且是在一個常人根本不會去細看的背景黑板上。

獻禮劇寒冬頹勢,憑什麼《大江大河》能順利出圈?

在全劇的觀看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細節上的處理,極為真實的體現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現狀,無論從臺詞上,還是選景拍攝上,我們都可以看到這個劇描寫的就是當年我們生活過的地方,就連黑板上的字體也一模一樣!

這樣極度貼近生活的大戲,無疑給我傳遞了一個好的訊息!

人物性格的飽和性以及劇情的精彩性是最重要的因素

作為改革開放後三種不同人生態度、經濟形態和成功方式的代表,宋運輝、雷東寶、楊巡每個人都是時代的英雄。“他們是時代弄潮兒的三副面孔,如果分別用一個詞概括的話,宋運輝是執拗,雷東寶是勇敢,楊巡是靈活。作為編劇,最重要的就是貼近人物。貼近之後,人物自然會給你反饋。”

獻禮劇寒冬頹勢,憑什麼《大江大河》能順利出圈?

“宋運萍大出血去世”是掀起觀劇熱潮的第一個小高峰,儘管萍萍去世。但是觀眾表示沒有萍萍拒絕追劇、要眾籌給萍萍買復活甲,可見前半段劇情中女主的“白月光”魅力。萍萍的離世牽動著無數觀眾的心,催淚的同時埋下伏筆,會使她身邊的兩個男人宋運輝、雷東寶的成長之路發生轉折。

獻禮劇寒冬頹勢,憑什麼《大江大河》能順利出圈?

從這一反饋上,我們可以知道真正抓住觀眾的內心才是劇集最成功的因素,而劇情承擔著重要的作用。

《大江大河》還在熱播,第一部也即將接近尾聲,但是獻禮劇依舊在路上。改革開放40年以來,可以挖掘的東西實在太多,我們希望接下來的獻禮劇,能出現更多像《大江大河》這樣的好劇!

參考文獻:

廣電獨家:回應寒冬論,《大江大河》如何打出獻禮“詠春拳”?

骨朵網絡影視:獻禮劇熱度上升,為什麼這次能讓年輕人甘當自來水?

獻禮劇寒冬頹勢,憑什麼《大江大河》能順利出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