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後,誰給你再回來的勇氣?

辦公室裡又傳出來了吵聲,誰也不願意服輸。這也是後勤部的日常,常務副總和出納每天都會因為各種小事吵得不可開交,各自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不是公司。

不知是他先說的“你滾”還是她先說的“不幹了”,但是爭吵聲音戛然而止。然後出納拿著包走了,還告訴所有人她已經約了面試,不再伺候了。這些領導朝令夕改的讓人捉摸不透。然後副總過來說:再招一個出納,我把招聘JD掛到網上才兩個小時就有人投簡歷,正準備約面試副把我的一個招聘專員叫走了,看他之前做過財務方面的,問是否願意去做出納的活。然後就是總監,副總輪番找她談話,想讓人事接替出納的活(因為財務部門人少,沒有多餘的人幹出納的活)。

接下來的故事你們可能也猜到了,三個小時以後接到通知,出納給副總道歉,第二天回來上班,並且還會身兼兩職,除了出納,還要做主播(我們是傳媒類公司)。然後人事部的同事陷入兩難境地,後面做人事還是出納,但是很不巧的是一週以後因為身體原因被勸退了。

很奇怪的是,那個和副總之前會吵的不可開交的出納同事回來以後不再吵了,臉上的笑容多了。辦公室裡好似更加融洽,不變的是他和所有人關係還是不好,大家都不喜歡她,於是出現了另一種版本——職場潛規則。我不去探究它是否屬實,也不會去管他們的恩怨。總以為事情會到此結束。但是我那個被勸退的同事告訴我,出納後面找過她聊天,問她為什麼不回來?人事部的同事反問她:既然你當初走的那麼轟轟烈烈,那你為什麼有要回來?她說:為了錢,我什麼都可以忍。嗯,我不像你有老公養著等等。說話很酸,從他們兩人的聊天記錄中已然有了濃濃的火藥味。

我不喜歡那個工作不負責任說走就走,然後又以某種方式回來的出納,我更不喜歡她因為工作能力不行卻不去努力的而找藉口的行為,而對於她離開後回來而去嘲笑另一個被勸退的同事的舉止更是感到不齒。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但是既然大家都是成年人,就該要為自己的選擇和說出的話負責,也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這裡我想到了之前回學校時,我們學院的書記總是告訴我:什麼時候有時間,回學校和學校的小孩們嘮嘮職場,因為書記知道我一直都做人事方面的工作,曾經的第一任老闆還是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專家。覺得我可以給小朋友們說一些對他們職場有幫助的案例。

但是,其實道理大家都懂,最主要的還是看自己想不想改變。就像我們公司的那個出納,31歲了還沒有自己的職業規劃,還是想著目前能賺錢就行;還是活在自己的象牙塔裡,走一步算一步。

其實有的時候我很羨慕這樣的人,活在當下就好。但是轉念一想,像她那樣無非是因為現在父母尚好,隻身一人,沒有家庭負擔。但是再過幾年,父母要養,再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職業卻沒有什麼發展的時候,你真的不會後悔嗎?或許有人會說現在過得開心就好,畢竟人生苦短。但是人活一世,不僅僅是為自己而活,你還有父母親人,還有朋友。那麼,多年之後你真的不會後悔嗎?

之前也有提到過: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其實很短暫,出大學的門,在22—24、25歲之間,屬於懵懂期,這個時候更多的是在探索。25—30屬於成熟期,換過幾分工作,碰過幾次壁,可以穩定下來。30—40歲之間屬於發展階段。40歲以後就屬於穩定,40歲中後期就屬於中年危機(除非你很成功,很優秀,不然很難找到工作)。而這個世界對於女人也並不寬容,女人的職業生涯週期更短,所以30歲還沒有穩定工作、還活在自己象牙塔裡的人,終究會被世界拋棄。

所以,對於找工作,尤其是大學剛畢業出來的學生,我建議:不要去小公司,因為沒有專門的人會帶你、教你怎麼做好一件事情;不要去初創型企業,因為沒有成熟的工作環境,對你的職業發展沒有什麼意義,你只會很忙,但不知道在忙什麼。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除非你有很好的項目和足夠多的資金,否則才畢業不要選擇創業,否則一旦創業失敗你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因為企業招的是員工而不是老闆。

如果你在職場中有故事想要分享的可以告訴我哦!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寫好一份簡歷,不知道怎麼面試你也可以找我,我們一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