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社交App“音遇”獲數千萬美元融資 我國音樂產業發展一片火熱

據報道消息稱,音樂社交App“音遇”已完成數千萬美元融資。據接近此次交易投資人的消息稱,本輪融資由紅杉資本和高榕資本共同領投,投後估值超過2億美元。音遇於今年11月正式上線,上線以來,一路攀升至App Store社交榜第一名、總榜第二名。據QuestMobile提供的數據,截至12月16日,音遇的DAU已達85萬。

近年來,隨著手機用戶的不斷增加,需求也愈加多樣化。為了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的細分音樂平臺規模進一步擴大,與綜合音樂平臺、移動K歌平臺和演藝直播平臺共同構成滿足用戶“聽唱看玩” 的移動音頻內容矩陣,多維度挖掘用戶價值。

參考中國報告網發佈《2019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分析報告-市場運營態勢與發展前景研究》

音樂行業用戶分佈情況

音樂社交App“音遇”獲數千萬美元融資 我國音樂產業發展一片火熱

而在政策扶持和資本青睞下,傳統音樂產業與新興音樂產業加快融合,不斷重構產業鏈條、創新商業模式、激發消費活力,推動中國音樂產業快速增長。據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音樂產業總規模達3470.94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7.5%,預計2018年中國音樂產業總規模將超3600億元。

2013-2018年我國音樂產業市場規模統計及預測

音樂社交App“音遇”獲數千萬美元融資 我國音樂產業發展一片火熱

總的來看,近年來我國音樂產業發展一片火熱。2018年,中國音樂產業迎來一輪投融資的高潮。6月,太合音樂集團完成10億元的新一輪融資,11月,網易雲音樂再獲7億美元的融資,2018年12月12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音樂產業投融資發展里程碑式的事件。而此次“音遇”此次融資,也從側面反映出我國音樂產業發展潛力巨大。未來整個行業將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一、依託“智能化”科技,傳統音樂產業加速跨界融合、轉型升級發展

依託智能化科技,傳統音樂產業在很多領域實現突破式發展。如演出公司通過大數據挖掘藝人、城市、觀眾關聯,進而實現精準營銷;智慧KTV通過在線預訂、自助開房、電子會員卡等系統融合KTV傳統業務,結合線上線下的融合管控,精準掌控消費者大數據等,“智能化”將推動傳統音樂產業生產方式、產品形態、商業模式等的全面變革,在抓住內容創意和用戶體驗的基礎下,為傳統音樂產業的轉型升級、跨界融合與價值再造發揮了關鍵作用,“智能化+”音樂的融合發展尚有巨大的開發空間。

二、創新商業模式,打造優質內容

近年來,各音樂娛樂公司在經歷了向內容商購買版權的版權爭奪戰之後,逐漸致力於向音樂產業鏈上游 “內容生產”環節進軍,利用平臺優勢扶持優秀原創音樂人,打造優質內容資源;另一方面以深耕用戶為目標,充分挖掘、創新商業模式。如除傳統的廣告、會員付費、數字專輯銷售、版權授權、視頻直播外,還開展更多多元化的音樂電商、音樂短視頻、音樂社交、數字發行等衍生業務,打造多渠道盈利模式。這種從優質原創內容出發,創新商業盈利模式、實現巨大商業價值的同時,返哺原創音樂內容的閉環運行機制,才能真正構建泛娛樂音樂產業鏈的良好生態體系,從而促進中國音樂產業良性健康、快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