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陳敏爾、張德江、俞正聲、吳官正以個人名義送花圈的逝者

1月14日,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原遵義市政協副主席,享受副省長級醫療待遇,按省長級標準報銷醫療費的離休老紅軍李光

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貴州遵義舉行。


汪洋、陳敏爾、張德江、俞正聲、吳官正以個人名義送花圈的逝者


汪洋、陳敏爾、張德江、俞正聲、吳官正以個人名義送花圈的逝者



李光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1月12日在遵義逝世,享年99歲。

據《貴州日報》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黨和國家原領導人張德江、俞正聲、吳官正對李光同志逝世表示哀悼,以個人名義送花圈,並對其家屬表示慰問。

汪洋、陳敏爾、張德江、俞正聲、吳官正以個人名義送花圈的逝者


汪洋、陳敏爾、張德江、俞正聲、吳官正以個人名義送花圈的逝者


李光同志病重期間和逝世後,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志剛,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諶貽琴,貴州省政協主席劉曉凱等省領導,直接前往或委派專人到遵義看望,通過不同方式對李光同志逝世表示哀悼。

14日上午,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省委常委、秘書長劉捷,省委常委、遵義市委書記龍長春等貴州省領導和貴州省軍區政委李輝,在哀樂聲中緩步來到李光同志的遺體前肅立默哀,向李光同志的遺體三鞠躬,並與李光同志親屬一一握手,表示慰問。


汪洋、陳敏爾、張德江、俞正聲、吳官正以個人名義送花圈的逝者

孫志剛鞠躬哀悼



官方發佈的李光同志生平顯示,他1920年8月出生於貴州遵義,18歲入黨。1934年12月,李光同志加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五軍團37團7連,並隨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先後擔任八路軍總司令部勤務員、通信營總機班班長、抗日軍政大學學員,八路軍129師386旅17團政治處幹事、偵察參謀、連長、副營長等職務;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60軍教導團營長;1950年10月任遵義軍分區武裝部副部長;1952年6月起先後任原遵義市勞動局局長、城建局局長、園林管理所所長;1980年4月起先後任原遵義市城建局副局長、遵義市政協副主席;1985年5月離休。

上述勤務兵經歷是李光比較特殊的一段經歷,他先後為朱德和彭德懷做過勤務兵。他自己曾說,這輩子最值得驕傲的就是當了紅軍,而且會以紅軍精神走完自己的一生。

李光出身貧寒,1934年,14歲的李光當了紅軍,參加長征。此後,他隨部隊經歷了強渡烏江、激戰青槓坡、遵義戰役、四渡赤水、華北敵後游擊戰、激戰神頭嶺、百團大戰、渡江戰役、進軍大西南等著名戰役,榮獲三級紅星功勳榮譽勳章、三級解放勳章、三級獨立自由勳章。

李光始終和家人從不為個人利益向組織伸手,傾其一生扶貧濟困。他離休不離崗,依然一如既往地關心群眾疾苦,主動投身到關心下一代健康成長、貧困學生救助幫扶等公益事業。

李光一生節儉,據家人介紹,老人多年來不曾添置一件新衣服,一日三餐或是一碗白米飯加一小碟青菜,或是一碗素面條。然而他卻拿出60餘萬元積蓄,資助了1700多名貧困學生。


汪洋、陳敏爾、張德江、俞正聲、吳官正以個人名義送花圈的逝者



1994年起,李光給自己定下計劃:每年要向貧困學生捐款1萬元,2007年,捐款增加到每年1.5萬元,從2010年起,增至2萬元。

據李光的女兒李曉容介紹,“捐資助學時,父親只管拿錢,誰去發的錢甚至從不過問。碰到捐授儀式,需要他講話,他永遠只說三點:一是希望全社會支持教育事業,關心教育事業;二是學生在學校要努力,要聽老師話,回家協助家長,長大後回報社會,要熱愛勞動;三是老師要愛護學生,把學生教好,從知識上、思想上教好。”

從2000年起,李光先後被確診患直腸癌、重症胰腺炎、皮膚癌,但他還是堅持去講革命故事、長征精神,從不推辭。

生前,李光曾說:“想起走了的戰友,能活到現在,我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