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謎:美研究稱約北美曾遭彗星毀滅性撞擊

美國研究人員2日發表論文說,1.29萬年前一顆彗星曾撞擊北美地區,引發大火和洪水,造成毀滅性破壞,北美人類早期文明也遭到重創。但也有不同意見指出,這篇論文篇幅不長,沒有提供足夠的有關證據,說服力不足。

解謎:美研究稱約北美曾遭彗星毀滅性撞擊

2007年9月16日,在秘魯普諾省的一個村莊,當地警察查看一塊隕石墜落時撞擊地面產生的大坑。一塊隕石15日在這裡墜落,生成一個長30米,寬6米的大坑。事件發生後,附近許多圍觀的居民和前往現場調查的警察出現噁心、嘔吐、消化不良等症狀。新華社/法新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和俄勒岡大學的研究人員去年曾報告說,他們在北美某地約1米深的地下發現了一種含銥以及森林焚燒殘留物的細碎黑土,放射性碳同位素測定其生成時間為1.29萬年前。他們當時認為這是彗星撞擊地球后的產物。

研究人員在2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報告說,不久前他們又在上述黑土中發現了一種通過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的微小鑽石。一般只有大爆炸產生的極端高溫和高壓才能製造這種鑽石,而上萬年前的大爆炸基本是像彗星撞地球這種撞擊事件造成的。古海洋學家詹姆斯·肯尼特說:“要解釋這些鑽石的存在,除了天體撞擊以外沒有其他答案。”

按照研究人員的推斷,1.29萬年前,這顆彗星墜落時產生隕石雨,在北美地區引發大火,大火燒化了部分加拿大洛朗蒂德冰川,導致密西西比河水位猛漲,洪水流入墨西哥灣,又引發大西洋洋流的變化,氣溫驟然下降,最終使北美進入一個持續1300年之久的冰川期。

這次撞擊事件導致30多種哺乳動物滅絕或瀕臨滅絕,其中包括美洲駱駝、猛獁、乳齒象、短臉熊和美洲獅等。此外,撞擊事件還造成當時生活在北美的古印第安人的人口大幅減少,一些地區的古印第安人甚至消失了幾百年。

但也有不同意見指出,如果真有這些微小鑽石存在,那麼它們確實可能是彗星撞地球后的產物,但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這篇論文篇幅只有一頁,其論述不足以證明鑽石的存在,也不足以支持其論斷。

論文第一作者、考古學家道格拉斯·肯尼特則指出,這些微小鑽石的存在已在3個獨立實驗室獲得了證實。但他也承認,僅僅一頁的論文限制了其能包括的數據量,不過會有大量後續論文證實這些微小鑽石確實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