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穩健的香港房企是否值得借鑑?

2017年8月,博鰲房地產論壇上陸、港兩地房企龍頭匯聚共同討論國內房產前景。席間恆隆集團、恆隆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啟宗先生曾就陸、港兩地房企的不同說過一句:大陸房企商人瞧不起香港商人,也瞧不起香港市場。

或者對於大陸的房企來說是有優勢心理的:有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9799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7.0%,其中,住宅投資75148億元,增長9.4%。銷售方面,東部、中部、西部的銷售額分別是,74439億元、28665億元、25231億元。

那一年是國內房產業的輝煌期,也是香港房企大量撤出大陸的高峰期。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穩健的香港房企是否值得借鑑?

面對強烈的局面反差,業內大佬和資深分析師認為是由三點因素造成的:

1.投資心態的不同。香港房企的話事人基本是“二代”對自己的定位也是“守業者”, 所公司經營的比較保守,不盈利的事情不做、沒把握的事情不做,反映在拿地上就是成本了寧可不拿,一定要保證投資回報比在30%左右。

而大陸房企則不同,他們基本都是“創一代”是白手起家,是攻城略地的拼殺者,所以更激進、更具有進攻性。拿地上哪怕只有10%利潤也會去積極爭取,所以很多香港房企不敢拿的地最後都落到了大陸房企手裡。

2.戰略思路不同。香港房市的環境、資源以及成熟期促使香港房企的決策更加穩健,步步為營、先生存後發展是其主要戰略思路。

而大陸房市機會更多、競爭更激勵,搶佔先機、爭奪市場份額是主要目標,整體佈局是思路,局部讓利、全局盈利是手段,即便是“高槓杆”下依然敢打敢拼。曾有港商大佬開玩笑:大陸房企負債100%還敢拿地,自己有30%的負債就要睡不著覺了。

3.模式不同。從香港房企過往的經驗來看,通常採用租售結合、打造周邊的模式。當市場環境明朗的時候,房產以售為主,快速回籠資金;當市場環境較差或者不太清晰的時候,以租為主,降低空置率,同時打造周邊商圈、做立體化服務,平穩過渡、等待時機然後轉租為售。

而大陸因成本、供求等因素都是以售為主,很少有房企直接接入一手房的租賃服務,近年來系統的租賃服務服務才剛剛起步,且經營者九成以上都是中介企業。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穩健的香港房企是否值得借鑑?

大陸房企用自己的模式早就20年來國內地產業的輝煌。但也不要忘了,香港特色的經營理念也他們從上千家房地產企業、近半個世紀的搏殺中生存下來,兩岸房企可謂各有千秋。

大陸如今的房地產行業中還有很多東西是借鑑香港的經驗,比如:土地的招牌掛制度、房屋的期房按揭制度以及公攤制度等。這些都為大陸房地產業崛起、興盛提供極大的助力,甚至如公攤本身就是大陸房企回報收益很大的一部分利潤點。

現如今,國內市場環境變遷,大陸房企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房住不炒”的推行足以給很大一部分狂熱者、至少資金準備不足以快速變現為目的的房產投資者潑上一盆冷水,國內房市將逐年趨於理性。

○隨著國內宏觀調控力度的增加,未來即便不是完全取消期房按揭制度,也會在很大程度上繼續壓縮期房在房產銷售中的比例。

○儘管沒有實行,但是關於空置稅的種種討論足夠證明國家未來將大力打擊房企使用“捂地”手段來哄抬房價的飢餓營銷模式。

○人民網、光明網、新華社等官媒多次抨擊公攤面積,可見未來的公攤就算不取消,也勢必會從購房成本轉化為開發成本。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穩健的香港房企是否值得借鑑?

問題林林總總,手段千變萬化,曾經的高槓杆是否還適用於如今,只怕房企大佬們心中有數。目前國內的房企或是去庫存、或是保金袋、或是收攏資金,從前景晦暗的三四線城市轉向潛力無限的一線城市、或是多點佈局,搖身一變成為多元化的集團公司,種種行為也很好的印證了問題的答案。

只是,是否有人思考過,香港的經驗值不值得去借鑑?轉變一下心態和思路,由攻城略地向穩健求存發展、由不計一城一地之得失向錙銖必較過渡,步步為營的、沉穩的去適應新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