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山海經卷一南山經04

【原文】

又東三百里柢山。多水,無草木。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夏生。食之無腫疾。

「國學經典」山海經卷一南山經04

【詞義解釋】

柢:di(三聲)。山名。

魼:qu(一聲)基本意思是比目魚。本文是"胠"的同聲通假字,指腋下脅上部分。

鯥:lu(四聲),魚,體長而側扁,褐色或紫黑色。吻尖,口大,眼大。生活於深海,在淺海產卵。本文中指的是古時的一種怪魚。

留牛:應該就是《山海經》中另一處所講的犁牛。根據古人的記錄,犁牛身上的紋理像老虎的斑紋。

冬死:冬眠的意思。也叫冬蟄。一些動物在過冬時處在昏睡不動的狀態中,好像死了一般。

腫疾:指的是皮膚和皮下組織的化膿性炎症。

「國學經典」山海經卷一南山經04

【譯文】

杻陽山再往東三百里是柢山,山間有很多的河流,山上怪石嶙峋卻沒有花草樹木。山間生長著一種怪魚,形狀像牛,它們並不在水中生活,而是棲息在山坡上,它們長著蛇一樣的尾巴並且在肋下生出翅膀因而能夠在天空中飛翔。這種魚吼叫的聲音像犁牛,它們的名字叫鯥,它們冬天蟄伏而在夏天覆蘇,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患臃腫的疾病,這類被神話了的爬行動物,經常以不同的姿態出現於殷商銅器的紋飾當中。

「國學經典」山海經卷一南山經04

【原文】

又東四百里曰亶爰之山。多水,無草木,不可以上。有獸焉,其狀如狸而有髦,其名曰類,自為牝牡,食者不妒。

「國學經典」山海經卷一南山經04

【詞語釋義】

亶爰:dǎn yuán,傳說中的山名。

髦:máo,古代稱幼兒垂在前額的短髮。本文指的就是長毛髮。

類:又名靈貓,形狀像野貓卻長著像人一樣的長頭髮。一身具有雌雄兩種器官。《異物志》:"靈貓一體,自為陰陽。"

牝牡:pìn mǔ,指陰陽,泛指與陰陽有關的如雌雄、男女等。語出《荀子·非相》:"夫禽獸有父子而無父子之親,有牝牡而無男女之別。"牝,畜母也,牡,畜父也。

「國學經典」山海經卷一南山經04

【譯文】

柢山往東四百里有一座亶爰山,山間也有很多河流,同樣也是怪石嶙峋草木不生,人們很難爬上去。亶爰山上生長著一種野獸,形狀像大野貓卻長著下垂到眉毛的長頭髮,這種野獸的名字叫做類,它們雌雄同體,就是一身有雌雄兩種性器官,自己受孕自己繁殖,吃了它的肉就會讓人永不產生嫉妒之心。相傳在明朝時,雲南蒙化府一帶經常可以見到這種野獸,當地人稱它為香髦。又有傳說在南海山谷中有一種形貌像狸的靈貓,自為雌雄,可能也是類。

在原始宗教裡面,如同類這種雌雄同體的生靈,被看做集陰陽雙性於一體,統領天地之間擁有威力至上和強大神秘的神性與神格,我們會在新石器時代出土的彩陶上面可以看到這種雌雄同體形狀的物品,這也說明了人們對雌雄同體生物擁有的神秘神性的崇拜和敬畏。

-END-

歡迎您的閱覽,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山海經》的文章,請多多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